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故事」標籤的文章

《閻王爺的五封信》【佛法小故事】(Five letters from Lord Yama)

圖片
【佛法小故事】 《閻王爺的五封信》  有一個人,沒有準備好死閻王爺就把他抓去了。 死了之後見到閻王,他覺得很不合理,於是就向閻羅王來投訴,埋怨閻王做得不對。 他說:「你啊!(指閻王)你真不講道理。你叫我來見你,應該早點通知我啊!等我把一切準備好後再叫我來,我現在還有很多事情沒有交代 好呢。  閻王就對他說了:“我早就給你報信了!我之前給你好幾封信了,可是你卻不知不覺。”  他說:“我從來沒有收到你的信呀!”  閻王說:“你還記得嗎?你的眼睛是什麼時候開始花了、模糊了?看東西看得不清楚了呢?”  他說:“是啊,我四十多歲時眼睛便開始花了!”  閻王說:“對,這就是第一封信。”  他繼續追問:“那第二封信呢?”  閻王說:“你的耳朵什麼時候聽力減退、有點聾了?”  他說:“是呀,我的聽力不到五十歲就減退了。這是第二封信呀。”  他再問:“那麼第三封信呢?”  閻王說:“第三封信哪,你的牙齒是不是慢慢地都掉了?”  他說:「是啊!喔,這是第三封給我的信啊!我不到六十歲就開始掉牙齒了。我不知道這就是閻王你給我的信。那第四封信又 是什麼呢?  閻王回答說:「你的雙腿什麼時候酸痛無力、有點走不動了呢?你的背是不是慢慢開始駝了呢?」他說:「是呀!真的是這樣的呀,原來這 就是第四封信。  於是乎閻王慢條斯理地說:“這回你還有什麼話要說?”  他認真想了一想,自己活了這麼多年,從來就沒有珍惜過生命,實在早應該有所覺悟,這也是對的。 牙齒也掉了、眼睛也花了、耳朵也聾了、雙腿走不動了、背也慢慢駝了,這都是閻王給自己送來的信。 可是自己卻一直不知不覺。  他又問:“那麼第五封信是什麼呢?”  閻王回答說:「這第五封信,看你自己的頭髮什麼時候開始白的呢?」他說:「這個更早呀。我每天為名為利,機關算盡,日思夜想。不 到四十歲,開始白了頭。  於是乎,這個人再也沒話講了。 ◼️ 【佛法小故事】阎王爷的五封信 有一个人,没有准备好死阎王爷就把他抓去了。死了之后见到阎王,他觉得很不合理,于是就向阎罗王来投诉,埋怨阎王做得不对。他说:“你啊!(指阎王)你真不讲道理。你叫我来见你,应该早点通知我啊!等我把一切准备好后再叫我来,我现在还有很多事情没有交代好呢。无论如何你也应该先给我提个醒,捎个信。现在就这样把我捉来了!你太没有道理了。” 阎王就对他说了:“我早就给你报信了!我之前给你好几封信了,可是你却不...

沉香如故事,耐人尋味;故事如沉香,厲久彌新。就像一本書,不同的人,不同的解讀,不同的收穫,會留下不同的故事。(Agarwood is like a story)

圖片
沉香如故事, 耐人尋味; 故事如沉香, 厲久彌新。 就像一本書, 不同的人, 不同的解讀, 不同的收穫, 會留下不同的故事。 以後的故事裡, 不知道, 有没有您的故事? 主持人: 你覺得老公有缺點嗎? 老太太: 多如天上繁星!數也數不清! 主持人: 那你老公優點多嗎? 老太太:很少! 少得就像天上的太陽! 主持人:那你為什麼可以與他結婚半世紀且如此恩愛? 老太太:因為太陽一出來,星星就看不見! 經典~~獻給全天下的夫妻!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610073977067864/permalink/1270582851016970/?mibextid=Nif5oz 沉香如故事 英文 (Agarwood is like a story) 沉香就像一個故事 @玄一人生酬業: 不同的業不同的見 標籤: 故事, 經典, 語錄, 情感,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Bao Zheng)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 道教閻羅天子 ( 包拯 )包公即是第五殿閻羅天子。 亦稱閻羅王。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閻羅天子 ( 包拯 )!俗稱包公!神稱馬國公!」 包公。即是閻羅天子。亦稱閻羅王。 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包公(諡孝肅)。字希仁。 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 (999-1062)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 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 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 孝聞於鄉里。 宋景祐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 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 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 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 都可以進行彈劾。 自慶曆四年(1044)廿八月。為懲治貪官。 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 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 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 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 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 皇祐二年(1050)至三年間。 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 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 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 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 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 發展生產為己任。 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 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 論斥權倖大臣。 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 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 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 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 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 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 偏聽偏信。而...

【地撿三粒米當延壽三年】(Extend life)

【地撿三粒米當延壽三年】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皇帝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在百姓眼裡,皇帝用膳都是非常奢華,也許要幾十個菜,甚至滿漢。 但其實很多皇帝, 都非常節儉的。 特別是一些王朝初期的皇帝,都明白江山來之不易。 而民以食為天的理念, 讓他們都有對糧食的敬畏。 在康熙六十六歲那年,身體已非常的孱弱。 御醫認為,皇帝已到天年,也就是到了壽終大限了。 就連康熙自己也感覺到自己大限快到了。 所以這次的設宴有點送別的感覺。 此次設宴的範圍不大,大約只有十幾桌。 都是一些自己的老朋友。 宴席並不是非常的豐盛,看上去比較簡樸的樣子。 康熙在宴席上,談了一些自己從八歲登基到今天的一些經歷。 談到辛苦之處,老淚縱橫。 有些與之有同感的大臣也會隨著流淚,整個宴席變得非常傷感。 這時康熙在吃飯時,整隻手開始發抖,不小心掉在地上三個米粒。 康熙顫顫巍巍的彎下腰,用筷子撿起了三粒米粒,放在嘴裡。 在場的人都有些驚愕,一個皇帝竟會撿起掉在地上的米粒吃,真的非常稀有奇怪。 這種事,在大臣中也很難有做到的,甚至一般市井老百姓也做不到。 這個舉動被鄰桌的一位術士看到了,驚喜的向皇帝道賀說: 「地撿三粒米,當延壽三年; 恭賀萬歲延壽。」 在場的人都非常信服這位術士,也一起恭賀康熙。 第二天,康熙感到神清氣爽,就又找來御醫檢查自己的身體。 御醫檢查後也恭賀皇帝: 「皇帝的身體症狀也恢復正常,以前一起的那些病灶都消失了。」 這件事傳到老百姓耳朵裡。 從大臣到百姓都掀起了一股節儉之風,特別是對糧食的節儉。 正如術士所言, 康熙真的在三年後才去世。 地撿三粒米,延壽三年成真。 (圖文轉載,感恩分享) 延壽 英文 (Extend life) 延長壽命 標籤: 故事, 康熙, 皇帝, 民以食為天, 節儉, 延壽,

99歲的體操阿嬤 #JohannaQuaas 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年長體操選手!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年齡只是數字,只要有熱情,夢想就能實現!

圖片
大家還記得這位99歲的體操阿嬤 #JohannaQuaas嗎?她可是健力士世界紀錄認證的全球最年長體操選手! Johanna從小就熱愛體操,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Johanna被迫放棄了體操。 直到56歲那年,在家人和丈夫的鼓勵下,Johanna重返體操舞台。從此,她的人生就像開了外掛一樣,一路狂奔! Johanna連續11年獲得德國老年體操冠軍,並在86歲高齡時被 #金氏世界紀錄認證為全球最年長體操選手。 她的故事也因此傳遍了全世界,激勵了無數人。 如今,Johanna已經99歲了,但她仍然熱愛體操,並經常在社交網站上分享她的訓練和生活。 她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 年齡只是數字, 只要有熱情, 夢想就能實現! 圖片來源:翻攝自網路 https://www.facebook.com/100071435126046/posts/pfbid0F8EiCbcb4cHYCap7nfMus9zDWd3Zgr27B3oYzhSRmuz2ARZE6ccw1zXrRAqkYUzFl/?mibextid=Nif5oz 標籤: 年齡只是數字, 活到老學到老,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人生就像開了外掛一樣, 故事, 激勵, 熱愛, 熱情, 夢想, 實現,

【為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范仲淹的大兒范純仁的故事為人著想成就大福報(first class knowledge)

為人著想是第一等學問 蔡禮旭老師: (范仲淹的大兒范純仁的故事為人著想成就大福報) 禮儀雖然是生活裡面的一個小細節,它最重要的是要長養孩子的恭敬之心。所以真正的學問就在他的存心,有一句話講到,人第一等學問就是「為人著想」,這個才叫第一等學問。   范仲淹他的大兒子,他把他取名叫做范純仁,中國為人父母,對孩子的關愛無微不至,連取名字都是在教育小孩。中國人取名字的目的在哪?在透過這個名字給孩子期許,讓他能時時提醒自己。 所以范仲淹取他兒子的名字叫純仁,期許他的孩子要能時時存著一顆仁慈之心。我們看這個「仁」字,會意字,左邊一個「人」,右邊一個「二」,什麼意思?兩人,哪兩個人?想到自己就要想到別人,所以「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欲,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孩子從小知道這是父親對他的期許,自然而然他就會常常鼓舞自己,督促自己去往這個方向做。   范純仁也確確實實沒有辜負他父親的期望,因為有一次范仲淹跟他的孩子講,我這裡有五百斗的麥子,就叫范純仁從京城幫父親把它運回江蘇老家。結果在中途當中,剛好遇到了他父親的老朋友,父親的故友,他父親的故友就把他的家庭狀況告訴了范純仁。他的父親的朋友家裡面,父母去世了,沒有錢安葬,然後還有女兒都還沒有嫁出去,生活狀況比較窘困。范純仁聽完了,馬上就把五百斗的麥子賣掉,把這些錢就拿給他這位長輩。結果錢還不夠。幫人要怎麼樣?送佛要送上西天,幫人要幫到底。所以,他當場把這個運麥子的船也賣了,錢才夠。   結果范純仁處理完之後,就回京城見他父親,跟父親坐下來,他就開始跟父親報告,報告他在途中遇到了他的父親的故友。就講到他最後決定把五百斗麥子賣了去幫助他,然後他就說:但是錢還不夠。范仲淹就抬起頭來跟他兒子說:那你就把船也賣了! 結果他兒子說:爸爸,我已經把它賣了。所以父子同心,家道可以長久不衰,范家純是一顆仁厚之心,吃虧了嗎?沒吃虧,得了大福。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4047131148/posts/pfbid0rfg3XsAKwfFMEYb5bpX6TixG4B2tHD15ecCJDVav818aDVxNxoJQ9cneYGGkZfWdl/?mibextid=Nif5oz 第一等學問 英文 (first class knowledge) 一流的知識 如果一位高官濫用權力,「官大學問大」,那最好的...

歷史上著名的戲劇「竇娥冤」,竟有真人真事。【張老師真實故事】跨越時空千萬里,曠世奇冤因果現。

圖片
  【張老師真實故事】跨越時空千萬里 曠世奇冤因果現  觀看次數:144,796次 • 2019年3月5日  https://youtu.be/xD-fFaGx6hA 歷史上著名的戲劇「竇娥冤」,竟有真人真事。 這件事發生在台灣一個女士----張老師身上,張老師在當年就是誤判竇娥案的貪官桃杌(ㄨ),而被張老師冤枉死的竇娥,發誓生生世世找她尋仇。我有幸得到一盤張老師口述此事的磁帶,完整地聽了,發生在張女士身上的兩件事情非常不可思議,是個不錯的因果故事,因而整理出來與大家共勉。張老師現在大約7、80歲年紀,居住在洛杉磯。此文的真實性我可以負責,有在美國的師兄已經核實過此事是確有其事的。 「台灣張老師」--「竇娥冤」的因果故事 「竇娥冤」大家都聽過嗎? 在平劇裡「竇娥冤」是出很有名的戲,是歷史上有名的冤案劇。我原本以為這只是一出由關漢卿所創造出來的劇本,沒想到竟是真人真事!   「竇娥冤」是講元朝時代的竇娥被冤枉而死的過程,這一部份藉著平劇而廣為人知。但大家不知道的是,竇娥在當時被冤枉而死後,如何生生世世來報仇的部份。竇娥在這一世的報仇就是報在台灣張老師的身上,因為這位張老師在當年就是誤判竇娥案的貪官桃杌,也就是讓竇娥冤枉而死的人!   我在七,八年前透過萬佛城內的一位法師,得到台灣張老師的演講錄音帶,錄音帶中講她親身經歷的種種不可思議的事情,其中主要就是她這輩子與竇娥之間的恩怨。 之所以稱她為「 台灣的張老師 」是因為她三十多年前在台灣時從事社會工作,也就是生命線和心理輔導等工作,算是開風氣之先,行之多年後,台灣的社會便把從事社工這種工作統稱為「張老師」。我知道她的本名但我們最好還是稱她為「張老師」吧。   張老師目前住在美國洛杉磯,我打電話給她聊過天,她是位言語謹慎,吃長素唸佛,到處教化佛法,主修大悲咒的在家居士,算算現在她應有七十多歲了。   張老師的故事很精采,其中牽涉到詛咒,寫天書去吿狀等事,很玄也很神,但最重要的是「因果不虛,果報自受」!對於有生殺大權的人來說是必看的文章! 《竇娥冤》故事梗概   民女竇娥,自幼死了母親。竇娥的父親竇天章,是個窮秀才,因要上京趕考,沒有路費,借了寡婦蔡婆的高利貸二十兩銀子,誰知一年後竟變成了四十兩,無法還債,就把竇娥半抵半送給蔡家做童養媳。這童養媳可真苦,一做就是十年。竇娥長大後嫁作蔡家媳婦,不到兩...

心靈早餐~看不見、不相信,不代表就不存在。善知識說:「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迴。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

圖片
從前有一富翁,家財萬貫,卻無一男半女,非常苦惱。 於是富翁納了一名小妾,不久小妾生了一個白胖娃。 富翁非常高興,對小妾和兒子十分寵愛;可他的大老婆因此心生嫉恨,表面上喜歡這孩子,可是心裏卻另做打算。 兒子長一歲多,家裏誰也不懷疑大老婆對兒子的愛心。 一天,趁家人不注意時,大老婆用一根細針在兒子的頭頂百會穴狠狠扎了一針。 兒子還不會說話,只是不停哭,家人沒有辦法,七天之後,兒子死了。 之後,小妾獲知是大老婆下的毒手,鬱鬱而終。 小妾死後,隨即投生為大老婆的女兒。 大老婆突然懷孕有喜,全家人很高興,富翁喪子喪妾的悲痛也減輕許多。 生下一個可愛的女兒,日夜呵護,視如掌上明珠。然而女兒長到一歲時,卻突然夭亡,大老婆嘗到了失去孩子的巨大悲痛。 如此七來七往,富翁的小妾七次投生為大老婆的女兒,每一次都生得端正秀麗,惹人憐愛,有時候二歲、三歲便死,有時四、五歲便死,大老婆則連連遭受懷孕之喜、生產之痛、撫養幼女的滿足感,旋即飽受喪女之痛。 最後一次,女兒長到十四歲,婷婷玉立,美麗動人,已經訂了親,卻在出閣的前一天晚上又無緣無故地死去了。 大老婆心痛欲裂、默默垂淚,整天不言不語、不吃不喝,看著棺中的屍體,不許人家蓋棺。 一位 救度苦厄 的 阿羅漢 ,來到富翁家要見大老婆,大老婆已是奄奄一息,無心見這位僧人。 但 阿羅漢 執意相見,只能由別人攙扶會見,大老婆向 阿羅漢 訴說失去七個女兒的 無比悲痛 。 阿羅漢問:「你們家的小妾在哪裏?她是怎麼死的?」 大老婆心內一驚:「這出家人怎麼知道這些事情呢?」於是讓僕人奉茶,請僧人開示。 阿羅漢 說:「你殺她的兒子,令她悲憂而死;她心懷怨恨,所以這二十年來前後七次 投生 作你的女兒,也讓你飽受喪女之痛。」 婦人此時默然無語,心中 慚愧 不已。 她明白「 善惡有報 」的道理了,便向 阿羅漢 哀求 懺悔 ,並希望 皈依佛門 。 阿羅漢 知曉她二十年 生不如死 的日子,其 劫數 已過了,便點頭允諾 救度 。 朋友,人若良善,上天眷顧;人若惡毒,天理不容。 「世事如謎」世上有幾人能看透呢? 生活中有哪一件事情是偶然呢? 總有人說:「眼見為實,看不見就不相信,哪有因果?哪有報應?」 但是事實是,世界上的事情,並不是看不見,不相信,不代表就不存在。 2021年11月19日,相信因果,結善緣。與好友互勉 責任編輯:玄一師兄 (網文轉載,感恩分享) https:...

護持佛法有功於世,閻王准其折罪延壽三十年

唐代 某年,有聖旨叫天下所有小佛堂一律拆毀,大佛堂則全部封閉。 天下不信佛的人,聞風而動,佛堂佛像都被搗毀。 豫州新息縣縣令 李虛 ,性情倔強,又好喝酒。 這天他正喝得爛醉,得到州裡傳令後,心中反感,遂下令本縣鄉官裡正:「保護好佛堂,莫理會上面那一套,你們誰毀佛堂,一律處死。」 李虛為人凶橫,人們很怕他,所以佛堂得以保全。 過了一年多,李虛得病死了,被裝入棺材。 家人準備第二天抬出去掩埋,誰知半夜裡他又活過來。 他在裡面敲打棺材,家人把他救出來後,轉悲為喜。 他向家人講述了在地獄的經歷。 李虛 到了 閻王殿 , 閻王 叫把 李虛 的 惡簿 拿來,一看 惡簿 記錄,罪行累累,就要對他動刑。 李虛害了怕,忙問:「去年有聖旨下達,要求各地拆毀佛堂、搗毀佛像,獨有我縣得到保全。不知此功德可抵消罪業否?」 閻王問獄吏:「可有此事?」 教 獄吏 快拿 福簿 來查看。 獄吏 拿來 福簿 ,上面記載 善事 極少,只有一張紙,寫道: 「 去年有聖旨拆毀佛堂,獨新息一縣佛堂得到保全。 應折其一生之罪,並延年三十,下世仍投生人道。 」 獄吏 讀畢,罪簿尺把厚的文書記錄冒出火焰,頓時焚燒得一乾二淨。 閻王 叫人把李虛放了回去。他就活了過來。 這件史實,說明了幾個問題: 一、 人這輩子做了好事或壞事,在「那邊」都分別記錄在案,準確公正,無法抵賴。 所以古人說: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二、 護法護佛 ,是人世間的大好事。它可以抵消許多罪業。 誣法毀佛 ,當然就是大壞事,如果有此一件,就是 罪大惡極,罪不可赦 。 佛教網文轉載,感恩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231438320/posts/10227295566194869/ 護持佛法有功於世,閻王准其折罪延壽三十年 標籤: 復活,死而復生,起死回生,故事,歷史,地獄,閻王

「一個超強的改命術,可惜很多人輕視了!」父母才是真神。對父母比神好一點,一切便會順順利利!如果真的能敬父母如真神,如果真的能敬父母如佛菩薩,你不一定能成為擁有很多資產的富豪,但你一定能收穫大福報,你的命運會得到徹底的改變。

圖片
曾經聽一位老師講過一個老闆的故事,老闆的父母去世以後,他塑了兩尊小像在家裡供著,和供佛是一模一樣,早晚燒香,一天三頓飯,他說父母去世五六年,他對父母的思念有增無減。這個老闆有幾十個億的資產。 很多人心裡都嘀咕,這老闆怎麼有這麼大的福報啊? 最後才明白,其實是孝心所感。對過世的父母尚且能如此用心,父母在世時他的孝順程度也就可見一斑了!   客觀的說,能坐擁幾十億資產的老闆身上肯定有很多長處,對父母的孝心肯定也不是他能成為巨富的唯一原因, 但我相信, 孝心感得福報 一定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我發現還有一個家喻戶曉的大富豪對父母也是極其孝順,他就是李嘉誠。 我看過一個名為 《 華人首富李嘉誠創業奮鬥 》的紀錄片,真的要感謝這個紀錄片的拍攝者,讓我們得以有機會看到李嘉誠家中的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也得以有機會看到真的有人供父母跟供佛一樣。 在紀錄片裡,我們可以看到,在一間非常寬敞明亮的房間裡,牆上掛著李嘉誠父母的黑白照片,在照片前的供桌上,供著兩大簇鮮花,供著酥油燈,供著水果,還供著檀香等等。 紀錄片裡,李嘉誠習慣性地為父母上香、作揖!很多人不知道,這時候的李嘉誠自己都是七八十歲的老人了,父親已經過世長達半個多世紀!   紀錄片裡,李嘉誠也回憶了幾件小時候的往事,李嘉誠小的時候,家鄉潮州遭到日軍的轟炸,因此一家人從潮州逃難到了香港。到香港後不久,李嘉誠的父親卻染上了肺病,住進了公立醫院。那時候家裡只有李嘉誠和父親在香港,“因為他有肺病,我便去買些舊書,有關如何醫治肺病的,以及如何照料肺病患者的書籍來看。”這是李嘉誠的原話,而那時候的李嘉誠只有13歲。 這看起來只是件很平常的小事,但真正的孝順不就是體現在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中麼?看起來平常,能做到的又有幾個? 李嘉誠父親的肺病最終還是醫治無效,過世前一天,他沒有什麼話可說,反過來問當時才十四五歲的李嘉誠有沒有什麼事要跟他說,李嘉誠很自信的跟爸爸說,安慰他:我們一家一定會過得好! 當時李嘉誠自己告訴自己:如果我要跟爸爸說得這般肯定,自己必須加倍努力才有前途! 別人說求學,自己則是搶,搶學問…… 李嘉誠為了兌現對父親的承諾,小小年紀做任何事都要比別人更努力,17歲時做推銷員,別人做8小時,他做16小時! 想想我們,為了實現父母對我們的期望又做過些什麼呢? 關於媽媽,李嘉誠說:“我的童年歲月很艱苦,苦在沒有人可以傾訴, 難道你寫信告...

修行人切記:因果不虛,謹守口業,你說什麼,就會變成什麼!《口業的因果報應》發佈:沐陽

1、刻薄才子,懷才不遇   有一位青年,很有才華,二十歲獲得數學博士學位,一所名牌大學破格直接聘他作副教授,可是過了十年都沒有升教授。 他稟賦這樣好, 為什麼十年後都得不到提升呢? 原因出在他十年以來所發表的論文,都有指責哪個教授哪裡不好,而且講得精闢,抓到別人的弱點,所以他這十年要升級時,都被那些教授壓下來。   後來,他的朋友勸他寫論文換一個角度寫,就是讚歎某一位教授哪裡好,這位才子一聽建議,臉色很難看,覺得很困難,因為多年以來批評別人習慣了,再換成欣賞別人,很不習慣。   在這個事例當中,可以體會什麼是造作等流果,就是以習慣勢力所顯現的行為之相。 這位元副教授一直喜歡指責別人的缺點,養成了惡口的習慣,要他改成一種欣賞他人的方式很不容易,所以串習什麼方式就會習慣於什麼方式,不在語言上學好,以惡口的串習力,語言上會形成障礙,甚至對別人真心說一句和善的語言也沒有能力。   還可以看到一點,就是存心不同,後果也截然相反,如果一說話就是指責、嘲諷、打擊,這樣用心刻薄,福德就會消減。 如果待人寬厚,總是讚歎隨喜,福德就會越來越厚。所以,待人要常常念別人的好。 2、輕薄書生傳人之過,發瘋咬舌自盡   明朝末年,蘇州有一位姓秦的書生,聰明好學,而且多才多藝,尤其擅長作詩詞,他才思敏捷,可以即刻寫成文章,他的缺點是個性輕狂刻薄,說話不讓人。見人有缺點,就寫詩攻擊對方,聽到某人作事可笑,就把這事寫成歌詞。   有位鄰居,男女的事上不檢點,他知道後,當即寫了十首《黃鶯兒》的詞調笑,內容繪聲繪色,寫得很露骨。 這首詞遠近流傳,因為這件事,他多次挨揍,當街被打,甚至被人剝開衣服來痛打。還有一次,也是因為填詞成歌,諷刺他人的行為,結果被人誣告吃官司。 因為宿世的習氣太堅固 ,他一直改不過來。 到晚年時,他染上了瘧疾病,病好了不久就精神錯亂,常常吃自己的糞便,又取刀割自己的舌頭,幸好被家人發現,奪下他的刀。 家人也沒有辦法,只能把他關在一間空屋子裡頭。 他找不到刀,就一點一點嚼自己的舌頭,再和著血吐出來。房間裡發出一股難聞的臭氣,讓人作嘔。而秦生自己卻一點知覺也沒有。有一天,他從窗戶的縫隙當中看見一把劈柴用的斧頭,就破窗而出,舉斧把自己砍死了。 這是惡口的報應。 秦生的問題出在哪裡呢? 就是人格刻薄,不寬厚不包容。 一個人繪聲繪色地描述他人的缺點、隱私,以此為樂,必定會引起對方的怨恨, 況...

《屠刀—現實的因果報應》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你希望種出豆來嗎?那你就不要種上苦瓜!

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稱的桂林,是中國廣西的省會,同時也是廣西綏靖公署的所在地。當時由目前在美國作寓公的李宗仁先生充當主任,在台的白崇禧將軍任副主任,已故葉琪上將擔任總參某長。軍民在這一片風景優美的都市裡,過著安定繁榮的生活。 在市區近郊的一幢平民住宅裡,住著一位蘇太太和她兩個聰明的小孩——大娃和二娃。蘇太太一向敦親睦鄰,樂善好施。她的先生蘇小武,在綏署當了一名傳令兵,是一個屢勸不聽的酒肉之徒。 一個星期日下午,蘇太太在寢室裡縫衣,大娃在堂裡溫習功課,二娃在屋裡玩皮球!蘇小武在綏署放假回家,閑著無事,在家裡踱來踱去,忽然停住腳,轉身對太太說:“我上街去逛逛,順便買一副豬腦回來,晚飯時下酒;如果回來晚了,你先煮好飯,等我回來再炒吧!” “小武,你平日很少回家,今天星期日,在家休息一會吧!” 蘇太太想勸勸先生,微笑著說:“晚餐家裡有現成的青菜豆腐,豬腦我同孩子都不敢吃呀!還是不去買好。” “我的好太太!請你不要固執好嗎?”蘇小武不同意她的意見:“再說:大娃已經讀書,二娃也快要上學,吃點豬腦,補補腦筋,不是更聰明嗎?” “爸爸,請你不要買豬腦,買一枝鋼筆給我!”大娃說。 “爸爸,我不愛吃豬腦,我愛吃糖!”二娃說。 “好孩子,用心讀書吧,等你考上第一名,爸爸一定給你買一枝鋼筆。”蘇小武對大娃說完,轉臉又對二娃說:“豬腦比糖還要好吃哩!” 他終於不顧太太和孩子的勸告,走出大門,蘇太太同兩個孩子也起身送出門口。“小武,早點回家去”蘇太太說。 “爸爸再見!”大娃說。 “再見!”二娃招招手。 (三)蘇小武走到市區,在大街小巷逛了一陣。經過酒店,一陣“香”氣吹來,酒癮大發,不知不覺走了過去,叫了兩瓶老酒,一盤紅燒豬肉,大吃一頓,意猶未足,再買兩瓶高粱酒,提著走向市場,準備買一副豬腦,以便晚餐時在家裡喝個痛快。不料剛剛走到市場,酒湧上來!身上火辣地發熱,解開軍服紐扣;把軍帽向後一推,戴在後腦上,紅脹著面孔,踉踉蹌蹌,踏上戴火狗開設的肉攤。左手提著兩瓶高粱酒,右手指著案上的豬頭說:“餵!老板,我買一副豬腦。” 屠夫戴火狗嗅到酒氣,心裡起著惡心!但一看是個兵大爺,不好發作,勉強裝出笑容:“同志!對不起!今天的豬腦,別人已經連整個豬頭都買去了,不過還沒有來拿。你要買豬腦,明天再來吧!” 這一掃興,那還了得!蘇小武兩眼一瞪,不管許多,右手拿起屠刀,一連幾砍,把豬頭砍開。一面說:“老子今天非買不可!你...

「一失足成千古恨!」… 此牛前身,將常住的金錢,拿回去給徒弟花用,犯此因果,而墮牛身,所謂:「因果不爽」是也。~常住之財戒侵損。文:善智

民國初年, 古月律師 在鼓山 開悟 後 ,以 神通力 治好 福建省長薩鎮 冰老母親的病。 善男信女, 不遠千里來皈依律師, 上求佛法, 追求人生真理 者日眾, 有 發心 修建大殿的, 有 發心 金裝佛像的, 有 發心供養三寶 的, 等等不一,數年之間, 使鼓山成為化法大道場。 民國八年, 西峰寺住持道沛法師, 特請律師住錫西峰寺 興建大雄寶殿, 行至途中, 忽有一隻公牛 跪在律師轎前, 熱淚直流, 律師云:“ 汝已懺悔,善莫大焉! 今值西峰寺興建大殿, 須用黃泥很多, 我替你請一苦單, 汝每天踏黃泥以 贖罪 , 脫此 苦身 。” 牛聞罷,即隨律師 轎後而至 西峰寺 , 每天勤苦踏泥: 至大殿建好時, 牛跪亡佛前, 誠 佛法不可思議 也。 信眾請律師 講此牛的 因果 , 律師說: “ 此牛前身居鼓山監院,某因他家鄉另有一座小寺院,他在鼓山任當家師時,將常住的金錢,拿回去給徒弟花用 , 犯此因果,而墮牛身, 所謂:‘ 因果不爽 ’”是也。 由此觀之,諸君應有所警惕,牛雖因前世善根,不昧昔今,如非遇得高僧,善解牛意,亦難得到懺悔超度之力,豈不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了嗎? 須知“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 。” 所以吾人應堅持 一、不殺生,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 四、不妄語, 五、不飲酒。 五戒。 莫作損人利己之事, 而多作 利人利己 的善事, 以深保此難得的人身, 進而能 悟佛真理 , 了生脫死 , 庶不 寶山空回 為撼也。 轉載五十四年四月十一日《覺世旬刊》第一八五期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6799663502/posts/3196882327215058/ 「一失足成千古恨!」… 此牛前身,將常住的金錢,拿回去給徒弟花用,犯此因果,而墮牛身,所謂:「因果不爽」是也。~常住之財戒侵損。文:善智 標籤: 因果, 故事,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一失足成千古恨, 以戒為師,

【傳遞溫暖】「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要盡力幫助別人!」… 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圖片
在中國的1個風雪交加的夜晚,1位名叫郝仁的年輕人,因為汽車拋錨被困在郊外。 正當他萬分焦急的時候,有1位騎馬的男子,正巧經過這裡。 見此情景…這位男子二話沒說,便用馬幫助郝仁,把汽車拉到了小鎮上。    事後當感激不盡的郝仁…拿出不菲的人民幣,對他表示酬謝時,這位男子說: 這不需要回報… 但我要你給我1個承諾, 當別人有困難的時候, 你也要盡力幫助他人。    於是在後來的日子裡,郝仁主動幫助了,許許多多的人,並且每次都沒有忘記,轉述那句同樣的話,給所有被他幫助的人。    許多年後的1天,郝仁被突然暴發的洪水,困在了1個孤島上。 1位勇敢的少年…冒著被洪水吞噬的危險救了他。    他感謝少年的時候,少年竟然也說出了那句,郝仁曾說過無數次的話: 這不需要回報…但我要你給我1個承諾, 當別人有困難時, 你也要盡力幫助別人!    郝仁胸中頓時…湧起了一股暖流。 原來我串起的…這根關於愛的鏈條,周轉了無數的人,最後經過少年又還給了我。 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 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https://www.facebook.com/381220698654376/posts/4260600474049693/ 【傳遞溫暖】「當別人有困難時,你也要盡力幫助別人!」… 我一生做的這些好事,全都是為我自己做的!既幫助了別人,也幫助了自己。 標籤: 故事, 小故事大智慧, 傳遞溫暖, 善有善報,

故事很短,卻說出人性。給大家整理了八個經典的小故事,讀來啟人心智,發人深省!

1 一賣瓷碗的老人挑著扁擔在路上走著,突一個瓷碗掉到地上摔碎了,但老人頭也不回繼續向前走。 路人看到很奇怪,便問:為什麼你的碗摔碎了你卻不看一下呢? 老人:我再怎麼回頭看,碗還是碎的。 ☘感悟: 失去的東西就要學著接受、放下,畢竟很多事並不會因你的悲傷就會回來,就會被改變。 2 鸚鵡遇到烏鴉,籠中的鸚鵡安逸,野外的烏鴉自由。 鸚鵡羨慕烏鴉自由,烏鴉羨慕鸚鵡安逸,二鳥便商議互換。 烏鴉雖得到安逸,但難得主人歡喜,最後抑鬱而死; 鸚鵡得到自由,但長期安逸,不能獨立生存,終飢餓而死。 ☘感悟: 不要盲目羨慕他人的幸福,也許那並不適合你。 老了,不要去攀比,過好自己的日子,享受自己的生活才是王道! 3 老師:有個人要燒壺開水,生火到一半發現柴不夠,他該怎辦? 有同學說趕快去找,有的說去借、去買。 老師:為什麼不把壺裡的水倒掉一些呢? 同學頓悟 ... ☘感悟: 世事總不能萬般如意,有捨才有得。 人到老年,精力總會有限,不如倒掉一些水,只專注自己喜歡的人和事吧! 4 貓和豬是好朋友 一天貓掉進大坑,豬拿來繩子,貓叫豬把繩子扔下來,結果牠整捆扔了下去。 貓鬱悶的說:這樣扔下來,怎麼拉我上去? 豬:不然怎麼做? 貓:你應拉住一頭繩子啊! 豬就跳下去,拿了繩子的一頭說:現可以了? 貓哭了,哭得很幸福 ... ☘感悟: 有人不是很聰明,卻值得你終生擁有。 5 老和尚問小和尚:如你前進一步是死,後退一步則亡,你該怎麼辦? 小和尚:我往旁邊去。 ☘感悟: 天無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 6 第一天,小白兔去釣魚,一無所獲。 第二天,又去釣魚,還是如此。 第三天牠剛到,一條大魚從河裡跳出來,大叫:你要是再敢用胡蘿蔔當魚餌,我就扁死你。 ☘感悟: 你給的都是你自己想給的,而不是對方想要的,活在自己世界裡的付出,並不不值錢。 老了和兒女相處時更要明白這點。 7 窮人問佛:我為什麼這樣窮? 佛:你沒學會給予別人。 窮人:我一無所有,如何給予? 佛:人一無所有也可給別人七種東西。 顏施:微笑處事 言施:說讚美安慰的話 心施:敞開心扉對人和藹 眼施:善意的眼光給予別人 身施:以行動幫助別人 座施:即謙讓座位 房施:有容人之心 ☘感悟: 不要有太多沒意義的計較,多給予別人,你可能會獲意想不到的財富和快樂。 8 有人問農夫:種麥子了嗎? 農夫:沒,我擔...

法醫楊日松博士(1927-2011,享壽84歲)奇遇記——葉昭渠博士談鬼怪。 聯合報記者唐經瀾

鬼神之說,自古已有。 但人世間到底有沒有鬼? 我和刑事警察局的名法醫,楊日松博士認識十多年了,不止一次向他提出這個問題,他都嚴肅地搖搖頭,然後補上一句:“靈魂可能是有的。” 楊法醫這樣說,自然有根據。 二三十年來,他相驗過一萬多具屍體,解剖過其中六千多具,加上檢驗內臟的數量,總共和兩萬多個死人打過交道,曾經有幾次怪異的遭遇。 一、“活見鬼” 台北縣三芝和野柳之間,有個叫老梅的地方,二十餘年前一名婦人因為家人得了急病,不慎失足溺斃。楊日松追隨當時台灣省刑警總隊的法醫,也就是現在中央警官學校教授,葉昭渠博士前往相驗。同行的還有檢察官和書記官。 驗了屍,他們到淡水吃過晚飯,喝了點酒,便在細雨霏霏的夜晚搭車回台北。途中楊日松赫然發現,車廂裡不知何時多了一位年輕的女人。他以為是誰從淡水帶上車的,不好意思聲張,只用手肘碰碰書記官,書記官會意地微微一笑。 車過士林的平交道,檢查哨柵欄竟然放下來擋住去路。眾人正感詫異,一名警員上前問明他們身分,即向檢察官報告,正在攔他們的車,因為台北大橋下的淡水河邊,撈起一具女屍。請檢察官去驗屍。 這樣一折騰,車上的年輕女人,已趁別人不注意時悄悄離去。 車到河邊停屍處,刑警伸手揭開草席,點亮手電筒,他們幾個倒吸一口冷氣,內心驚駭萬分,原來死者就是剛才出現在他們車廂的女子,先前幾個人都看到了。 警方初步調查,死者有個不務正業的姘夫,把她當搖錢樹,而她無法忍受,兩人為此爭吵。據她的姘夫告訴刑警,晚上她們乘車經過台北大橋時,車行受阻,停了一下,她匆忙跳下車投水自盡,搶救不及。 可是死者,何以會在楊日松她們的車上現行呢?經檢察官交代刑警細心查證,後來果然查出,死者是被她姘夫推下河淹死的。 二、“鬼電話” 楊法醫告訴我另外一個故事。 早年有一位法醫,一天夜半時分,家中電話鈴聲大作。她太太從被窩裡爬起來接電話,又把話筒交給他,迷迷糊糊聽到對方向他報告三峽發生一起命案,請他次日去相驗。 第二天確實有個案子。等他去驗過屍回來,夫妻倆一談,脊椎骨陡然一陣寒意。 因為他家根本沒有裝電話。 這個故事有名有姓、有地址。由於民間習俗,這種事不吉利,此後那位法醫絕口不提,楊法醫命我“姑隱其名”。 三、“母子連心” 記得台北縣江子翠分屍案,案發之初,死者身份不明,案子無從查起,有些辦案人員覺得泄氣,唯獨楊日松依舊樂觀。 “即使兇手分屍的手法再殘酷,面貌再難辨認,死者的媽媽來認,...

《八百歲的彭祖》小故事大智慧 :「德性」是多麼重要,尤其是孝順的人,天地神明護祐,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古時候的中國,有一位很長壽的人,名叫~彭祖,原來他的壽命並不是那麼長,而是 “八位仙佛” 給他加壽的,為什麼仙佛要給他加壽, 故事是這樣來的: 彭祖,是一位很孝順的人 ,正在二十歲那年,有一天他在田裡耕田,忽然間看到有八位仙長,正要從他旁邊經過,他心裡想,如果這個時候他繼續耕田,恐怕仙長通過的時候,會弄髒仙長的衣服,於是他便停止了工作,讓八位仙長通過。  這八位仙長,非常的感動,心裡想著,在人間,能有這樣禮貌的人,實在是太少了。八位仙長此時,定神一看,原來他是一位孝子,再定神一看,不得了,八位仙長搖搖頭,感嘆的說:這個人的壽命,只能活到今天啊! 這麼有 德性 的人, 命卻是那麼短, 看來還是 給他加一點壽吧! 八仙經過了一番討論,決定每人給他加一百歲,因此彭祖的壽命高達~八百歲! 「 德性 」是多麼重要, 尤其是 孝順 的人, 天地 神明 護祐, 所以說:百善孝為先。 那麼,彭祖又是怎麼離世的呢? 時間過的很快,轉眼間,就過了八百年,閻羅王突然想到,在人間已活了八百二十歲的彭祖,壽命也到了,就派了黑白無常兩位將軍,要來人間帶彭祖的靈魂回地府交案,黑白無常領了閻君之命,一路上來到了人間, 黑白無常到處打聽彭祖這個人。 但是事隔了八百年,已經沒有一個人認識彭祖,黑白無常並不灰心,他們還是繼續的尋找彭祖的下落。 因為彭祖活了八百多歲了!黑白無常不敢這樣問別人:「你們有誰認識八百多歲的彭祖呢?」 如果 黑白無常 這樣問, 每個人一定會罵他們, 神經病,世間哪裡 有人活到八百多歲 ,瘋子! 這樣黑白無常要找到彭祖,那就更難了, 所以黑白無常,只能這樣問:「你們認識一位很老很老的老人,名叫彭祖的嗎?」 真是皇天不負苦心人,後來終於給他們打聽到,有一位很老很老的老人,住在山上。 每月的初一、十五都會下山來廟裡參拜仙佛。於是黑白無常就想利用初一、十五來查看這位老人家,是不是真正的彭祖。 彭祖下山時,必須要經過一條河流,黑白無常就在這條河流邊,幻化成兩位婦人家,在河邊「洗木炭」。 彭祖下山看到了兩位婦人家,在河邊洗木炭,心生好奇,就走過去問:「妳們為什麼在洗木炭呢?」 這兩位婦人家就說:「我們要把黑木炭洗成白的!」 這個時候,彭祖就拍拍胸部說:「我彭祖活了八百多歲,也沒有看過黑炭能洗成白的!」 黑白無常這下高興的說:「喔!原來你就是彭祖啊!你害我們找得很久啊! 你的壽命已盡, 閻羅王...

有一名很惡的農婦死了,她生前幾乎沒有做過一件好事,鬼把她抓去扔在地獄的火海裡。… 玄一: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關鍵時刻考驗一個人的時候,人性本性就會顯現出來。

圖片
因為她家裡曾經拜過護法神, 護法神看見她被吊在火海裡, 覺得她很可憐,希望能夠幫助她, 想找出她曾經有過的一件善事 去和菩薩求情。 護法神終於想起來了, 他對菩薩說: “她曾在菜園裡撿過一根繩, 施捨給了一個女乞丐。” 菩薩說: “好吧,你就拿那根繩,到火海邊去伸給她,讓她抓住繩子,拉她上來。如果你能從火海裡把她拉上來,我就讓她到天上去。如果繩斷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裡,像現在一樣。” 護法神跑到農婦那裡, 把一根繩伸給她,對她說: “你抓住,等我拉你上來。” 護法神開始小心地拉她, 差一點就拉上來了。 這時候火海裡其他的罪人 也想跟著一起上來, 女人又將她過去的劣根性暴露出來, 用腳踢他們,說: “那是我的繩子,不是你們的。” 她剛說完這句話,繩子就斷了,女人再度落進火海,護法神只好哭著走了。 農婦後來才知道, 這根繩子其實可以拉很多人上來, 菩薩想藉此再度考驗一下 她是否有懺悔之意, 但她還是那麼自私兇惡的個性, 她沒有經得住考驗。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 不能只顧自己不管別人。 關鍵時刻考驗一個人的時候, 人性本性就會顯現出來。 很多人跟自己沒有關係的時候 還願意幫助別人, 一旦和自己連上關係的時候 就忘記了別人只想自己。 這種人是心懷善念,經不住考驗, 心懷邪念就是從這時候開始的, 慢慢的只顧自己不幫助別人, 把自己送入了地獄。 圖文轉載。感恩分享。 有一名很惡的農婦死了,她生前幾乎沒有做過一件好事,鬼把她抓去扔在地獄的火海裡。… 玄一: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不能只顧自己不管別人。關鍵時刻考驗一個人的時候,人性本性就會顯現出來。

標籤

SOP Survival TOP Taiwan VIP YouTube Zen     放下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最高境界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寶 三寶地 三寶殿 不可思議 中國人 中國民間歲時風俗 中文 五指禪 人品 人文 人文講堂 人生 人緣 以戒為師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低調行善 佛教 佛教藝術 佛禪 修行 做事 做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 做好人 催眠 傳統 傳統節日 傳說 傳遞溫暖 僧侶的姿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公衛 六月雪 六道輪迴 初七人日 前世今生 劫數 南懷瑾 博士 厚德 厚德載物 厚福 厚道 口業 古老的 吉祥 呼吸 命運 哲學 問題 啟示 善有善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善良 因果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故事 因果故事 因果教育 因緣 地基 地府 地獄 基礎 報應 大事記 大度 天下名山僧佔多 天道好還 女媧 好人一生平安 存在 存好心 孝順 宗薩欽哲仁波切 家中父母就是佛 家訓 實驗報告 小故事大智慧 屠刀 平安 幸福 張老師 張老師真實故事 彭祖 待人 復活 心性 心理學 心靈感應 心靈早餐 忠言逆耳利於行 意識 感恩 感覺 成就 托夢 技巧 投生 按部就班 改命改運 故事 救度 敬父母如真神 新冠肺炎 新春 方法 時間管理 智慧 曉書說 曾仕強 未來 格言 楊日松博士 業因 武漢肺炎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死而復生 母子連心 水知道 水結晶 江本勝 決定 法醫 活動 活好當下 活見鬼 海濤法師語錄 淨土 淨宗學會 深夜讀書 清代乾隆皇帝 漢族 火海 無明 無比悲痛 玄一五指禪 玄一推薦閱讀 珍惜 生不如死 生存法則 生死 生活 百善孝為先 百喻經 百科 目標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真人真事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 真實故事 知識 知足 破窗效應 祖訓 神明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福氣 禪定 種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空氣 管理學 節慶 終身受用 結果比過程重要 習俗 習氣 老子 聖人訓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職場 自由意志 良心 范仲淹 華人首富李嘉誠 華嚴實驗室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葉昭渠博士 藝術 處世 行善改變命運 行好事 要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駁 覺悟 記憶 語錄 說好話 護法神 讀好書 貴人 起死回生 農曆 農曆新年 送窮 遊魂 過年 選擇比努力重要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重要 鍾茂森博士 開悟 開示 閻王 閻羅王 防疫 阿羅漢 靈魂 順利 風水 鬼怪 鬼神 黑白無常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絕症富翁的三帖靈藥》

今天是冬至,吃湯圓喔~冬至為什麼要吃湯圓呢?

凡事能讓你變好的事, 過程都不會太舒服。

【王德峰】為什麽人到四十不信命,就是悟性太差? - If you don’t believe in fate

佛弟子是否響應政府號召接種疫苗?

「一個超強的改命術,可惜很多人輕視了!」父母才是真神。對父母比神好一點,一切便會順順利利!如果真的能敬父母如真神,如果真的能敬父母如佛菩薩,你不一定能成為擁有很多資產的富豪,但你一定能收穫大福報,你的命運會得到徹底的改變。

14-99

志工!當過了才知道!關於【秋野芒劇團】許子漢 - Volunteer - silvergrass

國士無雙/"無雙國士" 包含了兩方面的含義:既有傑出的人才,又強調了這個人在國家層面的獨特和優越性。(a peerless talent in the country)

學佛念經要趁早,不要等到身體得病,躺在床上才想到南無觀世音菩薩,才想到我該念經了,那時候已經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