「讀書是享清福」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讀書有三種說法:要讀什麼書?讀書的功用在那裡?讀書的方法要如何?
讀書是享清福
(麗慧) 明倫月刊
「讀書是享清福」,或許有人會誤以為這是農業社會的落伍觀念,並不適合現代人的忙碌生活,這可就錯了。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代科學發達、工業進步,行萬里路已經不是難事了;但是能夠讀萬卷書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讀書是享清福」,
這「清」字真妙!
前人有詩道:
「人因好讀老,家因買書貧。」
現在的人正好相反,人到老了才體會到讀書的好處,卻很少有人因買書而貧窮的。
中國人常常在忙碌追逐財富時,老揮不去退隱讀書的初願,這種矛盾心理幾乎讀過書的人都有,而且常常自語:「將來等我有空以後,一定要好好地讀些書。」
問題是,早已放失的心,卻很難收回來,心浮氣躁以後,很難收歛回到寧靜。
更何況一個人什麼時候才會有空呢?
一味的寄望將來,等到白髮蒼蒼,咳嗽連連了還在想:「將來等我有空以後,一定要好好地讀些書。」
想要等到閒暇無事時再去讀書,那時候還讀得下幾行書呢?
不如趁現在就開始吧!
又有人說:「現在心情不對了,看書才沒多久功夫,就想站起來走走,心要靜下來還真難呢!」
從前有一位金仁山先生是用一根帶子,把自己的腳綁在椅子上,一站起來走動就被椅子絆住了,只好再正襟端坐書房中,繼續讀書。
還有一位許白雲先生,在門限上特別加一根橫木,當走到書房門口時,便被橫木阻擋住,只好無奈地再折回來讀書,像這樣用有形的抑制法,來自我禁足,最後終於成就了學問,這兩位的用心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
「讀書真是享清福,唉!只可惜我就是沒空!」又有些人常這麼說,對自己長期不讀書總覺得有些愧疚,對誰愧疚呢?
對傳統那個讀書清高的觀念愧疚吧!就靠嘴邊多抱怨幾聲「沒空」,好像不是人力,所能挽回似的。
「沒空」就替自己不讀書的原因,找到合理化的藉口,心裡可以釋然,不必再自責了。其實「沒空」不是工商社會中特有的現象,從前的人光是汲水取火就要費多少時間。
所以早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的三國時代,東吳的孫權勸他的臣子呂蒙要在公餘時間多讀書時,呂蒙早以「沒空」來搪塞過去。
孫權一本正經的教訓他:「你說事務太多,不容許再讀書,你的事務比起我來誰多呢?
我從統御國家大事以來,對讀書仍大有進益。
中興漢朝的光武帝,在兵馬勞頓之餘,還手不釋卷,你不能推說沒空,就不知道自勉呀!」
呂蒙因此而篤志不倦,結果學問還勝過了當時許多儒家學者。
三國時天下很亂,但君臣上下都很勤學,讀書不肯後人,魏國的董遇在逃難時,一面採薪柴販賣,一面挾讀經書;吳國的虞翻在前線作戰時,處於兵戎之間依然一心讀書,撰成了精闢的易經註解。
這種喜好讀書的風氣,上承東漢而來,東漢時有一位倪寬,替人家做苦力幫傭,每天在耕耨器具上還掛著經書,比起他們來,誰能說自己「沒空」呢?
各位朋友!一個愛讀書的人,隨便在什麼地方、什麼時候都可以讀書,讀書是不受場所和時間限制的。
曾國藩在一封家書中,
對他的四弟這麼說:
「苟能奮發自立,則家塾可讀書,即在曠野之地,熱鬧之場,亦可讀書。苟不能奮發自立,則家塾不宜讀書,即使清淨之鄉,神仙之境,皆不能讀書。」
一個不好讀書的人,偶然拿起書時,不是怨這怨那,便是嫌東嫌西,說什麼「春天不是讀書天,夏日炎炎正好眠,等到秋來冬又至,不如等待到來年。」用這一類的油腔滑調來搪塞,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竟沒有一天可以讀書的。
元朝的翁森
曾經作了七言律詩四首,
題目叫「四時讀書樂」,
便說明了一年四季都適合讀書,都可以得到讀書的樂趣。
真正能從潛心讀書中體會出趣味來的人,心井像源源湧出的泉水一樣,愈汲愈新,讀書那深深的樂趣就在裡頭了。
又必須真正把讀書作為賞心樂事,不讓急功近利的心理作祟,讀書的趣味才能長久。
談到讀書可以變化氣質,更是長期讀書的效益,所以讀書還不只是一輩子的事業,世代書香可以影響後世子孫的節操。
一個人學問深了,會發現自己懂得的實在太少,意氣自然平和;
一個遇事就喜歡自誇自是、自以為滿身藏著絕學的人,不是太久沒有和朋友們切磋,就是太久沒有讀書了!
古人形容飽讀詩書的人是「玉色金聲,從容和毅。」那是性靈充分得到涵養,真正體味出「讀書是享清福」後的神情吧?
宋朝詩人黃庭堅說得好:
「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
讀書不但可以怡情悅性變化氣質,培養優良的品德,涵容廣大的氣度,還可以使人博通上下古今,體驗各種不同的知識,領略各種不同的經驗,使個人生活的內容變得非常充實。
讀書有三種說法:要讀什麼書?讀書的功用在那裡?讀書的方法要如何?
我們從第一種要讀什麼書先說起。您也許會想:「在學校時終日唸講義、看課本不就是讀書嗎?」
講義課本著重在平均發展的基本知識上,固然不可以不讀;但是學校功課門類雖多,而範圍究竟極為狹窄,念講義、看課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藉此培養讀書的興趣是很難的。
我們有幸生為一個中國人,對自己本國博大精深的文化,不能不有一些概略的認識,經過時代淘汰,至今巍然獨存的中國經書才有永久性,才值得一讀再讀,乃至於讀無數遍,因為這些寶典能供您一生受用無窮。
您與其讀千卷萬巷的中外詩集,不如讀一部思無邪的「詩經」;您與其讀千卷萬卷的希臘哲學書籍,不如讀一部孔聖人的「論語」。
杜牧曾經說過:「人道青山歸去好,青山曾有幾人歸?」同樣的人人都說讀書好,閉戶讀書有幾人?
不是不讀書,就是瞎讀書。
書是讀不盡的,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就是讀盡了也是無用的,您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同時喪失了可以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您必須謹慎加以選擇所讀的書。
再來談談讀書的功用在那裡?
除了上面我們所說過的讀書可以怡情悅性,變化氣質,培養品德氣度等等之外,
相傳宋真宗作勸學篇,
在文中提到
「讀書樂」曾說: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鐘粟。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女顏如玉。」又說:「男兒欲遂平生志,五經勤向窗前讀。」
這些不就是明明白白的說出了讀書的功用嗎?
最後講到讀書的方法要如何?
讀書的方法有兩個要素:
第一、讀書要能精。
第二、讀書要能博。
現在先說什麼叫「精」?
小時候讀書,書本裡常夾有一張書籤,上面寫著十個字,
這十個字就是朱熹
在童蒙須知中所說的:
「讀書三到:
心到、口到、眼到。」
現在三到的方法依然存在,只不過在三到以外加上了一個手到。
「眼到」是要個個字認得,不可隨便放過。眼到對於讀書的關係很大,並且眼到能養成好習慣,養成不苟且的人格。
「口到」是一句一句要念出來。前人說「口到」是要念到爛熟背得出來,讀中國經書尤其要如此。
「心到」是每章每句每字的意義如何?何以會如此?
都要用心去考究。
宋儒張載說:
「讀書要會疑,忽略過去,不會有問題,便沒有進益。」
這就是要我們不怕疑難,
只怕沒有疑難。
但是用心考究並不是叫人枯坐空想,要將所學與所行互相配合,從書中所學的道理,要切實奉行。
現在說「手到」,讀書單靠眼到、口到和心到還是不夠的,必須還得自己動動手才有所得。
例如:標點分段,翻查字典及參考書,做讀書札記,抄錄備忘,記錄心得等等都是要動手的,沒有「動手不勤快」而能讀書的,也沒有手不到而能成就大學問的。
第二要講什麼叫「博」?
不管任何有真實利益的書都要讀就是博。
古人說:「開卷有益」也是這個意思,所以讀書要精,也要博。
王安石在答曾鞏書中說:「讀經而已,則不足以知經。」
所以我們也可以說讀一書而已,則不足以知道一書。必得多讀書,然後可以專讀一書。專工一種技藝的人,只知一樣,除此之外一無所知,這一類的人好比一根旗竿,只是一根孤拐,孤單得可憐。
又有些人廣泛博覽群書,而一無所長,雖然可以到處受一般人的歡迎,這一類人也好比一張很大的薄紙,經不起風吹雨打,在社會上這兩種人都沒有什麼大作為。
理想中的求學方法應該是既能博大,又能精深。
精深方面是指他的專門學問,博大方面是要做到旁搜博覽。
宋儒程顥比喻得好:
「譬如為九層之臺,須大做腳始得。」
臺的最高點代表最精深的專門學問,從這一點以下次第遞減,代表那旁搜博覽得來的各種相關和不相關的學問,臺底的面積代表廣大的範圍,精深的造詣和博大的慈悲心。
這樣做學問的人,才是對社會極有用的人才。
「道」可以把它比作是人人所共同走的道路,不是限定於少數人所用的,應當廣為接引,使人人都能成為完人;
相同的「學問」好比家常便飯,人人都可以品嘗,可以進修,而不是聖賢人的專利品,因此要能學以致用,身體力行。
道德是隨著人的器量而進步的,器量寬大的人道德也必然高尚;
器量的宏大是由於見識的增長,所以要想增厚道德先須弘大器量,想要弘大器量必須增長知識,想要增長知識必得多讀書。
讀書是享清福,讀增長自己德業而又利益眾生的好書,更是享無上的清福,讓我們互相勉勵,使我們的社會到處洋溢著書香吧!
補白:
不因積德方行善
豈為功名始讀書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057441885/posts/1895920740586489/
「讀書是享清福」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面目可憎。」讀書有三種說法:要讀什麼書?讀書的功用在那裡?讀書的方法要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