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8月, 2021的文章

努力不一定能得到財富?人有時候不明白這個道理,最後自己努力了那是緣,沒有種因。就好像你很努力在那裡澆水,可是種子根本就沒有種下去,你給它澆一百年它也長不出芽來。 (蔡禮旭老師)

圖片
所以這裡古注裡面講到, 「 聖人不積 」裡說到, 「 聖人積德不積財 」, 積財傷道, 旁邊可憐的人很多, 我們的錢財 都一直自己抱著、守著, 不願意幫助他們, 就傷自己的慈悲心了, 所以傷道。 有能力不幫人這也是造罪業, 這個對良心是有愧的, 所以要樂善好施,愈施愈多。 其實我們人生幾十年走過來, 大家冷靜觀察一下, 你的同學、同事 有很多能力不錯, 可是事業不能成就; 而同樣比他能力不好的, 反而有成就,反而有財富。 大家有沒有觀察到? 有。 他有能力、又很努力, 可是結果卻沒有很好的福報。 所以努力是緣, 他積累財富的因是他有布施, 財富的真因是財布施。 人有時候不明白這個道理 , 最後自己努力了 那是緣,沒有種因。 就好像你很努力在那裡澆水, 可是種子根本就沒有種下去, 你給它澆一百年它也長不出芽來。 《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第三十六集) 檔名:55-057-0036 ------------ 捨財作福的智慧 蔡禮旭老師: “捨財作福”。 財有兩種 , 一種是物品與錢財,屬於外財; 另一種是勞力與經驗,屬於內財。 外財、內財都可以積累我們的福分。 其實內財比外財更難捨, 今天我們叫人家捐款比較容易, 要叫人家當一天義工很困難, 所以難行能行,福報就大。 當我們時時處處懂得不吝嗇, 懂得觀察別人的需要時, 就是時時在捨財作福。 比如 我們看到別人正在忙, 我們主動去協助, 就是用我們的勞力去付出。 一個人付出的時候, 絕對不要等到人家開口。 因為現代人不好意思麻煩別人, 尤其大家都是義工, 人家也不好意思找你, 這時你能看到別人的需要, 主動去幫助, 你在這個團體裡 就會贏得別人的尊重, 和別人相處一定和樂融融。 所以 要懂得 時時看到別人的需要, 捨財作福。 我們都是有大福之人, 人生第一福 莫過於能聞聖賢教誨, 我每每想到這一點, 就覺得人生一切都值了。 李炳南老師告訴他的學生: “ 我這一代是跪著 把聖賢學問接過來, 你們這一代要跪著 把聖賢學問送出去。 ” 講得真是深刻! 假如我們聽聞聖賢教誨, 自己得利益了, 也可以把這些聖賢教誨送給朋友, 這也是用你的勞力為他們服務。 現代人要聞到聖賢教誨太難了, 因為工作繁忙,連踏出家門 學習聖賢教誨的時間都沒有, 這時我們就要 為眾人作“不請之友”, 主動出擊,送聖賢經典給他們。 當然你演得好, 你主動出

《了凡四訓》四篇文章, 講得非常圓滿。 第一章「立命之學」, 就告訴你命運怎麼來的? 命運怎麼形成的? 命運是怎麼改造的? 為什麼要改造命運?

圖片
胡小林居士:我的朋友經常問我, 《了凡四訓》講的是什麼? 《了凡四訓》四篇文章, 講得非常圓滿。 第一章「立命之學」, 就告訴你命運怎麼來的? 命運怎麼形成的? 命運是怎麼改造的? 為什麼要改造命運? 理、事、性、相、因、果, 這六個字交代得很圓滿。 這第一章屬於看破, 理講明白了,事應該怎麼做? 我知道有命運,我也想改造命運, 改造命運有沒有次第、有沒有步驟? 第二章「改過之法」, 改過,過在佛門當中叫漏, 這個杯子底有洞,漏,漏什麼? 把你的福氣都漏完了, 福德跟功德都漏完了。 所以改過之法就是 把杯子底下的這個漏給堵上, 別再漏了。 所以《了凡四訓》說, 「 未論行善,先須改過 」。 很多企業家, 很多在座的朋友, 一說做好事, 都願意拿錢捐助、贊助, 救助貧困,慰問災區。 您先別幹這個, 您還沒到那一步, 您先把過錯改了, 先把這個漏給堵上, 這是四層樓的第二層。 第一層,知道命運,深信因果。 第二層,改過,把漏洞堵上, 別讓它再流了。 第三步,「積善之方」, 往裡邊加水它才能存得住。 第四步,《了凡四訓》 的第四訓「謙德之效」。 就是說這個杯子就是我們的命運, 「改過之法」,我這個洞也堵上了,「積善之方」,我也學會了修善, 往杯子裡倒水,杯子的幫兒? 你還沒有,它不從底兒漏, 它還會往平面上漏, 所以「謙德之效」就告訴我們, 如何把杯子的幫兒給它建立起來。 所以水往哪兒流? 往那個窪地流, 凹進去它就流進去水了, 地面要是平的或者是凸的, 這水就流不過去。 這個幫兒, 正好形成一個容器的內殼, 水就能存住,福就能流進去。 這是我,因為我笨, 太多的理論我也講不清楚, 這是我自己琢磨的, 立命之學,改過之法, 積善之方,謙德之效, 行了,這個杯子就成了, 就不會出問題。 所以改過是非常非常關鍵的。 ——摘自 《學習傳統文化,改造自身命運》 檔名:56-040-0002 --------------------- 天天修德,天天改過, 改造命運效果就明顯得力          鐘茂森博士: 「 明年,禮部考科舉, 孔先生算該第二,忽考第一, 其言不驗,而是秋中式矣 」。 這是第一次改造了命運, 第二年他在禮部考科舉, 考舉人,這是第一次考試, 孔先生算他應該考第二, 他突然考了第一, 這就跟孔先生算的不一樣, 命運有點改了。 到了秋天的秋試他就中舉人了, 本來

【無法滿足就等於是窮人】摘自- 聖嚴法師《知足最滿足》

圖片
如果把貪欲的念頭及行為, 從「 少欲知足 」 進步到「 離欲無欲 」, 苦的原因就沒有依止了, 也不會為自己製造苦惱, 為他人帶來困擾了。 ⠀ 好比樹倒了, 棲息於樹上的猢猻就散了; 蜂房廢棄了,蜜蜂也不見了。 古代的智者賢者,安貧樂道, 而且還能濟世利人, 便是少欲知足的結果。 ⠀ 乞丐武訓一無所有, 卻能創辦義學。 出家人一切屬於十方, 沒有私人財產, 但在自修自利之外, 還能利益他人。 ⠀ 多貪多欲的人,縱然富甲天下, 還是無法滿足,等於是個窮人; 經常少欲知足的人, 才是無虞匱乏的富人。 ⠀ 貪欲重的人, 表面上可能擁有很多財富, 其實他們擁有的是痛苦的根源, 而非幸福的靠山。 ⠀ 擁有名位財富, 未必就是痛苦的根源; 如果貪欲熾盛, 不擇手段唯利是圖, 才是苦的原因。 摘自- 聖嚴法師《知足最滿足》 https://www.facebook.com/100011795374711/posts/1295713264165174/ 圖轉載自_網路善知識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決定一個人富貴貧賤的關鍵因素,並不是風水、不是星座、不是命數,而是一個人的心。

圖片
我們要學會見心, 心就是一個人的命,就是人的一生。 見事見人,見人見心, 見心見命,見命見一生! 縱觀《了凡四訓》全文, 袁了凡為後人留下了 快速改命的四大法寶: 一、懺悔,方能趨吉避凶 如果以前做了很多錯事,是不是過去就沒有了,不會的,所有的事情都在我們的潛意識里,永遠不可能抹去,只能去懺悔,就是自己在心靈上清洗,如果不清洗,堆積的越多生命越痛苦。 袁了凡在《了凡四訓》中言: 1、 一息尚存, 彌天之惡,猶可悔改; 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 發一善念,遂得善終者。 謂一念猛厲, 足以滌百年之惡也。 譬如千年幽谷, 一燈才照,則千年之暗俱除; 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貴。 但塵世無常,肉身易殞,一息不屬,欲改無由矣。明則千百年擔負惡名,雖孝子慈孫,不能洗滌;幽則千百劫沈淪獄報,雖聖賢佛菩薩,不能援引。 只要我們留有一口氣,還活著, 滔天的罪惡還是可以懺悔改過的。 從前有人一生作惡, 到了臨死的時候,方才悔悟, 發了一念善心, 就得到安詳地善終。 這是一念猛厲, 足以洗滌百年之惡。 譬如千年黑暗的幽谷里, 拿燈來一照。 那千年的黑暗, 立刻就消除了。 所以過錯不論久近, 只是以改為貴。 但是世間的一切事物, 都是無常的 , 我們這個身體是容易死亡的, 等到一口氣不來, 再要想改過,就無從悔改了, 將永遠沈淪在惡道里了。 2、 若不反躬內省, 而徒向外馳求, 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 內外雙失,故無益。 如果不反省自己, 只是一心向外馳求, 那麼也只能是求索有方法, 得到全憑命運, 道德與富貴都會失去, 所以沒有一定益處。 富貴要從心而覓,這就需要反省。 能夠反省,這是你改命的第一步。 不去反省自己, 認識不到自己的錯誤, 那命運就無從改起。 曾國藩為什麼要每日三省? 就是怕自己有過錯。 所以,反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 都是一大功德, 它不單單是改命的開始。 世界上有兩種值得稱贊的人, 一種是不犯過失的人, 但這種人幾乎沒有, 誰能說一輩子不犯錯誤呢? 還有一種, 就是有了過錯能立刻改掉的人, 能夠做到這一步,就是人中丈夫。 3、 務要日日知非,日日改過; 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於自是; 一日無過可改,即一日無步可進。 天下聰明俊秀不少, 所以德不加修、業不加廣者, 只為因循二字,耽閣一生。 一定要時時知道自己的不對, 天天能改正過錯; 如果一天不知道不對, 那就一天安於

宣化上人:如何修得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圖片
一、什麼是道德呢? 就是以利益他人為主, 以不妨礙他人為宗旨, 也就是內心充滿 仁、義、禮、智、信。 (一)仁: 有仁愛的心,就不會殺生。 (二)義: 具足一種知識,做什麼事都恰到好處,合乎中道,不太過也不會不及,不偏左也不偏右,事事合乎中道。懂義,就不會偷盜;講義氣的人不會偷他人的東西。   (三)禮: 禮是一種禮貌、禮節。尚禮節就不會姦淫。偷盜與淫亂都是因為不合乎義禮,是違背常規的現象。 (四)智: 有智慧的人就不會亂喝酒,亂吃迷魂藥,愚痴的人才會做出種種顛倒的事。 (五)信: 有信用就不會打妄語。 仁、義、禮、智、信, 五常充足圓滿了, 這就是道,就是德。 二、道德是從心中生出 所以道德是從心中生出, 它的根本就在我們的心裡頭, 可是它生出來有種顏色, 這種顏色不是青、黃、赤、白、黑, 是一種德行之表現,是德行之光澤 。 所以韓愈在(原道) 一文中,有段文說: 「 博愛之謂仁, 行而宜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 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 」 而孟子說:「 仁義禮智根於心,其生色也, 睟然見於面,盎於背, 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 有德之人不單單面上有所表現, 其背上也洋溢著德光, 甚至於在四肢上也能顯現出來。 這種德相雖然描述不出來, 但人人皆能明白。 德行的表現, 才是真正的功夫學問, 這種德行不能假裝的, 虛假只會暫時騙人一陣子, 不能長久。 三、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 修道就是要修真正道德, 不妨礙他人, 也不怕他人妨礙自己。 誰妨礙自己都接受, 逆來順受; 誰對自己不慈悲, 或不講道理, 都是自己的善知識。 能逆來順受, 對橫逆能處之泰然, 才見出你忍辱的功夫, 不要因別人一句話就動了。 有些人的「不動」 是無慚無愧,這是不對。 你要修的「不動」, 是能忍人所不能忍, 這才是真功夫, 否則還須從頭煉起。 四、佛家、道家、儒家 道家以 「三花聚頂」、「五氣朝元」, 為道德圓滿之表現。 這兩個名詞在某些佛教徒聽起來, 說是外道。 其實什麼叫外道? 什麼叫內道? 這個名詞並沒有什麼外內道, 這是用來形容 某種修行所成就的結果。 「三花」就是精、氣、神, 三者都變成一種光華。 「五氣」就是 仁、義、禮、智、信, 五氣都圓滿,叫五氣朝元。 在佛教里,道德圓滿了, 就獲得大圓鏡智、平等性智、 妙觀察智、成所作智, 三身、四智、五眼、六通, 缺少哪一樣, 也無法

《絕症富翁的三帖靈藥》

圖片
有一個富翁得了絕症,他覺得自己將不久人世,心中很難過。後來,他請教一位隱居的名醫老張。名醫為他把脈診斷後說:「這病除了一個辦法外,無藥可醫,我這裡有三帖藥。你依續照做,一帖做完再打開另一帖。 (一)富翁回到家, 打開第一帖,上面寫著: 「 請你到一處沙灘, 躺下30分鐘,連續21天。 」 富翁半信半疑,還是照做了, 結果每次一躺就是2個小時。 因為他很忙碌, 所以從來沒有這麼舒服過。 聽著風,聽著海 和海鷗的鳴叫內心無比的舒服。 (二)第22天, 他打開第二帖,上面寫著: 「 請在沙灘上找5只魚或蝦或貝, 將它們送回海裡,連續21天。 」 富翁滿心懷疑,但還是照做了, 結果每次將小魚蝦丟回海裡時, 他卻莫名地感動。 (三)第43天, 他打開第三帖,上面寫著: 「 請隨便找一根樹枝, 在沙灘上寫下所有不滿和怨恨的事。 」 當他寫完沒多久, 海浪漲潮就把那些字沖刷掉了, 他突然頓悟而感動的哭了。 回家後,他覺得全身舒暢, 很輕鬆而自在,甚至不再怕死了。 原來, 人因為學不會三件事, 所以會不快樂: 一、休息; 二、付出; 三、放下。 貪婪是一種毒藥, 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 擁有了穩定的生活 還要去追求安逸, 擁有了安逸的生活 還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 只要你的慾望沒有盡頭, 就永遠不會快樂。 人生哲理, 知足者常樂。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你會發現你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你是又一個撿到這個故事的人, 分享是一種美德, 請讓你身邊的朋友也變的幸福吧, 讓我們都做個最“富有”的人。 轉載:香光莊嚴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722031627985663/

心臟停止10分鐘,(新加坡)知名畫家潘再雄死而復活,聲稱地府繞一回!潘再雄說,他甦醒過來後,將自己所見畫下來,家人卻發現與《地藏菩薩本願經》形容的地府相似,連他自己也感到很驚奇(後來潘再雄居士隨即皈依佛教,成為佛教徒)

圖片
ps. 其實是家人在病床邊不停的誦經 , 沒想到潘再雄醒過來時, 卻告訴家人他所看到的 奇異景象 。 新加坡水彩畫家潘再雄(66歲)因重病入院急救時,病情惡化心臟停止跳動長達10分鐘。 經醫生搶救恢復心跳醒過來時, 他聲稱自己進入另一空間, 感受到許多奇異的景象。 潘再雄向家人描述, 他被困在一個很多粗大鋼鐵, 四週圍都是鋼銅事物的地方 (大鐵圍山: 地藏經 中所說的 「地藏白言:聖母! 諸有地獄,在大鐵圍山之內。 其大地獄.....」), 甚至看到有人被捉去砍..... 。 家人驚訝的發現, 他所描述的竟與 《 地藏菩薩本願經 》 里形容地府的情況相似, 令人感到嘖嘖稱奇。 潘再雄出院後在住家接受訪問時, 大談自己的奇異旅程。 潘再雄說,他是在去年7月中,因肺積水引發心臟衰竭,動手術後情況不穩定,而在加護病房接受治療。 他說,到了8月底,也就是 農曆7月30日中元節 的最後一天, 他的情況惡化, 心臟一度停止10分鐘, 幸醫生及時施救, 才將他從死亡邊緣拉了回來。 “ 當時我的神志迷糊, 時而看到貓頭鷹站在窗口注視我; 時而看見有人被捉去砍成肉醬, 非常可怕。 ” 潘再雄說,他甦醒過來後, 將自己所見畫下來, 家人卻發現與 《地藏菩薩本願經》 形容的地府相似, 連他自己也感到很驚奇。 ~ 獅城。 知名畫家潘再雄皈依佛教 ~ 潘再雄說,地府走一回後, 他已皈依佛教,法號“普林”。 他說,當時醫生也無法解釋, 為何他在捱過大手術後, 心跳停了10分鐘還能救活。 院方過後允許法師 在加護病房內替他皈依。 “法師給我取法號‘普松’, 可是我卻無法控制自己地 拒絕接受這個法號, 自己在紙上寫下‘普林’。” 潘再雄說, 當法師為他的“普林”法號誦經後, 他才如釋重負般突然全身放鬆, 睡得很安穩。 潘再雄與妻子卓清嬌(57歲) 育有兩女一男。 他說,長女及女婿在他留醫期間, 寸步不離的照顧他, 還為他誦經百遍祈求平安。 潘再雄的女婿說:「 岳父昏迷時表情痛苦, 家人在病床邊不停的誦經, 沒想到岳父醒過來時, 卻告訴家人他所看到的奇異景象。 」 圖文轉自: 星洲日報/國際‧2009.03.20 請常唸 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讓世界充滿愛這就是中國人的中元節

圖片
今天是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 中國人重要的祭祖節日。 也許在不少人心底, 會認為這是一個讓人害怕的“鬼節”, 而深入探究, 其實這是一個充滿愛心的節日! 中元節祭祖 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時祭。 漢儒董仲舒《春秋繁露·四祭》 雲:“古者歲四祭。 四祭者,因 四時之所生 孰, 而 祭其先祖父母 也。 故 春曰祠,夏曰礿, 秋曰嘗,冬曰蒸 。” 起初,“秋嘗”的日期並不確定, 後來逐漸固定在農曆七月十五前後, 一般是立秋後第一個月圓的望日, 秋氣新來的陰盛之時, 對於祭祀亡靈是個很好的選擇。 中元節原本是道教節日, 道家以農曆一、七、 十月之十五日 分稱上元、中元、下元。 上元是天官賜福日, 中元為地官赦罪日, 下元為水官解厄日。 因為地官會在中元時普度亡靈, 所以這一天人們要祭祖、上墳、 點荷燈為亡者照亮回家之路。 在佛教, 則將中元節稱為盂蘭盆節。 “盂蘭盆”是梵語,譯為“解倒懸”, 即把倒掛受苦的罪人給解開, 令其得到自在。 盂蘭盆節 源自 佛陀弟子 目犍連救母 的故事。 據《 佛說盂蘭盆經 》記載, 目犍連的母親生前因為造作惡業, 死後墜入餓鬼道, 目犍連運用法力將飯菜拿給母親食用, 可是飯一到母親口邊就化為焰灰。 目犍連便向佛陀求助。 佛陀告訴他, 必須集合僧眾的力量, 於每年七月中以百味五果置於盆中, 供養十方僧人, 以此般功德,其母方能濟度。 目犍連依教奉行,其母終得解脫。 佛教傳入中國後,自 梁武帝 起, 即遵《 佛說盂蘭盆經 》的教誨, 每逢七月十五, 便在寺廟設盂蘭盆齋供養僧眾, 自此以後,蔚成風氣, 歷代帝王臣民多遵佛制, 興盂蘭盆法會, 以報答父母、祖先恩德。   在歷史的演變中,儒家的“秋嘗”、道家的中元節、佛家的盂蘭盆節逐漸三流合一,構成了農曆七月十五中國人豐富的節俗活動。   在我的故鄉,把中元節稱為“七月半”,但家鄉人過節的日期並不統一,有的是過七月十三,有的是過七月十四。家鄉人過“七月半”,最重要的風俗就是燒包。   所謂燒包,即是燒紙錢,先用白紙把紙錢封成許多包,再在白紙上寫上先靈的名諱,過節這天,把紙包放在戶外空地堆成垛燒給祖先。   在故鄉,臨近“七月半”的前幾日,家家戶戶都要提前封包、寫包。封包比較簡單,而寫包有固定的行文格式,需略通文墨者才能為之。 我年少時喜歡書法, 每到寫包的時候, 父親便把這個重任交給我。 由於諸多原因, 我

「戒定慧」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五戒十善。

圖片
五戒是不侵犯別人的「生命、財富、名譽、智慧、好人好事」、不侵犯自己的健康等,若能持戒就能獲得生命的自由。  有了禪定, 自己就能自我控制、 懂得駕馭並管理自己。 有定力,就有力量; 有定力,就能自我安定身心。 慧,是一種般若智慧。 學習並明瞭人生的巧妙, 就能凡事看得開、想得通, 遇到任何難堪的問題, 經過智慧判斷, 選擇不比較、不計較, 自然是少煩少惱。 戒定慧是佛教的三學 ; 學戒,要能皈依三寶、受持五戒; 學定,早晚靜坐,培養禪定; 學慧,看經、讀書而生智慧。 因此,佛弟子應該注重這三種最高、最微妙的學問—「戒定慧」之學。 🎧 星雲大師如是說~ 🔗http://www.fgs.video/detail/videos/%E4%BD%9B%E6%B3%95%E6%BB%BF%E4%BA%BA%E9%96%93/video/5849321879001/%E4%BD%9B%E6%B3%95%E6%BB%BF%E4%BA%BA%E9%96%93-%E7%AC%AC22%E5%89%87-%E6%88%92%E5%AE%9A%E6%85%A7-morality-meditation-wisdom?autoStart=true&page=1&fbclid=IwAR3vYxcB2Z6UH_dn-UkJsu4vZj9VwSZlAzbgHeGo9ZVkZLoZnUmxXFSEl3w #星雲大師 #佛光山藏經樓 #與大師智慧相遇 #戒定慧 https://www.facebook.com/194461164974/posts/10151412397324975/ 「戒定慧」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就是五戒十善。

【入佛知見】佛陀說:我們來到世間,沒擁有過任何東西,也不曾失去過任何東西。

圖片
因為… 我們擁有的東西是短暫的。 來時是空空的, 走時也是空空的。 佛陀講: 依靠錢,錢會讓你很痛苦。 依靠名,名就會帶來災難。 那依靠什麼呢? 這個世間無所依靠。 佛教講 獨行道… 單獨的來出生,也孤獨的離開。 萬法都不足以依靠, 要依靠自己,清淨的本性智慧。 轉變錯誤的念頭, 依正知正見行持。 所以我們要放棄, 自己的成見…入佛知見。 把內心的… 貪、嗔、痴、妄想、分別、執著, 這些毒藥倒掉,才有辦法裝甘露。 圖文轉載:覺林精舍 https://www.facebook.com/381220698654376/posts/4021029381340138/ 【入佛知見】佛陀說:我們來到世間,沒擁有過任何東西,也不曾失去過任何東西。

【人生六個弱點 】

圖片
1、發怒: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2、煩惱:是用自己的過失折磨自己。 3、後悔:是用無奈的往事摧殘自己。 4、憂慮:是用虛擬的風險驚嚇自己。 5、孤獨:是用自製的牢房禁錮自己。 6、自卑:是用別人的長處抵毀自己。 人生的第一課,就是學習接受, 把話說小,把事做好。 轉念思考,把弱點變成優勢, 不要用憤怒的力量,來遺憾。 如果可以轉個念,換個態度, 結果也許就會不同。 不要用憤怒的情緒阻止了你前進, 可以用溫和的言語去溝通。 每一次、每一次的挫折之後, 綻放出屬於自己的花朵。 圖文轉載自_網路善知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1818842856296/permalink/4573423932695747/

有時候,錢會要了你的命!

圖片
有些人的財富已經多如山王, 在我們看來應該知足了, 可是他們還是不滿足, 還要為了芝麻許的利益而奮鬥, 最終悲慘地死去。 俗話說 「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 自古以來,就有許多 為財而喪命的可憐之輩。 有這樣一個故事:秋收時節,有個人挑著一擔豌豆行路,途中他將擔子放在一棵樹下,就去解小便了。 這時,一隻猴子從樹上下來抓了一把豌豆,在上樹的過程中,有一顆豌豆落到地上,猴子扔下手中的一把豌豆,又下來找那一顆豌豆。 恰巧那人回來了,他拋出一塊大石頭擊中了猴子,結果猴子喪了命。 一位天人看到此事後說:「 捨棄一把豆,而尋一粒豆, 歷經百般苦,此猴真愚痴。 」 許多人就像這只猴子, 本來他們已經擁有許多財富, 可是還要去追逐財富, 最後喪失了寶貴的生命。 人身非常難得, 為了一點身外之物而失去了人身, 這真是「 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 之前,我家鄉有四個人到外地偷氂牛,他們一共偷了十六頭氂牛,在回來的路上被公安局發現了,雙方發生衝突,最後這四個人一死三傷。 這些人實在愚痴, 本來他們的生活沒什麼困難, 但還想發不義之財。 現在一頭氂牛最多值四千塊錢,按一個人分到四頭氂牛算,也就是一萬六千塊錢。 為了這點錢把命丟了, 實在不划算,但錢迷心竅的人 卻經常做出這樣的蠢事。 還有一個故事:從前有兩兄弟,父母去世後,弟弟和哥哥一起生活,後來哥哥娶了一個妻子,這個女人很討厭弟弟,最終將弟弟趕出了家門。 無依無靠的弟弟到處流浪,一天他來到一處山谷,想到自己的悲慘遭遇,不禁放聲大哭。這時飛來一隻神鳥,這只鳥會說人話。 它問弟弟: 「你為什麼這麼痛苦?」 弟弟說: 「我父母去世了,本來還有哥哥可以依靠,現在又被嫂子趕出了家門,想到自己的苦楚,所以在這裡哭泣。」 神鳥安慰他: 「別哭了,我可以幫助你,你趴到我背上,閉上眼睛,我讓你睜眼你再睜眼。」 弟弟按神鳥的吩咐,趴到它的背上,閉上了眼睛。 神鳥背著他飛向天空,飛了很久後,神鳥落在地上,對弟弟說:「到了,睜開眼吧。」 弟弟睜開眼睛,不禁大吃一驚:滿地都是耀眼的金子! 神鳥說:「這是天邊,我們不能在這裡呆太久,太陽升起來後會把我們燒死的。你現在趕緊撿金子,過一會兒我接你回去。」 弟弟就開始撿黃金,撿了一袋金子時,神鳥催他趕緊回去,於是他就趴在神鳥背上飛了回來。回到家鄉後,弟弟蓋了房子,買了田地,還娶了漂亮的妻子。 從此過上了富裕的生活,不久嫂

懂得知足的人,才能擁有快樂。開心就是開運,知足就是幸福 【每天記得做三件事 】: 一、微笑...使人緣越來越好; 二、包容...使朋友越來越多; 三、知足...使生活越來越美。

圖片
人生不一定 要大富大貴 才會活得快樂。 其實平凡的人生, 簡單的生活, 活得輕鬆自在, 那才是真正的享受, 真正的幸福和快樂。 心胸放寬, 不管現在是好是壞, 心懷感激。 不管現在是得意失意, 人要天天感謝生活, 不要埋怨自己少了什麼。 要記得 有些人缺少的, 而是你早就已經擁有了。 懂得知足的人, 才能擁有快樂。 圖文轉載自_網路善知識 🙏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571818842856296/permalink/4569623759742431/ 開心就是開運🌸知足就是幸福 【每天記得做三件事 】: 一、微笑...使人緣越來越好; 二、包容...使朋友越來越多; 三、知足...使生活越來越美。 ✼••┈┈┈┈┈┈┈•✼••✼•┈┈┈┈┈┈┈••✼ 海倫製圖🌸感恩分享🌸 祝福好友幸福快樂^^ ✼••┈┈┈┈┈┈┈•✼••✼•┈┈┈┈┈┈┈••✼ ✼ 歡迎原圖分享🌸 感謝按讚🌸感恩有您支持 ※ 分享讓你快樂。感恩讓你幸福※ https://www.facebook.com/happyfamily1314

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真實事件!他的事情感動了整個美國,他的命運也因此而發生了改變,商業訂單如雪片一般飛來,讓他應接不暇。所有的人都相信,和這樣的商人一路同行,那一定是一條通往天堂的路!

圖片
心安。 這是一件發生在美國的真人真事。 時間,地點,主人公,都是真的, 這不是一個虛擬的故事, 它真真切切的發生在美國! 那是一個2月早春的傍晚,天上似有似無地飄著一點濛濛雨雪,塞納•馬恩省昂駕駛著一輛福特汽車,從波特蘭趕往謝里登簽一份訂購合同。 這份合同非常重要, 它幾乎決定著他公司的命運, 這是經過三個多月的艱苦談判, 幾經磨難後才取得的成果。 塞納•馬恩省昂異常高興,哼著小調,一路飛奔。路上的車不多,一路綠燈,所以他開得很快。 到了約定的地點,停車的時候,他借著燈光,似乎看到了一點什麼?塞納•馬恩省昂俯下身子仔細地看,發現右前輪上沾有異樣的東西。 湊近時,他聞到了一股刺鼻的血腥味。他用手一摸,真的是血! 塞納•馬恩省昂嚇了一跳,一下子緊張起來,難道是自己疾駛中撞上了人? 他反覆回憶,似乎沒有車子碰撞物體的印象。可車輪上的血跡卻是真的! 塞納•馬恩省昂在近在咫尺就可到手的財富與車禍之間,他幾乎沒有猶豫,如果他不及時的趕回,找到那個可能被他撞傷的人,後果會多麼可怕! 也許,他的生命還有救? 他相信, 上帝的眼睛在天上盯著他, 上天一定會庇佑好人, 上天一定會懲罰惡人! 回去的路, 是一條將罪惡變成善良的路! 憑著一個基督徒的虔誠, 他立馬上車, 發動引擎,調轉車頭, 沿著他走過來的路仔細地查看。 這時,等待簽約的商業夥伴打來電話,問他為什麼不遵守時間,催他快一點! 塞納•馬恩省昂解釋說,自己有急事,等會兒就到,懇請原諒。 等在那裡的商業夥伴大為光火,嚷道:「見鬼去吧,你這個不守時的傢伙!」隨即掛了電話。 塞納•馬恩省昂怔了怔,那可是一筆300萬美金的合同啊!他真想飛奔過去,這個合同對他來說生死攸關! 也許今世今生的命運, 會被這個合同改變! 可是,他還是驅車上路了。 他的眼裡, 似乎看到了躺在血泊中的傷者, 痛苦的呻吟,人命關天! 在大霧瀰漫的夜色中,塞納•馬恩省昂邊開車邊沿途察看。最後,在高速公路行程近一半的路邊,他真的看到了一個黑影躺在那裡! 他趕忙停車下去,躺在地上昏迷不醒的是一位十三四歲的女孩,她的頭部受了傷,血流了很遠。 塞納•馬恩省昂抱起這個女孩,把孩子送到了醫院。經過搶救,孩子暫時脫離了生命危險,但還是昏迷不醒。 警方聯繫上了女孩的父母,這對愛女心切的夫婦不問青紅皂白,咆哮著衝向他,暴打塞納•馬恩省昂。 塞納•馬恩省昂不做辯解, 流著眼淚默默忍受。

「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

圖片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間未到。 人在做,天在看。 一念之間,是一切美好的開始, 一念之惡,是一切悲劇的源頭, 善與惡只一念之間, 人生時時刻刻都走在善惡之間, 人生無時不再選擇, 心存一善,勝過百日修行。 心....... 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 修好妳的心,能夠自省,懂得廉恥..... 不淫蕩、不陰險、不妄言、不虛偽。 心直、心正、心善、心誠。 所願所不願,皆不如心甘情願, 所得所不得,皆不如心安理得。 人心如路, 越計較,越狹窄, 越寬容,越寬闊, 越謊言,越虛偽, 越淫蕩,越無恥。 心善,自然美麗, 心真,自然誠摯, 心慈,自然柔和, 心淨,自然莊嚴。 做人要問心無愧, 對得起自己良心 , 心不淫蕩、心不陰險、 口不妄言、人不虛偽、 則一輩子 心安理自得 。 因此: 心若淫蕩,拜再多佛, 儀式隆重,一樣淫蕩, 心若奸險,燒再多香, 香煙繚繞,一樣奸險, 心若虛偽,磕再多頭, 謊言妄語,一樣虛偽。 心正、心善、心誠....不會去破壞別人的家庭幸福與夫妻感情。 心邪、心險、心惡…內心淫蕩外表虛偽,謊言妄語,仍已猶不自知寡廉無恥.... 心寬之人,常記人善。 心窄之人,常記人惡。 心善、心寬、心正。 心快樂,人生就幸福。 若不觀心,何息分別, 觀心無常,觀法無我。 謹記: 惡家有餘禍, 人惡有餘殃, 因果報應有, 來早與來遲。 圖:摘錄臉書,如有侵權煩請告知。 文:佘酈妤撰,歡迎修緣功德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77417219125880/permalink/1705078349693087/

【王陽明家訓】:短短9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圖片
1.勤讀書,要孝悌。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讓孩子從小愛上讀書、孝順父母, 是王陽明家訓的頭等大事。 2.學謙恭,循禮儀。 有一種修養, 叫“勿以身貴而賤人”。 從小教會孩子, 不因所謂的優越感 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並將內在的謙恭, 化作外在彬彬有禮的舉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貶低別人, 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3.節飲食,戒遊戲。 “飲食有節”, 是古人對待飲食的態度。 生活在一個更容易發胖、 得富貴病的時代, 連身材都控制不了, 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玩樂,是孩子的天性, 但絕不可過分沉溺遊戲。 玩物,必然喪志。  不立志,何談將來 立德、立功、立言? 4.毋說謊,毋貪利。 古人說:“誠信是金”, 誠信,是做人的基礎, 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 貪,看似得,實則失; 得了當下,失了未來。 天地養育萬物, 又何時計較、貪過小利? 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燒毀了所有賬本,掌門人決定:凡瑞蚨祥欠的賬一律奉還, 凡欠瑞蚨祥的賬一筆勾銷。 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謀道”。 5.毋任情,毋鬥氣。 《增廣賢文》說,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難收的危險行為。 鬥氣、賭氣,意氣用事, 更會失去理性,損人不利己。 任何時候, 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讓孩子學會控制負面情緒, 他就已經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6.毋責人,但自治。 這條家訓的意義在於: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這很難做到,但正因為難,才成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塹。 楊震拒收賄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 面對行賄者“不會有人知道”的論調, 楊震義正言辭的回复: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 從小讓孩子懂得, 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7.能下人,是有志。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光復大業; 韓信胯下之辱, 十年磨劍,終遇明主。 王陽明說, 只要立志真切,就能克治私慾。 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 才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 才能屈能伸,能下人。 王陽明認為, 多讚賞孩子,使孩子內心富足, 他們就會自信,心態平和, 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 虛心提升自己。 8.能容人,是大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宰相肚裡能撐船,胸襟越大, 成就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是三達德,《中庸》有說,這三條,必須學。

圖片
『子曰:知者不惑』, 「有智能辨別,就不迷惑,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 不惑不是斷惑嗎?」   『仁者不憂』,「仁者不憂,凡憂都是患得患失,為自己打算,仁是大公無私,處處替公家做,有什麼得失。例如楚人失弓,楚人說:楚弓楚得,孔子聽聞了也說:天下弓天下得,孔子讚歎楚人,楚人心量雖小,只要擴大就是仁。」   『勇者不懼』,「勤勞才能辦出事,勤勞必須有勇氣,無論遇到什麼辛苦,也必須衝破,這就是不懼。辦事不是一下就能成功,必須有勇氣,只要無懼,有些事必定可以達成。」   「終日迷惑顛倒、貪心,如何能不惑不憂?」   好,這章書就是三達德,《中庸》裡面說,這三條我們是必須要學的,孔子講「知者不惑」,有智慧能辨別,能辨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有智慧他就不迷惑了。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不惑不是斷惑嗎?這個不惑就是斷惑,不會迷惑那惑就斷了。這個跟我們佛家講的道理是一樣的,佛是講斷惑了,所以不惑跟斷惑是同樣的一個道理。 有了智慧自然就不迷惑,惑就沒有了,就斷了。所以我們學佛、學儒、學道,沒有別的,就學個智慧,般若智慧。   有仁心的人他沒有憂慮。凡事憂慮,患得患失,都是自私自利,為自己打算,為個人的利益。或為一個家,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這個都是有憂慮,會有患得患失。如果為整個世界來著想,佛法講得更圓滿了,為一切眾生,都沒有為自已,就沒有得失了。這個仁是大公無私,處處替公家做,替大家做,有什麼得失?這個事情做得成,大家得好處;做不成,大家福報不夠。跟自己個人沒有關係,跟大家有關係,所以個人沒有得失,沒有憂慮。 恭錄自《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WD20-037-0255 🔺觀看《每日論語》全集:https://hwadzan.pse.is/3fbnfk https://www.facebook.com/148074648697450/posts/1888223148015916/

孝順父母最好是在父母生前的時候,做子女的平常就該多關心父母,勸請父母要有宗教信仰,不要等到父母百年之後,才想到要來供養超度,那便是輕重顛倒了。

圖片
話說鬼月。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也就是所謂鬼門開的日子。這其實是民間的信仰,要追溯其思想源頭,大約是在上古的商周時期。當時,每到了七月,天子便會祭祀祖廟,以表達對祖先的敬意,而大家也相信人死之後,會回到祖先的身邊。這種對祖先的崇敬是一種美德,《禮記》中也特別強調這種孝道的精神,這種思想到了漢代,便慢慢轉變成為民間的習俗。 漢文化的民間信仰認為,人死後就是要回歸來處,而「鬼」與「歸」恰好又是諧音,因此到了陰間的人類就變成了鬼,一年之中的中元節則是敬鬼的日子。因為陽間的人只有在中元節才能與陰間互動,亡者也只有此時能回到陽間探視親人、享用供養,所以人們都在此時祭祀祖先,表示對祖先的感恩,而中元便成為清明以外的另一次祭祖大節日。但因為人們害怕無主的孤魂會來騷擾,所以也會舉行各式祭儀,來普度遊散的孤魂野鬼。 在印度的佛教恰巧也有類似的信仰,根據《盂蘭盆經》所述,佛陀十大弟子 中,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因為擔憂生前慳吝的母親過世之後的下落,便以神通觀看,結果發現母親墮落在餓鬼道,受盡飢餓的痛苦。於是運用神通力想幫助母親脫離苦痛,無奈即使是神通第一的他也使不上力,只有向釋迦牟尼佛請示解救的方法。 由於在當時的印度,從四月十五日到七月十五日是長達三個月的雨季,所以釋迦牟尼佛制定在此期間,出家人必須結夏安居,於定點禁足修行,不能到外面行腳托缽,一直到七月十六日解夏為止。而七月十五日這天稱為「僧自恣日」,散居於同一區域內的僧眾必須集合在一起,做一次坦誠的檢討和報告。由於經過三個月的密集修行,有很多人得到很大的進步,甚至證果成為聖者,而供養初成道的聖者或剛修行完成的行者的功德很大。所以佛陀告訴目犍連,可以選在這一天,藉著大眾聚集在佛前的機會,以飲食供養這些出家眾,以此功德超度母親的罪業,這樣母親便能脫離飢餓的痛苦。 因此,以後每到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便會供僧以救度餓鬼道的眾生,這就是盂蘭盆節的由來。而梵語的盂蘭盆(Ulambana),原意為「救倒懸」,也就是解除地獄之苦的意思。這部《盂蘭盆經》傳到中國之後,正好與漢文化的「鬼月」傳說相應。 當然,所謂的鬼門開,並非真有一道鬼門會被打開,鬼道的眾生便跑了出來;必須是人們為陰間眾生做功德的心念與之相應,他們才會來接受祭祀;若是沒有人為他們超度或祭祀,他們也不會出來。因此,認為鬼月諸事不宜的想法,其實是心理因素;其他非漢民族的地區,既然沒有鬼月

人類最大的愚癡,是不信輪迴!有人說,人死如燈滅,一死百了,那有來生?這是迷的斷滅見。

圖片
也有人說,人有來生, 一顆顆種子,種到泥土裡, 都會再開花結果,會有來生; 人死以後,當然還會再來做人, 不會改變,這也是迷的常見。 人死了以後 沒有來生的斷見, 和人死了以後 一定會做人的常見, 都不是人生的真理; 人死不是如燈滅, 人死也不一定是做人, 隨著業報因緣, 五趣流轉,六道輪迴, 行善的人間、天上, 行惡的地獄、惡鬼、畜生, 這才是真實的人生。 一粒種子,播到土裡, 在陽光、空氣、水分 等因緣具足下, 就會生長、開花、結果, 當然,怎可說人死就沒有了? 但是,從因到果, 其中的緣分也是很重要; 如果只講因, 抹去了最重要的緣, 這是最大的迷惑愚癡。 本來是高官厚爵, 只因作姦犯科,鋃鐺入獄為因, 牢獄的生活待遇,連豬狗都不如, 從現世報看來, 人的一生窮通壽夭, 即使人生,也有天堂地獄, 所行所為, 都能影響禍福和幸與不幸, 一切都能改變。 何況來世時間 有春、夏、秋、冬, 世界有成、住、壞、空, 心念有生、住、異、滅, 人生有生、老、病、死。 宇宙和人生, 甚至一切萬物都是循環不已的, 好像鐘的指針,只要有動力, 就會一圈又一圈的 永遠在循環走動。 這相當於人生, 生也不是開始,死也不是結束, 而是輪迴不已。 億萬年來太陽 每天日出日落循環不已, 去了還會再來, 這都是在說明人是有來生的。 人有來生才有希望, 但是也要有善緣,善緣善報, 這就是悟者的世界。 人都想知道未來,其實: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欲知人有沒有來生? 因果循環,你可鑑古知今, 你也可以現在推想未來, 當下悟道,就可以知道 三世一體、三千一念! 人有沒有來生? 業----維繫了生命的 過去、現在、未來。 莫以為作惡,來生不報; 莫以為行善,來生不償。 其實: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人類最大的愚癡, 就是以為沒有來生。 因為人有隔陰之迷的關係, 對未來沒有親眼看到, 所以不相信有來世。 其實,空氣你也沒有看到, 電波你也沒有看到, 甚至愛心也沒有看到, 但是,你能說沒有嗎? 基因可以改變人種質量, 善惡因緣可以改變人生未來, 人世間的迷悟,不可不慎! 阿彌陀佛! 圖文轉載:香光莊嚴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714434428745383/

牙簽雖小,不予不取

圖片
「師父,我皈依三十多年了, 從沒浪費過任何東西, 也不敢做一丁點錯因果的事。 可是最近兩年胃裡 總是有針扎一樣的感覺, 去醫院檢查, 還說我的胃象年青人一樣好。 不知我造了什麼業, 麻煩師父也給我看看。」 妙法老和尚笑著說: 「我今天開了個胃病專科門診, 生意很興隆。」 大家都笑了起來。 師父接著說: 「你這幾年, 每到吃過飯都要用牙簽剔牙吧?」 「是的,我的牙齒有了縫隙, 吃過飯後要用牙簽剔一剔。」 「你常去外邊餐館吃飯是吧?」 師父又問。「是的。」 「飯後剔過牙,臨走時, 你是不是還要從牙籤筒里 捏上幾根牙簽帶走啊?」 老居士顯得很驚訝: 「 我和老伴每次在外邊用餐 都要花上一、二十元, 我用幾根牙簽也有罪呀? 」 「是啊,牙簽是免費提供 給客人就餐時使用的, 你就是一次吃飯花一、二百元, 也不可以隨便多拿牙簽帶回去使用, 除非你和服務員打過招呼。 不打招呼就拿走, 雖不屬偷竊,卻是貪心。 儘管這個貪心小而又小, 誰看到也不會責怪你, 可是你是發菩提心的老居士, ‘ 不予不取,一草一木不可貪得 ’ 這個道理, 修菩薩行的人不可不明白。 現在你懂了嗎?」 此時,老居士法喜充滿, 高興的說:「懂了,師父。」 妙法老和尚接著說: 「 對一個修菩薩行的人來說, 舉心動念很重要。 因為多拿幾顆牙簽而胃不舒服, 這實際上也是佛菩薩對你的加持, 防微杜漸,助你今生修成正果。 正所謂‘於虛空中轉微細惑, 在微塵里轉大*輪’。 明白了道理, 病也就不存在了。」 https://www.facebook.com/168364079966577/posts/2315406388595658/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難把持自己!

圖片
柯文哲45歲那年, 在杏林功成名就, 卻對工作以外的世界, 有著嚴重疏離,一度想要出家, 他的父親表示要蓋一座廟給他。 根據柯文哲的說法, 自己的祖先有「茹素修道」的傳統, 自己也讀過許多佛經, 他說:「我媽對拜拜十分虔誠,至今初一十五吃素。我有好幾代的男性祖先,五十歲以後就開始吃素,到山裡去修道,而且修行了許多年!」、「佛法,把它當哲學看就好,不要拚命用科學理論去驗証,或否定它,它是在講一個概念。 釋迦牟尼佛登壇講道, 雖以一音演說, 但眾生隨類而得解。 一個人若能建立 生命觀和價值觀很好,若沒有, 就把靈魂交給上帝或佛來代管。 眾生駑鈍,有佛可拜很好, 以前中國人說看破紅塵、 萬念俱灰才會出家, 現在我卻認為, 有發大願的人才會出家 。」 他也能充分表達, 在醫院中觀看了很多人生無常, 愈來愈理解佛教 「四聖諦」中「苦諦」 所揭示的「八苦」。 柯文哲經常至 新北市金山區的法鼓山參拜, 每天早上會讀《金剛經》, 讓情緒緩和、反省言行。 他也曾在議會被杯葛時 帶《金剛經》到議會內讀誦, 此舉被揭露後, 議員應曉薇質問柯文哲讀經心得。 柯文哲接話,開始背誦經文, 應曉薇也跟著接力「 過去心不可得、 現在心不可得、 未來心不可得」, 柯文哲又再接下去, 兩人在議場上念起經文, 互別苗頭。 最後應曉薇送給柯文哲 一本南懷瑾的著作 《金剛經說甚麼》。 https://zh.m.wikipedia.org/wiki/%E6%9F%AF%E6%96%87%E5%93%B2 相關搜尋: 柯文哲 ptt, 柯文哲 2024, 柯文哲中天, 柯文哲政績, 柯文哲疫情, 柯文哲 民 調, 柯文哲 fb, 柯文哲名言, 更多結果 臺北市市長柯文哲: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很難把持自己! •生死的智慧:柯文哲(Wen-je Ko) at TEDxTaipei 2013 - YouTube •信仰虔誠!柯文哲直言柯媽媽很相信這間廟、很喜歡去拜拜 •讚台灣防疫「運氣好到不好思議」 柯文哲:相信很多人默默在行善 ... 白色的力量3—柯P模式:柯文哲的SOP跟你想的不一樣

因果通三世!

圖片
有些人作惡多端、罪大惡極, 但所造的罪業並不是馬上成熟, 不像用刀割身體即刻 會出血一樣,立竿見影。 有些人到寺院裡供養1000塊錢, 就希望生意立刻有所好轉; 有些人一輩子行持善法, 但重病纏身,做什麼都不順, 就懷疑因果不存在, 這些想法十分愚癡, 業力成熟需要一個過程, 果報不可能馬上降臨。 但它過了千百萬劫也不會耗盡, 就像智悲光尊者比喻的那樣, 高空飛翔的金翅鳥, 雖然暫時看不到它的影子, 但並非沒有身影, 一旦它落下來, 影子就會頓時出現。 智悲光尊者在 《功德藏》中說:“ 高空飛翔金翅鳥, 雖暫不見身影現, 然與其身無離合, 因緣聚合定現前” 。 很多人今天殺生, 明天沒什麼感覺, 就認為因果不存在,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 我們所造的業, 有些是現世現報,今生造業, 今生成熟果報(順現法受業); 有些是今生造業, 下一輩子感果, 就像造五無間罪一樣 (順次生受業); 有些是今生造業, 再過幾百年、幾萬年 才成熟果報(順後受業)。 業的差別非常非常大 , 雖然業力不會耗盡, 但也不像人們所想象的, 做了善事就馬上現前果報, 造了惡業馬上感受痛苦。 有些人看到貪官污吏無惡不作, 可是他的事業、家庭樣樣順利, 造惡業似乎沒有報應, 而有些行善的人, 做什麼都不成功, 生活也是一貧如洗, 於是就對因果產生懷疑。 實際上,造業如同播種, 學過植物學的人都知道, 春天種下去的種子, 秋天才可以收割糧食, 有時候因為水分、 土壤、化肥等關系, 本來該今年成熟的, 明年才會結果。 我們在院子裡種花時, 種子的說明書中說, 過一年就可以開花, 但有些種子兩三年後才發芽, 這種情況也有。 所以,對因果的奧秘, 我們沒有研究、 沒有了解的話, 很多道理都不懂。 雖然佛經中說:“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但如果道理上沒有通達, 則根本不知其所指為何。 造罪業馬上沒有感覺, 並不代表它沒有果報。 今生中造業, 也許死後中陰身時出現果報, 也許來世出現果報, 也許來世的來世才出現。 有些人用一個比喻 說明前世後世存在, 我覺得用它來證明 業因果也可以。 比如, 我拿手機撥一個人的號碼, 撥通了以後, 通話時雖然沒有線來連接, 但通過無線電波可以傳入對方耳中。 這個過程具體是: 我對著手機說話, 被耳朵能接受的聲波, 即被轉換為電波, 經發射器處理放大為無線電信

去世丈夫呵斥其妻:你這樣祭我墳墓令我受累!說兒媳母子會雙亡,真的應驗(祭祖必看)

圖片
我國自古以來非常重視孝道,每年的清明節、中元節等都要祭祀亡人、祖先,而且祖先墳墓等等對後世子孫的影響也非常非常大!因此我們中國人都無比重視。 但由於很多人並不清楚,怎麼樣才是對亡人、祖先有利益,大多以為用酒肉祭祀,祖先就能受益,然後保佑子孫。 其實用肉祭祀, 對於祖先來說是百害而無一利, 《地藏經》雲: 爾所殺害乃至拜祭,無纖毫之力, 利益亡人,但結罪緣,轉增深重! 《地藏經》裡面還做了個比喻: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復困重。 我們的祖先就像這個3天都沒有糧食吃,而且負重超過百斤的人。 而殺生祭祀就像是旁邊這個人, 別人已經背得很辛苦了, 還要給他身上再放點東西, 只會讓他更苦更累啊! 所以無論什麼時候祭祀, 一定一定不要用肉。 其實祭祀祖先時,上香、點燈, 用的食物是素食, 例如水果、米飯、素菜等等, 就已經完全足夠了! 可能很多人看完還不以為然, 覺得沒有這回事。 所以下面舉幾個殺生祭祀 導致亡人受苦的案例,警戒世人! (文末附真實有效利益祖先、 亡人的方法) (現在馬上進入農歷7月鬼月, 中元節馬上到了,請大家廣為傳播) 01 殺生祭祀阻礙祖先往生善道 祭祀祖先,禁用酒肉, 更不能殺生祭祀。 據佛典故事: 佛陀跟他的弟子阿難在河邊行走時, 看見五百個餓鬼一邊走路一邊唱歌, 阿難問佛陀,佛陀說:「 這五百個餓鬼的子孫, 正在替他們修福, 他們快要解脫苦海了, 所以他們唱歌跳舞,表示高興。 」 後來又遇到 好幾百個餓鬼很傷心地走過。 阿難又問佛陀,佛陀告訴阿難說: 「 那些餓鬼的子孫 正在為他們殺生祭祀, 而不肯作福, 所以餓鬼身後有火逼迫他們, 因此他們在啼哭。 」 世俗人不明白這個道理, 以為祭祀時多準備一點豐盛的酒肉, 可光耀祖先,殊不知這樣做, 反而害了祖先。 大部分人辦喪事, 不但殺生請客,而且杯盤狼籍, 雞鴨魚骨頭到處亂扔, 真是減損福德,增加惡業。 02 因殺生祭祀, 去世丈夫在陰間不自由了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記載, 浙江錢塘金某守持齋或篤實誠敬, 後來因病逝世, 神識附一童子說 : 「 我修持善業,時日不久, 不得往生淨土,現在陰界, 但也很快樂,來去自由。 」 有一天,神識又附童子, 呵斥其妻說: 你為何要殺雞祭我墳墓, 如今有冥吏跟隨著我, 不如以前自由了。 」 這時他的媳婦正懷孕, 家人

送給自己的6句話

圖片
我不完美,但我最特別 因為 我是獨一無二的人 我不驕傲,但我最自信 因為 我是最愛自己的人 我不富裕,但我最快樂 因為 我是知足常樂的人 我不幸運,但我最惜福 因為 我是懂得感恩的人 我不高貴,但我最幸福 因為 我珍惜每一個今天 我不美麗,但我最漂亮 因為 我活出精采的人生 https://www.facebook.com/172446252825509/posts/5754049017998510/

㊙️看人不順,日久成病!?

圖片
劉自揚(名玉清)是海城縣寶石山人。 他的性情固執高傲,時常我行我素,連跟親兄弟都處不好,在家裡十分苦惱。 他的腹部長了一塊 腫瘤 ,他的內兄陳興亞因為曾經留學日本,相信西醫,所以請大夫診治多年,不但沒有見效,反而病情日益沉重,終於不能進食,每天只能喝幾匙人奶。 他請王鳳儀先生去講病, 王鳳儀告訴他:「 你的性子是木剋土, 天天看別人不對, 又不肯說出來, 暗中氣在心裡,憋久了, 便生出病來。 你要病痊癒, 必須變化氣質。 如果不變化氣質, 恐怕你的生命難保! 你要學習: 看見別人,先展露笑容, 然後才開口說話。 找人的優點, 心中才能愉快,病才會好! 」 劉自揚承認自己 平常因為不滿現實, 專找別人的毛病。 王鳳儀為他 講了三天的 倫常道理 , 並且告訴他:「 你的病不是一天得的, 是慢性病,不會一下子就好 , 我五天后再來,你不必去接我!」 五天后,王鳳儀 又去為劉自揚講倫常道理, 幫助他承認自己的不是, 找別人的長處。 臨走時,王鳳儀對劉自揚說: 「 你好好反省 ,我七天后再來!」 說也奇怪, 王鳳儀第三次去時, 劉自揚不但病完全好了, 而且能隨著王鳳儀到各地聽道。 王鳳儀說:「 本分是人的命! 我講倫常道理, 教他認清自己的本分, 知道自己的錯誤, 把錯誤認識清楚,找回本分, 就是得回命來,病也就好了。 」 轉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https://www.facebook.com/168364079966577/posts/2308904989245798/

鐘茂森博士:「善欲人見,不是真善」這是講做了好事很想讓別人看見,很想別人知道,所做的善事也就不善,這個人也就不能稱為真正的善人。從事上來講,這個善事有陰陽之分,有陰善、有陽善。

圖片
了凡先生在他的 家訓 裡面 就說得很明白, 他說,“ 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 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名亦福也, 名者造物所忌。 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 多有奇禍; 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 子孫往往驟發, 陰陽之際微矣哉”。 這段話講得很好, 他講到 善的陰陽 。 凡是做善事, 人都知道,你做慈善, 你布施,大家都知道, 這是陽善; 你做了善事, 人家都不知道的, 這就是陰德。 人雖然不知道你做的善,天知道, 所以天報之,天給你報答。 我們做的陽善 如果是人人都知道, 在世間享受人家的贊歎恭敬, 還有新聞媒體報導, 你是大慈善家, 你在世間享有盛名, 要知道名也是福, 這個福不好受。 為什麼? 因為造物者往往是忌恨名太高的人,特別是在世間享有盛名而名不符實者。 譬如說人家贊歎你,你真是一位大慈善家,心地慈悲、大公無私,或者說你很有德行,你很有智慧,很有操守,假如名不符實,名過於實,往往則會有奇禍。 我們偶爾也聽到這個世間的所謂大慈善家,竟然會死於橫禍,往往有這樣的事情,那大概就是因為名太高了,而實不符。 所以真正有智慧的人, 他所修的是陰德, 他不希求陽善, 做了好事不願意別人知道, 這個真正是福, 這種陰德往往是 子孫後代都能得到他的福蔭。 反過來, 如果人沒有過錯 而被人侮辱、毀謗, 有了惡名的, 蒙受不白之冤的, 他子孫往往會驟發, 一下發達起來。 為什麼? 這消業障,橫加的逆緣, 往往是給我們加福。 所以你從這個陰陽分判, 我們細細去考量, 確實很值得深思, 到底我們是想要做陽善 還是真正做陰德。   《德育古鑒》裡面講到一個故事,宋朝有一個女孩子叫鄒瑛,她是繼母所生。她有同父異母的哥哥,這個哥哥是父親前妻所生的孩子。後來哥哥娶了媳婦荊氏,這繼母就很憎恨兒媳,竟然常常不給她飯吃。結果鄒瑛,這是繼母的親生女兒,暗中就把自己的食物給她嫂嫂吃。繼母迫使荊氏干極重的活,而鄒瑛一定也跟她一起做。假如荊氏犯了過錯或有了失誤,鄒瑛就盡量不讓她母親知道,而是把錯誤歸到自己身上。當這個繼母鞭打荊氏的時候,鄒瑛就會跪下來苦苦哀求,說女兒今後難道就不會當人家的媳婦嗎?如果是將來婆婆對我也像您對她一樣,那您會有快樂嗎?這樣子去開解她。有時候她母親非常憤怒的時候,甚至要打鄒瑛,她就會跪下來說,我願意為嫂嫂受鞭打,嫂嫂沒有錯,是我有錯。這樣子積累了很多

蔡禮旭老師:對於是非邪正、善惡好壞,這些都要能判斷清楚。這一點還得要透過多學習經典,《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圖片
是非善惡不是學歷高就懂 , 學歷高是學的 那些專業知識比較豐富, 真正的是非善惡 在亙古不變的經典當中。 我們最近看到,很多年輕人犯下的錯誤,傷害父母,甚至殺害的都有。 我們聽到這些情況也是非常震驚,也是很憂心,進一步,趕緊教孩子倫理道德。 一個日本留學的人,留學五年,在日本留學那個生活費都很高,母親是非常得不容易,省吃儉用,就這樣一段時間就給他匯錢過去。有一次媽媽給他寄錢,那一次覺得匯得太少,回到國內一下飛機還在機場,一見到母親第一句話憤怒地說,妳上一次怎麼給我寄少了?母親才稍微解釋一下那個情況,他馬上拿刀就連續刺了他母親好幾刀,身邊的人都不敢去管。他母親後來倒下來,還是一個美國人把他母親送到醫院去。 留學日本那在一般都是學業當中的佼佼者,可是卻面對母親還這麼樣的狠心,他心中有是非嗎?有善惡嗎?這難道不值得我們為人父母、為人老師,以至於所有政府教育部門的省思嗎? 我們培養出來的孩子學歷很高,卻做出這樣慘絕人寰的事情,我們家庭還有希望嗎?整個社會還有希望嗎? 所以最嚴重的問題, 重視了知識的學習, 技能的學習,忽略了道德, 忽略了根本,本末倒置, 怎麼可能會教出好的孩子? 《大學》裡告訴我們, 「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 我們現在都只看到才能, 看到學歷,看到知識、成績, 卻嚴重忽略了德行的教育。 現在這些現象出來, 它不是偶爾, 它可能會愈來愈多, 因為忽略的是好幾十年的教育。 趕緊亡羊補牢, 趕緊全民一起 學習老祖宗的經典, 他才懂得判斷。 恭錄自《群書治要360》學習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705353152986844/ 蔡禮旭老師:對於是非邪正、善惡好壞,這些都要能判斷清楚。這一點還得要透過多學習經典,《朱子治家格言》裡面講,「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子孫雖愚,經書不可不讀」。

《不是窮,只是窮人思維》

圖片
窮,不可怕;可怕的是, 窮會導致一種「窮人思維」, 這才是真正應該注意的。 很多人因為窮, 整天的腦袋想著都是怎麼省錢、賺錢, 而忽略了其它的事,最後讓自己陷入一種「窮忙」的狀態。 而這種窮忙的轉態, 最後就會導致沒時間理財、 沒時間好好思考… .然後掉入一種負面的循環裡。 簡單的說, 讓一個人窮的,不是沒有錢; 而是有著「窮人思維」。 什麼是窮人思維呢? 例如以下幾種常見的想法: 1.買東西只買便宜的 2.吝嗇於投資自己的腦袋 3.喜歡花錢,討厭省錢跟延遲享受 4.只想短期,缺乏長期思考 簡單的說, 窮人思維是一種只考慮短期,而不考慮長期的思維。 窮人思維最大的危害就是, 他可能會讓你掉入一種負向循環的陷阱裡。 例如,當你吝嗇對自己的投資, 你的職場競爭力就會越來越低,長期下來就會越無法翻身。 又或者是老是想花錢、無法延遲享受, 長期下來,就可能過著越來越沒錢的生活。 很多人常常覺得自己在瞎忙, 忙了很久卻還是沒存到什麼錢, 有可能就是陷入這種窮人思維的陷阱裡。 假如你不知道怎樣花錢才是對的, 得到App專欄作者吳軍老師, 給出了三個怎麼花錢的建議: 1.如果錢花出去了,可以讓自己處於一個更好的起點,就花。 2.不要為了存錢,而犧牲生活。 3.如果錢花出去,會讓生活品質變差,那就不花。 簡單的說, 錢最主要應該是拿來投資自己以及生活,如果錢花出去, 可以讓自己處在一個 比原本更大優勢的起跑點上, 那麼這筆錢就應該花。 如果花出去, 會讓自己的生活品質降低, 這種錢就不花。 如果你知道了自己有窮人思維, 應該怎麼擺脫窮人思維的陷阱呢? 1.要讓自己有一些空閑的時間 留給自己一些空閑的時間, 就是騰出一些時間出來, 好好自己思考自己的人生。 2.不要為了小事瞎忙 比方說,不要為了省幾塊錢, 就在那邊花時間思考。 相反的,我們應該把時間用來做重要的事。 3.投資長期 這裡的投資可以是指投資自己的腦袋, 也可以是把每個月的錢,拿一部分出來進行投資理財。 4.提醒自己,要做重要的事 永遠要把時間花在做“重要, 但不緊急”的事。 也就是說,我們要時常提醒自己, 是不是正在做重要的事。 能力增加,視野就增加; 視野增加,能力就增加。 無論提升哪一個, 另外一邊都會跟著提升。 假如你窮,你最重要的事, 永遠是: 提升自己的認知 ; 當能力跟視野提升了, 才有機會成為有錢人。 網文

《人在什麼時候最明白?》

圖片
1、人在倒霉時最明白 平時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不分彼此,親如兄弟。 而一旦到了倒霉的時候, 就會有人坐視不管,看你笑話, 有人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於是他就明白了誰是真朋友, 誰是無恥小人。 明白了以後朋友該怎樣交。 2、人在大病後最明白 大病一場後, 他才會明白只有身體最重要, 其他都在其次, 身體是1,其他都是0, 沒有了1,再多的0也沒有意義。 所以, 平時那些看似重如泰山般的事情, 一場大病後就都看輕、看透、看開了。 3、人在下台後最明白 人一下台,立刻就樹倒猢猻散, 以前家裡門庭若市, 熙熙攘攘,現在變得門可羅雀; 以前鞍前馬後的部下嘍囉們, 再見面立刻變得陌同路人, 滿面桃花變成冷若冰霜。 這時他才明白, 以前人家對我畢恭畢敬, 原來對的是我頭頂的那個官帽; 人家對我吹吹拍拍, 原來對的是我手中的權勢。 做官是一陣子,做人才是一輩子, 想想自己以前在位時頤指氣使, 牛皮哄哄,實在可笑。 4、人在退休後最明白 回想以前在位時, 同事之間為名利地位、 為評職稱、為升官銜, 爭得臉紅脖子粗,實在沒意思。 退休後才想明白, 那些東西都是身外之物,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不論級別高低,官職大小, 退休時都趕齊了, 大家全是退休老同事。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5、人在入獄後最明白 明白什麼呢? 明白法律真不是嚇人的, 誰犯了法都難逃法網; 明白世界上沒有後悔藥, 監獄飯不要錢卻不好吃; 明白「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時辰一到,一切得報 」。 特別是那些貪官, 鋃鐺入獄後才想明白 「我不缺吃不缺喝, 要那麼多錢幹什麼」, 「 自由對一個人來說才是最重要的 」。 6、人在臨終時最明白 人在臨死的時候最明白: 一切都不可挽回,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所以說:「 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 就是這個道理。 7、人在分開後才明白 明白當初說的絕情的話, 真的傷透了他(她)的心, 做出的事真的不應該,應該支持, 相信他(她), 才明白錢買不回他(她)的心, 才明白當初他(她) 為什麼會對我那麼好 而現在好像變了一個人, 原來你不變他(她)就會變, 明白應該兩個人 一起朝美好的方向去改變, 小捨小得,大捨大得, 捨得現在的有限 才能得到未來的無限 , 別到最後才後悔,好人不多。 這7條是否讓你明白什麼? 珍惜現在,活在當下。 未雨綢繆是每個人必須要做的。 存好心,

標籤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寶 三寶地 三寶殿 口業 大事記 大度 女媧 小故事大智慧 不可思議 中文 中國人 中國民間歲時風俗 五指禪 公衛 六月雪 六道輪迴 天下名山僧佔多 天道好還 心性 心理學 心靈早餐 心靈感應 方法 水知道 水結晶 火海 以戒為師 古老的 平安 未來 母子連心 玄一五指禪 玄一推薦閱讀 生不如死 生存法則 生死 生活 目標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吉祥 因果 因果故事 因果教育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故事 因緣 地府 地基 地獄 好人一生平安 存在 存好心 成就 托夢 死而復生 江本勝 百科 百善孝為先 百喻經 老子 自由意志 行好事 行善改變命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低調行善 佛教 佛教藝術 佛禪 初七人日 劫數 孝順 技巧 投生 改命改運 決定 良心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防疫 呼吸 命運 宗薩欽哲仁波切 幸福 忠言逆耳利於行 武漢肺炎 法醫 知足 知識 空氣 阿羅漢 前世今生 南懷瑾 厚道 厚福 厚德 厚德載物 待人 按部就班 故事 活好當下 活見鬼 活動 珍惜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范仲淹 要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駁 重要 風水 修行 哲學 家中父母就是佛 家訓 時間管理 格言 海濤法師語錄 真人真事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 真實故事 破窗效應 祖訓 神明 記憶 起死回生 送窮 鬼怪 鬼神 做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 做好人 做事 問題 基礎 屠刀 張老師 張老師真實故事 啟示 救度 淨土 淨宗學會 深夜讀書 清代乾隆皇帝 終身受用 習俗 習氣 處世 博士 善有善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善良 報應 彭祖 復活 智慧 曾仕強 無比悲痛 無明 結果比過程重要 華人首富李嘉誠 華嚴實驗室 貴人 開示 開悟 順利 黑白無常 催眠 傳統 傳統節日 傳說 傳遞溫暖 意識 感恩 感覺 敬父母如真神 新冠肺炎 新春 楊日松博士 業因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節慶 聖人訓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葉昭渠博士 農曆 農曆新年 遊魂 過年 僧侶的姿態 實驗報告 漢族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福氣 種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管理學 語錄 說好話 曉書說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選擇比努力重要 閻王 閻羅王 禪定 鍾茂森博士 職場 藝術 覺悟 護法神 讀好書 靈魂 APP Art Buddha COVID-19 Future News NLP Pureland Quote Rules SOP Survival Taiwan TOP VIP YouTube Zen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我們活在幸福中, 卻寄望著得到幸福 | 幸福,它就像空氣,我們呼吸著它, 卻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請好好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的時候是不會有所感覺的。

【一些玄學的提醒】(Some metaphysical reminders)

《羅剎海市》(Rakshahai City) 出處:《聊齋志異》作者是清代"蒲松齡"

祝福天下的媽媽_母親節快樂 Happy Mothers' Day

什麼脾氣就是什麼命!每天看一遍,慢慢你會改變!男人的脾氣影響他的事業,女人的脾氣影響她的婚姻,世界上最厲害的本領是什麼?人的優雅關鍵在於控制自己的情緒。- Your temper is your destiny

《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 當父母要常記「教不嚴,師之惰」, 要學為父母、學為人師,人生要活到老, 學到老。而當你是為人父母的時候, 你最重要的人生使命就是要把孩子教好。 - 蔡禮旭老師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狠心逼人果報自受 | 黃柏霖警官 | 摘自《太上感應篇匯編》(第一八九集)

因果通三世!

大年初四的習俗和禁忌,初四迎財神吉祥話,大年初四,2024,日期,幾號?公元2024年2月13日(農曆正月初四日)

良心 英文 - conscience 解釋:人類天生本有的善心。能辨別是非善惡的認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