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活在幸福中, 卻寄望著得到幸福 | 幸福,它就像空氣,我們呼吸著它, 卻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請好好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的時候是不會有所感覺的。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3月 05, 2022 我們活在幸福中,卻寄望著得到幸福- 海濤法師語錄幸福,它就像空氣,我們呼吸著它,卻意識不到它的存在。請好好珍惜身邊所擁有的,幸福的時候是不會有所感覺的。~ 海濤法師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778582529/posts/4854835041219067/搜尋關鍵字標籤:海濤法師語錄,幸福,空氣,呼吸,意識,存在,珍惜,感覺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細說輪迴生死書上卷】轉載分享 談錫永【輪迴因果故事:范仲淹直筆】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10月 14, 2021 范仲淹爲宋代名臣。 當其知慶州之日, 有人託他寫碑銘。 范在撰稿時 提到一位已故貴人的不名譽事。 是夕,范仲淹夢見這貴人對他說: 「你提到的事,果然是事實,但却爲世人所未知,如今若經你寫成碑銘,事件便暴露了,還望周全一二。」 范仲淹對邢貴人說: 「如果我替你隱瞞,某人便要受惡名。旣然實有其事,便不可改。」 那貴人怒道: 「公如不改,當奪公長子之命。」 言罷拂袖而去。 不久,范仲淹的長子純佑, 果然得急病死去。 范仲淹旋即作夢, 夢中那貴人對他說: 「文章改不改?不改, 再奪你一個兒子的命。」 果然,范仲淹的次子純仁忽然患病。 然而他還是不肯改動文章。 旣而又夢,貴人央求他說: 「你的長子祿數當盡,是故命終,我只不過趁機嚇你而已,命豈能由我奪去。今以實情相告,還望改動文章。」 范仲淹依然不肯答應。 未幾,次子純仁病癒。 此條出宋劉斧《靑瑣高議》。 https://www.facebook.com/1225868840/posts/10227805792150014/ 【細說輪迴生死書上卷】轉載分享 談錫永【輪迴因果故事:范仲淹直筆】 閱讀完整內容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Bao Zheng)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7月 18, 2024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 道教閻羅天子 ( 包拯 )包公即是第五殿閻羅天子。 亦稱閻羅王。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閻羅天子 ( 包拯 )!俗稱包公!神稱馬國公!」 包公。即是閻羅天子。亦稱閻羅王。 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包公(諡孝肅)。字希仁。 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 (999-1062)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 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 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 孝聞於鄉里。 宋景祐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 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 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 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 都可以進行彈劾。 自慶曆四年(1044)廿八月。為懲治貪官。 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 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 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 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 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 皇祐二年(1050)至三年間。 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 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 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 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 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 發展生產為己任。 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 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 論斥權倖大臣。 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 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 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 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 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 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 偏聽偏信。而... 閱讀完整內容
【林則徐給我們的十個提醒】 作者: 玄一 - 星期六, 11月 26, 2022 林則徐給我們的十個提醒 我們剛剛提到了處事應該有哪些原則,就是要以道義為原則。處事當中應該用哪些態度去面對,我們剛剛也有提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定時時刻刻要盡力去把事做好,不能邀功,不能自以為是。還有提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要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對的,種的因都是好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要去患得患失。也有提到「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有多少緣分,我們就盡力去做,但是掌握緣分也要隨著我們經驗的累積用智能去判斷,不攀緣,但是要隨緣,而隨緣是盡分,是盡到三分緣我們就做三分緣。 好,剛剛也提到了林則徐先生他在一生立身行道的過程,體驗到人生有十件事你要抓到根本去做,假如你是從枝末下手,可能是空忙一場。所以他的教誨當中有提到「十無益」,十件事情我們都要從根本來落實起。剛剛課程裡面有提到第一點,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聖賢教誨,神聖給我們的教導,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行孝道,孔夫子也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力行孝道才是真正聖賢人的好弟子,也才能夠因為行善積德而「百福骈臻,千祥雲集」,這是第一個教誨。所以假如連父母都不孝,縱使每天三柱香也是沒有用的,神明也不會保佑。 第二個,「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在家庭裡面兄弟姊妹就吵來吵去,那就不懂得去好好的協助別人,好好的關懷別人,所以一出去交朋友也很難與人和睦相處,所以孩子一生做人處事的能力關鍵點還在家庭教育之中。而當我們能夠力行孝悌之道,那也是成就了一個人「仁道」的根基,行仁道的一個基礎。 第三個「十無益」的教誨,「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我們說時代假如天災人禍很多,人就喜歡算命,算看看今年會怎麼樣,算看看這幾年運勢好不好。算命去算了之後會不會變好命?很多人不算還好,一算,算命的說你今年會有厄運,他就每天在那裡想我明天可能會有厄運,算了之後每天提心吊膽。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絕對不會建議你的時候讓你提心吊膽,他一定會告訴你如何轉化命運,如何讓自己能夠消災解厄,他一定會把道理跟你講清楚,這個才是真正關懷你。所以一個人的運勢確確實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詩經》裡面有一句話叫「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所以你心地善良,你們家庭就是一個和睦的氣氛,所以你們家的風水一定好。你到團體裡面處處懂得關懷同事,同事的工作氣氛也很和樂,所以你公司的氣氛、風水也很好。所以林則徐先生點出來風水的根本在哪?你的存... 閱讀完整內容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6月 05, 2021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學會安靜,懂得閉嘴。 複製連結 閱讀完整內容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二, 6月 07, 2022 真正的幸福是:身上沒病,心裡沒事 在知足中自得其樂,在善友的幫助下不斷進步,在快樂的生活中妙樂和自在。人一輩子,忙乎到最後,都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和逍遙,並不是俗世所認為的富貴權勢。 1、無病第一利 俗話說:「無病一身輕。」生過一場大病的人都有體會。 一個人正當壯年的時候,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恣意揮灑著生命力,但是一旦步入老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才明白「身上沒病」是真正的幸福。 身體的病痛產生苦惱,而心理的毛病更使人晝夜不得安寧。譬如當我們的心中生起貪、嗔、痴等煩惱時,雖然努力加以排遣,卻才下心頭,又上眉頭,那麼的力不從心;又譬如心中充滿種種的慾望,雖然極力加以克制,卻又事與願違,不能隨心所欲。 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境所動,保持一種達觀樂天的心態,則一切榮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們,心裡的世界是無限寬廣的。身心健全無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2、知足第一富 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誘惑與壓力,刺激著人們的慾望,製造著內心的貪婪。太多的人,本身擁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卻因為慾望而徹底失去了幸福。 過分的貪取,無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帶給自己煩惱,而在日日夜夜的焦慮企盼中,還沒有嘗到快樂之前,已飽受痛苦煎熬了。 一個有閒的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一個匆忙的富人說:有閒就是幸福。一個下崗工人說:能上班就是幸福。一個失去雙親的人說:父母在就是幸福。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說:能看見就是幸福。一個小學生說:每天都好多作業,沒有作業就是幸福。 我們總是仰望和羨慕別人的幸福,其實,一回頭,別人也在仰望和羨慕你的幸福。懂得知足,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就是真正的幸福。 3、善友第一厚 朋友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有著重大的意義,他們甚至能夠影響我們一生。 孔子在《論語·季氏》將朋友進行分為六類:「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認為,好朋友有三種—— 第一種「友直」,是講直話的朋友;第二種「友諒」,是比較能原諒人,個性寬厚的朋友;第三種「友多聞」,是知識淵博的朋友。 在我們決定將一個人列入自己的朋友名單之前一定要仔細調查清楚,千萬不能讓那些魚目混珠之輩進入自己的朋友圈。所謂「同氣相求,物以類聚」。 親近善知識,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結交惡知識,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因此,好的朋友是最可親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 南無阿... 閱讀完整內容
星雲大師:你有七種無形的財富嗎?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日, 9月 05, 2021 世間上的人都希望發財,所謂「向錢看」已成為社會風氣。其實,錢財不一定指有形的黃金美鈔或是房屋地產、有價證券等,這些有形有價的錢財之外,另有一種不受人注意的善財,更為寶貴。 一般有形的財富都是向外去求,無形的財富,如以下的七種善財,則在自己的心中,本為自己所有,就看自己如何去發掘。茲將「善財七法」,略說如下: 一、慚愧: 慚愧就是自覺對不起別人,自感愧疚。一個人如果能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弟姐妹,對不起妻子兒女,對不起社會大眾,對不起朋友,有「對不起」的慚愧心,則所謂「慚恥之服,無上莊嚴」。人有慚愧知恥的美德,就會受人尊敬,這就是無形的財富。 二、感恩: 有的人每天只希望別人給他,這就表示自己貧窮,如果心存感恩,只想給人,就表示自己富有。 三、喜捨: 喜捨不一定是施錢財,你不吝於說別人的好話,也不吝於給人笑容,不吝於伸手與人相握,不吝於為人服務。所謂「你丟我撿,是我有福;你要我給,是我富有」,一個喜捨的人生就是快樂的人生。慳吝不捨,即使是天上的雨露,如果不肯普捨萬物,上天於我何益? 四、惜福: 人生多少都有一些福德因緣,要好好愛惜,不能糟蹋。如同銀行的存款不要亂花,日用錢財不能亂用。現在人都懂得存款、儲蓄,不也是生財之道嗎? 五、助成: 助成別人,看似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自己增光。你建公園,我幫助你,我也可以散步;你建華廈,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躲雨;你修橋鋪路,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行走。對於別人的好事能隨力贊助,對別人好,也對自己有益。 六、智慧: 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才是智慧。智慧是別人偷不去的財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時之財,不看個人之財,有智慧的人才會大公無私。例如,居里夫人最先發現了鐳,但她捨棄申請專利的機會,把研究成果公之於世。再如佛教的須達長者,他以黃金鋪地,購地建寺,利益眾生,他們都是歷史上有智慧的富人。 七、結緣: 結緣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贊美別人的一句好話,可能收穫比一句好話多出千百萬倍;不經意幫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報也許難以計數。眼看世上榮華富貴的人,並非完全靠天地父母對他特別照顧,還是要靠自己廣結善緣而獲得。求外面的財富千難萬難,發掘自我的財富,則是輕而易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1336562883916/permalink/60219037079853... 閱讀完整內容
【王陽明家訓】:短短96字,卻是孩子一生做人的基礎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三, 8月 18, 2021 1.勤讀書,要孝悌。 學識影響眼界,眼界決定格局。 讀書,是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 是門檻最低的高貴。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 孝順父母,是做人的天性良知。 讓孩子從小愛上讀書、孝順父母, 是王陽明家訓的頭等大事。 2.學謙恭,循禮儀。 有一種修養, 叫“勿以身貴而賤人”。 從小教會孩子, 不因所謂的優越感 而驕傲自大、目中無人。 並將內在的謙恭, 化作外在彬彬有禮的舉止。 不抬高自己,亦不貶低別人, 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 3.節飲食,戒遊戲。 “飲食有節”, 是古人對待飲食的態度。 生活在一個更容易發胖、 得富貴病的時代, 連身材都控制不了, 如何掌控自己的人生? 玩樂,是孩子的天性, 但絕不可過分沉溺遊戲。 玩物,必然喪志。 不立志,何談將來 立德、立功、立言? 4.毋說謊,毋貪利。 古人說:“誠信是金”, 誠信,是做人的基礎, 更是孩子一生最大的財富。 貪,看似得,實則失; 得了當下,失了未來。 天地養育萬物, 又何時計較、貪過小利? 百年老店瑞蚨祥,在一次大火中燒毀了所有賬本,掌門人決定:凡瑞蚨祥欠的賬一律奉還, 凡欠瑞蚨祥的賬一筆勾銷。 這便是“小商求利,大商謀道”。 5.毋任情,毋鬥氣。 《增廣賢文》說, 心似平原走馬,易放難追。 任情恣性,放任自己的性情,不受拘束,是易放難收的危險行為。 鬥氣、賭氣,意氣用事, 更會失去理性,損人不利己。 任何時候, 人都不應該做自己情緒的奴隸。 讓孩子學會控制負面情緒, 他就已經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6.毋責人,但自治。 這條家訓的意義在於: 嚴於律己、寬於待人。 這很難做到,但正因為難,才成為中今中外,由普通走向杰出的一道天塹。 楊震拒收賄賂的故事被世人熟知: 面對行賄者“不會有人知道”的論調, 楊震義正言辭的回复: “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 怎麼會沒有人知道呢?” 從小讓孩子懂得, 越自律,越自由。 自律,是愛自己的最好方式。 7.能下人,是有志。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光復大業; 韓信胯下之辱, 十年磨劍,終遇明主。 王陽明說, 只要立志真切,就能克治私慾。 一個有遠大志向的人, 才不會覺得自己了不起, 才能屈能伸,能下人。 王陽明認為, 多讚賞孩子,使孩子內心富足, 他們就會自信,心態平和, 才能看到別人的優點, 虛心提升自己。 8.能容人,是大器。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宰相肚裡能撐船,胸襟越大, 成就... 閱讀完整內容
「不需要浪費時間去想那些自己沒有、應該要有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就能擁有你想要的。」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五, 10月 15, 2021 Facebook 轉載 「不需要浪費時間去想那些自己沒有、應該要有的東西,珍惜自己擁有的,就能擁有你想要的。」 別讓太多的「應該」, 使自己不快樂。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569106122/posts/5021707321191522/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人不能忘本,心不能忘恩。 樹高萬丈不忘根,人若輝煌莫忘恩。 事能知足,心常樂; 人到無求,品自高。 保持一顆平常心,凡事看淡些 生活就會更自在! 做個簡單的人。 感覺累了,就停一停,健康重要。 心情悶了,就靜一靜,順其自然。 苦了倦了,就放一放,鬆鬆心情。 走的急了,就緩一緩,看看風景。 不要拿過去的回憶, 來折磨現在的自己。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要相信任何事情的發生, 都有其原因,並有助於你; 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阿彌陀佛 ……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8165170989/posts/3182240398724768/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玄一: 《阿彌陀佛十念法334》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回向 #一切眾生阿彌陀佛玄一合十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留言: 林玄一 南无阿弥陀佛🙏very good 👍💕💕💕谢谢您的分享很棒阿弥陀佛🙏 標籤:玄一 成語暗藏玄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善用工具 熟能生巧 習慣成自然 閱讀完整內容
【三個木桶的故事】- The story of three barrels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2月 08, 2024 【三個木桶的故事】 (The story of three barrels) 有位木匠砍了一樹把它做了三個木桶。 一個裝糞,就叫糞桶,眾人躲著; 一個裝水,就叫水桶,眾人用著; 一個裝酒,就叫酒桶,眾人品著! 桶是一樣的, 因裝的東西不同命運也就不同。 一人生亦如此一 有什麼樣的觀念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100064726271473/posts/pfbid0N2XMogqPJep6J6hrvmaLUNCS9ofD9dKUXohRugZLPrY3LBguaSZtCtMsG28Qg6Gzl/?mibextid=Nif5oz 閱讀完整內容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Lookers-on see most of the game) 作者: 玄一 - 星期二, 2月 25, 2025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錢先生會下棋,但只是和少數幾位朋友一起玩,很少和別人比賽。 所以,錢先生不太了解自己下棋的能力如何? 有一次,錢先生去拜訪朋友,在朋友家,看到一位白衣人在和他朋友在下棋。 錢先生坐在一旁觀看,發現那位白衣人時常下錯棋子,錢先生想:咦,他怎麼老是下錯棋呀!這麼容易輸。 眼看白衣人連續敗了三局。 錢先生想著: 真笨,又下錯棋了,如果是我的話,絕對不會那麼下。太可惜了,又下錯了,如果是我下,就不會輸掉,這太可惜了。 白衣人看到錢先生很想下棋的樣子,便邀請他下一盤:老兄,看來你有點技癢的樣子,來下盤如何? 錢先生觀看了很久,看對方時常下錯棋,自以為必然大勝,就很高興答應:那我就跟你下一盤看看! 可是沒想到才下了幾個子兒,白衣人就已經佔上風;錢先生心裡開始著急:怎麼搞得,我一再下錯棋。 眼看全局才下一半, 錢先生卻己陷入困境: "我怎麼又下錯棋呢"? 錢先生知道大勢己去不得不提早認輸了。 但是錢先生實在不太相信自己竟會敗給白衣人: 剛才看了半天,明知道白衣人棋技很平常,為什麼自己會輸給他? 錢先生認為是自己的運氣不好,於是要求再下三局。 結果三局下來,錢先生雖然用盡全力,卻仍然每局都輸。 慚愧,慚愧。錢先生感到非常的尷尬承認失敗,同時想著: 剛才觀看的時候,分明看到白衣人不行,可是一與他交手,為什麼我卻一再輸給他? 錢先生覺得很奇怪,回家之後反省了很久,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是眼高手低,看別人都不行,等到自己動手,才知道自己也不怎麼樣。 從此以後錢先生再也不敢輕易瞧不起別人了,也不敢隨便批評指責別人。 在別人下棋時,他總會虛心的研究,從別人的錯誤中,記取教訓。日子久了,錢先生的棋力也越來越進步了。 或許,這也是古人所說的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當人站在事不關已, 看事情時眼界會比較寬廣, 當身在局中時, 則受到身旁的事物壓力等,而使的自己的眼界變小了。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 人在看別人的缺點時是顯而易見,但在自省時卻看不到自己的缺點。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FWBXBXc9N/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 英文 Lookers-on see most of the game 查看者看到遊戲的大部分時間 延伸閱讀: 觀棋不語真君子,起手無回大丈夫 閱讀完整內容
無病第一利。知足第一富。善友第一厚。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二, 6月 07, 2022 真正的幸福是:身上沒病,心裡沒事 在知足中自得其樂,在善友的幫助下不斷進步,在快樂的生活中妙樂和自在。人一輩子,忙乎到最後,都會發現,真正的幸福和逍遙,並不是俗世所認為的富貴權勢。 1、無病第一利 俗話說:「無病一身輕。」生過一場大病的人都有體會。 一個人正當壯年的時候,青春年少、意氣風發,恣意揮灑著生命力,但是一旦步入老年,身體開始走下坡路,才明白「身上沒病」是真正的幸福。 身體的病痛產生苦惱,而心理的毛病更使人晝夜不得安寧。譬如當我們的心中生起貪、嗔、痴等煩惱時,雖然努力加以排遣,卻才下心頭,又上眉頭,那麼的力不從心;又譬如心中充滿種種的慾望,雖然極力加以克制,卻又事與願違,不能隨心所欲。 不管世間的變化如何,只要我們的內心不為外境所動,保持一種達觀樂天的心態,則一切榮辱、是非、得失都不能左右我們,心裡的世界是無限寬廣的。身心健全無病,才是最大的利益。 2、知足第一富 俗語說:「人心不足蛇吞象。」 誘惑與壓力,刺激著人們的慾望,製造著內心的貪婪。太多的人,本身擁有令人羨慕的生活,卻因為慾望而徹底失去了幸福。 過分的貪取,無理的要求,只是徒然帶給自己煩惱,而在日日夜夜的焦慮企盼中,還沒有嘗到快樂之前,已飽受痛苦煎熬了。 一個有閒的窮人說:有錢就是幸福。一個匆忙的富人說:有閒就是幸福。一個下崗工人說:能上班就是幸福。一個失去雙親的人說:父母在就是幸福。一個雙目失明的姑娘說:能看見就是幸福。一個小學生說:每天都好多作業,沒有作業就是幸福。 我們總是仰望和羨慕別人的幸福,其實,一回頭,別人也在仰望和羨慕你的幸福。懂得知足,好好珍惜擁有的一切,就是真正的幸福。 3、善友第一厚 朋友對於任何一個人都有著重大的意義,他們甚至能夠影響我們一生。 孔子在《論語·季氏》將朋友進行分為六類:「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孔子認為,好朋友有三種—— 第一種「友直」,是講直話的朋友;第二種「友諒」,是比較能原諒人,個性寬厚的朋友;第三種「友多聞」,是知識淵博的朋友。 在我們決定將一個人列入自己的朋友名單之前一定要仔細調查清楚,千萬不能讓那些魚目混珠之輩進入自己的朋友圈。所謂「同氣相求,物以類聚」。 親近善知識,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結交惡知識,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因此,好的朋友是最可親的人,也就是「善友第一厚」。 南無阿... 閱讀完整內容
星雲大師:你有七種無形的財富嗎?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日, 9月 05, 2021 世間上的人都希望發財,所謂「向錢看」已成為社會風氣。其實,錢財不一定指有形的黃金美鈔或是房屋地產、有價證券等,這些有形有價的錢財之外,另有一種不受人注意的善財,更為寶貴。 一般有形的財富都是向外去求,無形的財富,如以下的七種善財,則在自己的心中,本為自己所有,就看自己如何去發掘。茲將「善財七法」,略說如下: 一、慚愧: 慚愧就是自覺對不起別人,自感愧疚。一個人如果能覺得對不起父母,對不起兄弟姐妹,對不起妻子兒女,對不起社會大眾,對不起朋友,有「對不起」的慚愧心,則所謂「慚恥之服,無上莊嚴」。人有慚愧知恥的美德,就會受人尊敬,這就是無形的財富。 二、感恩: 有的人每天只希望別人給他,這就表示自己貧窮,如果心存感恩,只想給人,就表示自己富有。 三、喜捨: 喜捨不一定是施錢財,你不吝於說別人的好話,也不吝於給人笑容,不吝於伸手與人相握,不吝於為人服務。所謂「你丟我撿,是我有福;你要我給,是我富有」,一個喜捨的人生就是快樂的人生。慳吝不捨,即使是天上的雨露,如果不肯普捨萬物,上天於我何益? 四、惜福: 人生多少都有一些福德因緣,要好好愛惜,不能糟蹋。如同銀行的存款不要亂花,日用錢財不能亂用。現在人都懂得存款、儲蓄,不也是生財之道嗎? 五、助成: 助成別人,看似幫助別人,實際上也是自己增光。你建公園,我幫助你,我也可以散步;你建華廈,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躲雨;你修橋鋪路,我幫助你,我也可以行走。對於別人的好事能隨力贊助,對別人好,也對自己有益。 六、智慧: 有財富是福報,會用財富才是智慧。智慧是別人偷不去的財富,有智慧的人不看一時之財,不看個人之財,有智慧的人才會大公無私。例如,居里夫人最先發現了鐳,但她捨棄申請專利的機會,把研究成果公之於世。再如佛教的須達長者,他以黃金鋪地,購地建寺,利益眾生,他們都是歷史上有智慧的富人。 七、結緣: 結緣看起來是給人,實際上是給自己。贊美別人的一句好話,可能收穫比一句好話多出千百萬倍;不經意幫人做一件好事,所受的回報也許難以計數。眼看世上榮華富貴的人,並非完全靠天地父母對他特別照顧,還是要靠自己廣結善緣而獲得。求外面的財富千難萬難,發掘自我的財富,則是輕而易舉。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381336562883916/permalink/60219037079853... 閱讀完整內容
【細說輪迴生死書上卷】轉載分享 談錫永【輪迴因果故事:范仲淹直筆】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10月 14, 2021 范仲淹爲宋代名臣。 當其知慶州之日, 有人託他寫碑銘。 范在撰稿時 提到一位已故貴人的不名譽事。 是夕,范仲淹夢見這貴人對他說: 「你提到的事,果然是事實,但却爲世人所未知,如今若經你寫成碑銘,事件便暴露了,還望周全一二。」 范仲淹對邢貴人說: 「如果我替你隱瞞,某人便要受惡名。旣然實有其事,便不可改。」 那貴人怒道: 「公如不改,當奪公長子之命。」 言罷拂袖而去。 不久,范仲淹的長子純佑, 果然得急病死去。 范仲淹旋即作夢, 夢中那貴人對他說: 「文章改不改?不改, 再奪你一個兒子的命。」 果然,范仲淹的次子純仁忽然患病。 然而他還是不肯改動文章。 旣而又夢,貴人央求他說: 「你的長子祿數當盡,是故命終,我只不過趁機嚇你而已,命豈能由我奪去。今以實情相告,還望改動文章。」 范仲淹依然不肯答應。 未幾,次子純仁病癒。 此條出宋劉斧《靑瑣高議》。 https://www.facebook.com/1225868840/posts/10227805792150014/ 【細說輪迴生死書上卷】轉載分享 談錫永【輪迴因果故事:范仲淹直筆】 閱讀完整內容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Bao Zheng)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7月 18, 2024 「包公斷案!俯仰無愧!公正無私!毋枉毋縱!」 道教閻羅天子 ( 包拯 )包公即是第五殿閻羅天子。 亦稱閻羅王。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閻羅天子 ( 包拯 )!俗稱包公!神稱馬國公!」 包公。即是閻羅天子。亦稱閻羅王。 掌管地獄第五殿。為地獄之王。 正月初八日為閻羅天子聖誕千秋日。 一般稱閻羅天子為宋仁宗時之龍圖閣直學士 「包拯」。乃家喻戶曉之黑面包公。 因鐵面無私。以一笑比黃河清喻之。 故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包公在世為官清正。因有「閻羅包老」之雅譽。 後據傳其卒職任五殿閻羅王。 其後故事便應節而生。 包公(諡孝肅)。字希仁。 蘆洲合肥人(安徽合肥)。 (999-1062)北宋天聖五年(1027)進士。 中進士後。因父母年事已高。不忍遠去為官。 直到雙親相繼去世。守孝完畢。 才在親友的勸說下為官。期間長達十年。 孝聞於鄉里。 宋景祐四年(1037)。任天長(安徽天長)知縣。 頗有政績。任滿後。調任知端州(廣東肇慶)。 回京任監察御史里行。又改監察御史。 為「言事官」。對處事不當!行事不法的官僚! 都可以進行彈劾。 自慶曆四年(1044)廿八月。為懲治貪官。 他向仁宗上疏《乞不用贓吏》。 認為清廉是人們的表率。而天贓則是「民賊」。 包拯七次上書彈奏江西轉運使王逵。 揭露他「心同蛇蠍」!殘害百姓。 並嚴厲批評宋廷的任官制度。 皇祐二年(1050)至三年間。 包拯知諫院。曾三次彈劾外戚張堯佐。 審清妖人冷青冒充皇子的特大詐騙案。 震動朝野。 包拯在歷官三司戶部判官及三司副使期間。 先後出任京東、陜西、河北等路轉運使。 每至一地。都以減輕民間負擔、改革弊政。 發展生產為己任。 提出了「寬民利國」的經濟思想。 多次為了國家大事。說了皇帝不愛聽的話。 論斥權倖大臣。 請求罷去皇帝賜給親信官僚們的恩寵。 一切改由主管機構正常渠道進行。 他將唐朝魏徵給唐太宗的三道奏章寫出來。 呈給宋仁宗為座右銘。時刻警惕! 以國家大事為重。請求仁宗虛心納諫。 分辨是非。不要搞「先入為主」。 偏聽偏信。而... 閱讀完整內容
【返老還童秘訣爆】(Vascular age) 作者: 玄一 - 星期六, 8月 03, 2024 【返老還童秘訣爆】 93歲阿嬤「血管年齡僅20歲」 每日作息曝光 https://youtu.be/W0v8iAHL0Po?si=1CRhpkwbTLCWx554 https://vt.tiktok.com/ZSYENddkk/ 評論: @:我20歲 血管年齡應該70歲了吧🤔 @:我以為他不到6、70 好強 @姐姐:看起來像只有50.60而已,白頭髮染黑,完全不為過,厲害🥰🥰🥰 @:我認識的60幾歲前輩,骨質密度100%,醫生也很訝異,骨骼比年輕人還要好🤣 @:看了許多長壽老人發現只要長壽一定頭髮茂密 @:看起來真的好年輕 @風清雲淡:臉色紅潤 @:氣色很好 @:看起來很有元氣 @心之所向:好溫暖的笑容😁 @:好厲害👍🏻😳😳😳 @:天選之人👍 #養生之道 @:開心永保年輕 @:活動,要活就要動 @:情緒控管跟適量運動 果真是王道🥰🥰🥰 @:其實心態也很重要 @各種角度:不吃油炸👍 @:吃清淡多補充蛋白質 運動 保持正能量 @:最純真的生活 自律跟執行力才是最厲害的 @:洗澡踢五百下🤭一趟下來要半小時 @:樂活人生😍👍 @:吃了金蘋果 血管年齡 (學名:Vascular age), 人體動脈中 血管硬化、老化程度。 標籤: 學習的榜樣, 他山之石, 女戒, 長壽, 養生, 健康, 返老還童, 秘訣, 血管年齡, 開心永保年輕,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不再只是個口號, 閱讀完整內容
祝福天下的媽媽_母親節快樂 Happy Mothers' Day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日, 5月 09, 2021 媽媽是家裡的觀世音菩薩 每一位媽媽都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 ㊗️母親節快樂 🌹 母親,是生命的源頭。 觀音的心,母親的心。 永遠都要為父母點燈祈福。 回向在世父母福慧增長,身心安康。 回向往生父母遠離惡道,往生淨土。 回向七世父母離苦得樂,同生淨土。 素食慶祝母親節,為母親積福積德。 有一種愛,一生一世都不會求回報, 那就是母親的愛。 閱讀完整內容
【林則徐給我們的十個提醒】 作者: 玄一 - 星期六, 11月 26, 2022 林則徐給我們的十個提醒 我們剛剛提到了處事應該有哪些原則,就是要以道義為原則。處事當中應該用哪些態度去面對,我們剛剛也有提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一定時時刻刻要盡力去把事做好,不能邀功,不能自以為是。還有提到「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只要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對的,種的因都是好的,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不要去患得患失。也有提到「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我心」,所以有多少緣分,我們就盡力去做,但是掌握緣分也要隨著我們經驗的累積用智能去判斷,不攀緣,但是要隨緣,而隨緣是盡分,是盡到三分緣我們就做三分緣。 好,剛剛也提到了林則徐先生他在一生立身行道的過程,體驗到人生有十件事你要抓到根本去做,假如你是從枝末下手,可能是空忙一場。所以他的教誨當中有提到「十無益」,十件事情我們都要從根本來落實起。剛剛課程裡面有提到第一點, 「父母不孝,奉神無益」,聖賢教誨,神聖給我們的教導,最重要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行孝道,孔夫子也說「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所以力行孝道才是真正聖賢人的好弟子,也才能夠因為行善積德而「百福骈臻,千祥雲集」,這是第一個教誨。所以假如連父母都不孝,縱使每天三柱香也是沒有用的,神明也不會保佑。 第二個,「兄弟不和,交友無益」,在家庭裡面兄弟姊妹就吵來吵去,那就不懂得去好好的協助別人,好好的關懷別人,所以一出去交朋友也很難與人和睦相處,所以孩子一生做人處事的能力關鍵點還在家庭教育之中。而當我們能夠力行孝悌之道,那也是成就了一個人「仁道」的根基,行仁道的一個基礎。 第三個「十無益」的教誨,「存心不善,風水無益」。我們說時代假如天災人禍很多,人就喜歡算命,算看看今年會怎麼樣,算看看這幾年運勢好不好。算命去算了之後會不會變好命?很多人不算還好,一算,算命的說你今年會有厄運,他就每天在那裡想我明天可能會有厄運,算了之後每天提心吊膽。所以真正有德行的人,他絕對不會建議你的時候讓你提心吊膽,他一定會告訴你如何轉化命運,如何讓自己能夠消災解厄,他一定會把道理跟你講清楚,這個才是真正關懷你。所以一個人的運勢確確實實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上,《詩經》裡面有一句話叫「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所以你心地善良,你們家庭就是一個和睦的氣氛,所以你們家的風水一定好。你到團體裡面處處懂得關懷同事,同事的工作氣氛也很和樂,所以你公司的氣氛、風水也很好。所以林則徐先生點出來風水的根本在哪?你的存... 閱讀完整內容
唐太宗:雖見小沙彌猶如敬佛。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一, 5月 03, 2021 一日,唐太宗請示玄奘法師說: 「朕想齋僧,但是聽說僧人大都無甚麼道行,怎麼辦?」 玄奘法師答道: 「崑崙山的玉石, 出土時總是混雜泥沙; 麗水地方出產的金,少有不帶瓦礫的, 然而並不失為名玉,貴金。 陶土木頭雕成的羅漢, 雖非羅漢本身,禮敬則福生。 銅、鐵鑄成的金身佛像, 殺之仍為有罪。 就如泥塑的龍雖不能行雨, 然祈雨須向泥龍禱告; 凡僧雖不能降福, 修福須禮敬凡僧。」 太宗恍然大悟道: 「 联自今以後, 雖見小沙彌猶如敬佛。 」 唐太宗是位有大福慧的人, 得蒙玄奘大師開示此深刻的道理, 進而齋僧禮佛,行大功德, 終成為一代賢君。 有少數修行的人,則非如此, 終日拿修行的尺度來衡量别的修行者,甚至自己的師父, 上師的長短; 若有不合,是非煩惱便滋生繁衍; 進而傲慢自是,自敗道心。 上師曾慈悲云: 「 上師相應法是密宗最高的心法。 」 能敬師如敬佛,供養師如供養佛, 承納師如承納佛; 視 上師之慈護如無上甘露; 視 上師之責辱如至善的消災妙寶, 則一切福德莊嚴, 清淨自在,自生心中, 是為修行之標的,最高的法印。 尤其, 我相信 吾師是位至善至尊的無上活佛,其妙理因緣渡化,其慈悲潤及頑智, 其神通妙應無所不在, 所有的皈依同修,皆能於此得大渡化, 得大自在,證大圓滿,臻無上道。 因為,我信 上師即佛。 恭錄牟尼季刊第一期p24 所有圖文,歡迎自由轉載分享, 感恩功德無量。 題目:敬師如敬佛 https://www.facebook.com/101860464964992/posts/270144098136627/ 閱讀完整內容
今天是「聯合國衛塞節」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祝福 各位 大德,仁者,同修, 衛塞節吉祥。 阿彌陀佛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三, 5月 26, 2021 衛塞節(Vesak) ,或作威瑟節、比薩寶蕉節(ពិធីបុណ្យវិសាខបូជា, វិសាខបូជា),是南傳佛教傳統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佛誕生、成道、入滅(涅槃)的節日。 東南亞和南亞國家如斯里蘭卡、尼泊爾、泰國、柬埔寨、緬甸、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等國的佛教徒,均在這一年一度的重要節日中舉行盛大的慶典活動。 衛塞(Vesak)是斯里蘭卡僧伽羅語,源於巴利語「vesākha」(梵語 vaiśākha),它是古代印度陰曆的一個月份名稱,大約為陽曆之四、五月。 衛塞節的日期,每年根據曆法而定,是在新曆五月的月圓之日(通常是舊曆四月十五日)。 當月「月圓」日為佛陀紀念日, 象徵佛陀德智圓滿、福慧具足、 證悟清淨、平等、光明的境界。 將這天(或數天)列作公眾假期的包括斯里蘭卡、馬來西亞、緬甸、柬埔寨、泰國、新加坡等國。 鑒於衛塞節已獲得聯合國承認, 因此國際的正式名稱是 「 聯合國衛塞節 」 ( United Nations Day of Vesak )。 北傳佛教的佛誕日一般定為四月初八日,但稱農曆四月十五日為佛顯日或佛吉祥日,認為佛出生七日,母親摩耶夫人過世,升上忉利天,於是佛大放光明,祝福母親,而天龍八部皆奔來朝拜、緬懷摩耶夫人,故此日屬於佛誕的餘緒,通常與佛誕合併紀念,而不獨立慶祝。佛滅日(涅槃日)則定為二月十五日。 歷史: 中華民國 由於華人傳說中的衛塞節,訂在農曆的四月十五日,是釋迦牟尼佛的母親摩耶夫人升天的日子。夫人於釋迦牟尼出生第七日升天,釋迦牟尼顯化無限光明,祝福母親,眾天神都來朝拜,在臺灣尊稱為佛顯日,因釋迦牟尼佛在四月十五日為母親祈求冥福,且也與新曆的母親節接近,故各大佛教團體,如佛光山、法鼓山等都有舉辦紀念母親的活動。 轉載自: 維基百科 浴佛偈: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海 五濁眾生離塵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延伸閱讀: 讚佛偈: 阿彌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無等倫 白毫宛轉五須彌 紺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無數億 化菩薩眾亦無邊 四十八願度眾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無西方極樂世界 大慈大悲 阿彌陀佛 南無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 https://youtu.be/Pr7EAlVnE0s 閱讀完整內容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6月 05, 2021 Keep calm and carry on. 保持冷靜繼續前進。 學會安靜,懂得閉嘴。 複製連結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