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葉歸根的情結(清明節)「中華民族過去文化只有一個宗教,就是祖宗,是孝道,祖宗這個根,根就代表宗教了」「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
南懷瑾先生 | 落葉歸根的情結(清明節)
「中華民族過去文化只有一個宗教,就是祖宗,是孝道」
我們小時候的教育,一年春秋二季,一定去上墳,我們江南一帶,祖墳都在小山坡上。如果坐船回來,經過祖墳邊時,趕快穿好衣服站起來,過了祖墳才敢進船裡坐下。假使騎馬經過祖墳,立刻要下馬,走過才敢上馬。這個是所謂宗法社會對祖先的一種恭敬。西方學者說中國民族沒有宗教,我說你們不懂,中國的家族制度就是宗教,比宗教還厲害。
——《列子臆說》
為什麼要拜天地呢?這就代表了中國文化基本精神所在之處。我們以前過年,正月初一早上起來,家長帶領全家的人,先要祭天地、拜祖宗,雖然儀式簡單,但卻很嚴肅,而慎重。春秋二季要祭祖,也就是實行“祖宗雖遠,祭祀不可不誠”的尊敬傳統的精神。現代一般家庭,就從來不祭祖,連跪拜的禮都不會行,這就是教育的問題,值得重新研究、重新修整。保持這一點傳統,這一點習慣,使後代知道源遠流長的民族傳統,這也是我們的責任。
——《論語別裁》
西方人認為中國原始沒有宗教,我告訴他們,你錯了,中國原始有宗教,中國文化以前的宗教是泛神論,很多神。中國以前就有宗教,孝道,供奉祖先就是宗教。所以我給西方人講,你們所認為的宗教,不是西方原始的宗教,西方原始的宗教也是泛神論。你們的宗教,人的上面是上帝,下面是兒女,中間是兄弟姊妹,倫理是“丁”字形的。我們中國過去,祖先就是宗教,祖宗、父母在上面,代表上天,中國的“帝”字代表上天,下面是兒女,中間是兄弟姐妹親屬,這個是“十”字形的文化。
——《漫談中國文化》
西方人的看法,中國只有人生哲學最發達,過去西洋人寫的中國文化歷史,認為中國的宗教都是外來的,中國本身沒有。對於這一點,我是絕對反對,所以很多美國來的教授跟我談起這個,我都把他們駁得一塌糊塗,告訴他們,你們不懂,中國有宗教,只是不像你們的宗教形式。而且世界上五大教主都是東方人,釋迦牟尼佛是印度人,默罕默德是中東人,耶穌也是中東邊上的人,猶太人也是東方,不是西方;至於孔子、老子,都是我們中國人,都是東方人。
這個還不說,你們過去的所謂宗教,是泛神教;我們過去看起來好像也是多神教、泛神教,其實不是。
中華民族過去文化只有一個宗教,就是祖宗,是孝道,祖宗這個根,根就代表宗教了。
所以拜祖宗代表了一切,是一樣的宗教情操。我說哲學也有很多的道理,我們歷史就代表了中國的宗教哲學。在道家來說,幾千年前非常科學,但是脫開了宗教的外衣,沒有任何宗教形態。
——《列子臆說》
「揮之不去的“尋根”情結」
中國古人因為地理環境以農業立國,所以民族的思想是“安土重遷”,重視故鄉,怕流動遷移,這是幾千年的事。研究起來不止中華民族如此,我發現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民,都與生長的地方有特別的感情。所以中國人的老古話,“美不美故鄉水,親不親故鄉人”。
這個燕國人年老要回家,這就是中國人“葉落歸根”的老話。《六祖壇經》裡可以看到,禪宗的六祖,一代的大師,最後還是要“葉落歸根”,這很奇怪了。學佛的人講解脫,老和尚好像還沒有解脫呀!他還要“葉落歸根”,回到最初那個老地方去。這是個大問題,很值得研究,所以對於故土的感情是講不出來的。譬如唐詩中有“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可見人類安土重遷的問題非常嚴重。
——《列子臆說》
過去農業社會,安土重遷,不肯離開自己家鄉與祖宗的廬墓;即使自己的家鄉最古老,最貧瘠,但到老來還是懷念自己的家鄉。所以安於本土,重視遷居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因為不肯流離失所。但是到了工商業的社會,這種觀念有所改變,好像四海都可以為家了。
可是,要注意的是,一個人出生成長的地方,長期生活在那裡,一切養成了習慣,到了臨終之前,會反映出來。那時所見的是故鄉的情況,所說的也是兒時所說的鄉音。這在心理學上、靈魂學上、宗教學上、醫學上,都是有待研究而且是非常重大的問題。
歷史上這種情形很多。如明末的一位大儒朱舜水,在滿清入關以後,不願意投降,到日本去,傳了許多中華文化學說給日本,對於日本的文化,有非常大的影響。他的墳墓,現在還在日本。當他臨終的時候,有許多日本的學生,圍在他的病榻前,如子女之對父親,問他最後有什麼吩咐。可是他所說的話,統統是故鄉的方言,學生們都聽不懂。現在推行國語,許多人自小就說國語的,那就好辦了。但是,不要輕視這個問題,這對於人類精神、心理的作用,是很奇怪奧妙,值得研究的。
就我個人的體驗,曾在中國西南的邊疆,罹患瘧疾,白晝發病,夜間還要批閱公文,處理公務。當時沒有醫藥,纏綿半載,辛苦非常,如果沒有意志支持,隨時可能就死了。
有一次我在高燒時,所見到的幻境,都是家鄉的景象;旁人說話,聽來都似鄉音。當時感到或將死亡,想到“埋首何須桑梓地,人間到處有青山”,以及“老死何妨死路旁”這些詩,便吩咐部下如何為我料理後事。實際上,當時旁人說的並不是我故鄉的口音。這就令我深深體會,人到了生命的最後時間時,在精神、心理上的狀態,都與故鄉有關。
——《孟子與盡心篇》
微信分享 書籍 小程序:
https://mp.weixin.qq.com/s/kpSfDM3rt_ObzcPj7VJJ6g
https://www.facebook.com/706694826011180/posts/77982543468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