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愛整潔怎麼辦?蔡禮旭老師: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相當重要!《弟子規》是基礎管理學。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從這裡下手!

“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這就是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不要把生活搞得很雜亂,這都相當重要。

我們看看現代孩子不要說照顧別人,自己都搞得很亂。

現在還有些大學生,每次回家都背一袋東西,什麼東西?

一進門給父母的見面禮就是一堆髒衣服。還有個現象,暑期結束了,學生把那些髒衣服、床單直接丟到垃圾桶裡。

孩子養成這種浪費的習慣,他一生的敗跡已經顯露。因為你不可能替他賺那麼多錢,他自己也不可能賺那麼多錢,所以教導孩子,從小就要讓他自己洗衣服、洗碗。

其實要孩子做事,他也會做得很歡喜,因為他覺得學會了,能力提升了,心裡就很有成就感。

“置冠服,有定位;
勿亂頓,致污穢。”

“置冠服,有定位”,就是衣服、帽子及所有日常生活用品,都應該放在固定的位置上,不要到處亂放;

“勿亂頓,致污穢”,如果亂放,這些東西很快就會髒掉。

你不愛惜它,這些東西的壽命也會變得很短。

物品雖然沒有生命,但是你善待它,也能用得很久,所謂“愛人者人恆愛之,愛物者物恆愛之”。

假如你每天都暴飲暴食,你的胃可能三、十年就給你罷工了。假如你很尊重胃,三餐時間都很固定,不會吃得太多,也不會讓它餓著,胃也會好好報答你,至少可以用八十年以上,惜物也是如此,所以要愛惜一切東西。

    我在澳洲學習的那段時間,有一次到盧叔叔的房間,盧叔叔正在拿衣服,我看到盧叔叔衣櫃裡的衣服擺得跟Giordano(佐丹奴)專賣商店裡賣的衣服一樣,摺得整整齊齊。

所有的東西都擺得整齊,都有定位,想用什麼立刻就可以拿到,那心情隨時是平靜的,因此能遇事不亂,處理事情都能有條不紊。這個習慣相當重要,一定要從自己做起,進而引導孩子養成這樣的好習慣。

自重而後人重

    今天我們的衣著若很隨便、散漫,給別人第一個印象就不好,甚至於會讓別人對我們很輕慢,所以要自重而後人重。

古代讀書人很注重儀容,他們時時提醒自己要“三正”:

第一帽帶要正,
第二褲帶要正,
第三鞋帶要正。

時時都會檢查,帽子有沒有戴歪;褲子有沒有扎好,不然掉下去就麻煩了;鞋子也要系好,不要松松垮垮,走路發出聲音,人家看了就會輕慢你。

    有一次我去上課,由於時間比較緊迫,我坐了一台摩托車趕到講課會場,還好沒有遲到。我講完課去洗手間,
一照鏡子發現我的頭發是翹起來的,我講了兩個小時的課,居然沒人告訴我,使我出丑兩個小時。

所以,我們處處要謹慎儀容,才不會出現這些丑事。

穿著奇裝異服,只會讓人對你產生輕慢,更有可能會造成社會不良的風氣。

因此,公眾人物的衣著應特別重視,假如穿得很暴露,可能會帶動整個社會不良的風氣,所以公眾人物必須要對社會的影響負責任,應該謹慎自己的行為。

我們做父母的衣著也是孩子學習的榜樣,母親的衣著假如太暴露,孩子從小耳濡目染,她以後穿衣服也會比較暴露,這會對孩子的人生產生很不利的影響,甚至於還會造成危險,讓人認為她很輕浮,所以穿衣服不可不謹慎。

衣著儀容會影響一個人的命運

    在古代春秋時候,有位趙宣子,他是晉國的一位大臣,時時都去勸誡晉靈公,但晉靈無道,對趙宣子的勸誡不耐煩,雇了殺手要殺他。

這個殺手叫鋤麑,他來到了趙宣子的門口,看著趙宣子還沒有上朝,但是已經穿得整整齊齊稍休息打盹片刻。

正因為趙宣子穿戴得非常工整,鋤麑看了很感動,心生崇敬。

心想:連這樣一點細微之處都很謹慎、很恭謙的人,一定是國家的棟梁、主人,假如我把他殺了,我就對不起國家。

但是我已經答應國君的命令,假如我沒有殺趙宣子,我又失信,所以鋤麑當下就撞槐樹自殺。

趙宣子因為做到“冠必正,紐必結”,而贏得鋤麑對他的尊敬,也因此逃過一劫。

所以,我們不要小看自己衣冠的整齊,這對自己的形象,對自己的命運都有相當大的影響。

    很多大學生去應征工作,常常沒被錄取。楊老師也曾經遇到才華經歷都不錯的大學畢業生、研究生,但找不到工作,楊老師就在他的衣著方面給一些指點後,再去應征往往就被錄用了。

所以,縱使有好的才華,若應征時衣著不當,很可能把機會擋在門外了。

衣著也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

一個人的衣著,
會影響內在狀態。

在一些重要的場合,會規定要穿正式的服裝才能進入,或比較慎重的表演,都會對衣著有要求。

我們到文化中心去,就要求衣著端莊,假如你穿拖鞋、短褲去,就很不恰當。

當我們穿著整齊,內心也會生起恭敬心。

在行銷界有一位銷售高手叫喬其拉德,他很會賣車子。

他有一次在家裡睡覺,突然驚醒跑到鏡子前開始穿西裝打領帶,穿戴整齊,然後恭恭敬敬拿起電話,打給他的客戶。

跟客戶談完話後,放下電話解開領帶,脫下西裝,又鑽到被窩裡睡覺。

他太太看了說:“你瘋了嗎?”

喬其拉德跟他太太說:
“客戶雖然沒有看到我的樣子,如果我穿得很隨便,我在言談中也會很隨便,客戶可以感受到;

而我穿上筆挺的西裝,表示內心對客戶非常尊重,他一定可以在電話那頭感受到我對他的恭敬心。”

確實,衣著能影響一個人的心理狀態。當他這個習慣養成了,每當他去面對客戶的時候,絕對都是恭恭敬敬,因為連客戶看不到的地方,他都是一樣恭敬,這叫做表裡一致。

《弟子規》是基礎管理學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從這裡下手

有個小孩在家裡從不掃地,

一位長者就對他說:“你家裡這樣髒,為何不掃一掃?”

他就說:“我的手是用來掃天下的。”

口氣大不大?

很多小孩也說以後要當大官,要當大企業家,結果他的房間亂七八糟。

這一位長輩就跟他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連自己的屋子都掃不好,豈可掃天下?同理,連個屋子都整理不好,如何去當企業家?

《弟子規》
也是管理學,
是基礎管理學。

這種有條不紊的習慣從哪裡開始扎根?

從小。

你不要腦子裡只想著以後讓孩子念企管他就會了,就算孩子將來是一名企管碩士,但他的家裡、房間都很亂,這樣的人去應聘,他也不會被企業錄用的,因為他所學到的管理學都是紙上談兵。

盧叔叔曾經跟我講過,他到分公司去巡視,一定會看看這些分公司主管的桌子是否很整潔,檔案有沒有歸類。

假如連這些小事都不能處理得有條不紊,那公司的工作就很難循規蹈矩。

所以,小地方大學問,可以從小處著眼看到一個人的心是定的,還是很雜亂、很躁動,由這些小動作中看到真實的一面。

好的習慣要從小培養

孩子做人做事的能力,一定要從小扎根。

一些成功的企業家都有火眼金睛,一眼就能看出一個人做人做事的態度。

有人覺得:“我有大學、碩士文憑就可以找到好工作”,但假如他做人處事不好,一定不會被優秀的企業家錄用。

為了孩子往後有機會到一個有前景的企業工作,現在就要為孩子打好根基。

    我在澳洲學習時,學院安排我們輪流洗碗,就是把六、七十個人用餐後的餐具等都要洗淨。

我這一輩子還沒有真正洗過碗,在那裡洗碗的時候,突然體會到人生的哲學,就是一輩子該是自己做的逃都逃不掉,既然如此,該做的事就要趁年輕的時候多勞動、多付出,老年福報現前才能享福;

假如年輕的時候不勤勞,常常揮霍,老年一定會很淒慘,所以我洗碗也洗得很歡喜。

有一天盧叔叔到廚房來,本來要走過去,突然停下來對我說:“看你洗碗就知道你的命太好了”。

我一個洗碗的動作,他就把我的底細看穿了,因為我笨手笨腳的。

所以,當你的孩子對人恭謙,做事又很勤奮,你不要擔心往後沒有人提拔他。

方法是多做

    有個幼稚園安排小朋友們輪流洗碗,有一個小朋友,他在家裡從來不幫忙洗碗,所以他不想洗,這時老師按兵不動。

後來吃飯的時間到了,菜都煮好了,可是碗沒有洗,沒有碗碟裝飯菜,老師坐著不出聲,等著他去洗碗,這個小朋友看看沒有辦法,就趕快去把碗洗干淨。

接著老師跟他說:“我們是過群體生活,每個人都有本分事,你不洗碗就沒有碗用;老師不煮飯,你也沒有飯吃。

所以,應該盡心盡力把自己該做的事做好,這樣才是好學生。”

我們從小要讓孩子多做事,這些生活能力就會不斷提升。

其實,當一個人生活不求人,他就會生活得很自在、很輕松。

假如一點小事都辦不了,還要找人幫忙,還要花錢,那他就會常常生活在煩惱之中。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057441885/posts/1895190707326159/

孩子不愛整潔怎麼辦?蔡禮旭老師:生活能力和良好的習慣對孩子的一生相當重要!《弟子規》是基礎管理學。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要從這裡下手!

標籤

SOP Survival TOP Taiwan VIP YouTube Zen     放下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最高境界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寶 三寶地 三寶殿 不可思議 中國人 中國民間歲時風俗 中文 五指禪 人品 人文 人文講堂 人生 人緣 以戒為師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低調行善 佛教 佛教藝術 佛禪 修行 做事 做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 做好人 催眠 傳統 傳統節日 傳說 傳遞溫暖 僧侶的姿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公衛 六月雪 六道輪迴 初七人日 前世今生 劫數 南懷瑾 博士 厚德 厚德載物 厚福 厚道 口業 古老的 吉祥 呼吸 命運 哲學 問題 啟示 善有善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善良 因果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故事 因果故事 因果教育 因緣 地基 地府 地獄 基礎 報應 大事記 大度 天下名山僧佔多 天道好還 女媧 好人一生平安 存在 存好心 孝順 宗薩欽哲仁波切 家中父母就是佛 家訓 實驗報告 小故事大智慧 屠刀 平安 幸福 張老師 張老師真實故事 彭祖 待人 復活 心性 心理學 心靈感應 心靈早餐 忠言逆耳利於行 意識 感恩 感覺 成就 托夢 技巧 投生 按部就班 改命改運 故事 救度 敬父母如真神 新冠肺炎 新春 方法 時間管理 智慧 曉書說 曾仕強 未來 格言 楊日松博士 業因 武漢肺炎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死而復生 母子連心 水知道 水結晶 江本勝 決定 法醫 活動 活好當下 活見鬼 海濤法師語錄 淨土 淨宗學會 深夜讀書 清代乾隆皇帝 漢族 火海 無明 無比悲痛 玄一五指禪 玄一推薦閱讀 珍惜 生不如死 生存法則 生死 生活 百善孝為先 百喻經 百科 目標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真人真事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 真實故事 知識 知足 破窗效應 祖訓 神明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福氣 禪定 種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空氣 管理學 節慶 終身受用 結果比過程重要 習俗 習氣 老子 聖人訓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職場 自由意志 良心 范仲淹 華人首富李嘉誠 華嚴實驗室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葉昭渠博士 藝術 處世 行善改變命運 行好事 要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駁 覺悟 記憶 語錄 說好話 護法神 讀好書 貴人 起死回生 農曆 農曆新年 送窮 遊魂 過年 選擇比努力重要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重要 鍾茂森博士 開悟 開示 閻王 閻羅王 防疫 阿羅漢 靈魂 順利 風水 鬼怪 鬼神 黑白無常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是如何看自己的?如同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米飯;在制餅者看來是餅乾;在釀酒商眼中又成美酒。米還是那米。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待自己。(How do you see yourself)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 宣化上人開示

做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 一個是心事,一個是本事。逢人藏住心事,處世藏住本事「才是深藏不露的智者」(A wise man who is hidden)

㊙️命好,又得福報的7條“秘法” (7 Secret Methods)

《丟掉不好的想法》

《為了你好》請您坐好,用心聽好 (for your own good)

正月初九,天公生。

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日期 農曆五月初五 (2024_0610)

有些不懂感恩的人,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對他多麼照顧,他還是說走就走、說變就變。 要坦然地將它視為意料中的事,因為人心難測,發生這種事情在所難免。

⚠︎進入農曆七月,磁場很亂, 給大家一些玄學建議(7th lunar month - metaphysic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年初五「接財神」《五福臨門》長壽 富貴 康寧 好德 善終。2024-0214

做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 一個是心事,一個是本事。逢人藏住心事,處世藏住本事「才是深藏不露的智者」(A wise man who is hidden)

【做人六字訣】①靜②緩③忍④讓⑤淡⑥平 - Six-character tips being good person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中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初六收心開工 - 15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 宣化上人開示

【夫妻之道有三等】很多失敗的婚姻都是因為不能諒解對方的辛勞,不能體會對方的付出。所以,夫婦之道從互相欣賞、互相體諒開始,遇到困難險阻時能互助斬荊、共離困境,婚姻才能美滿。

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祖(孚佑帝君)聖誕日。據說呂洞賓曾自言: 「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欲。」

心臟停止10分鐘,(新加坡)知名畫家潘再雄死而復活,聲稱地府繞一回!潘再雄說,他甦醒過來後,將自己所見畫下來,家人卻發現與《地藏菩薩本願經》形容的地府相似,連他自己也感到很驚奇(後來潘再雄居士隨即皈依佛教,成為佛教徒)

何謂價值?(What is val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