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清明節」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祭祖掃墓,寄託哀思…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清明節」是精神的傳承;不忘追念前賢,緬懷先人,社會之風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漸漸篤厚起來。
清明節 ~ 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
「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民間風俗。
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華夏民族重要的「時年八節」之一。
一般是在公曆4月5日前後,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原是指春分後十五天,公元1935年中華民國政府明定4月5日為國定假日「清明節」,也叫做「民族掃墓節」。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祖們追求「天、地、人」的和諧合一,講究順應天時地宜、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清明節」的節俗豐富,掃墓祭祖與踏青郊遊是清明節的兩大禮俗主題,這兩大傳統禮俗主題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
「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華民族四大傳統節日。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丁,則清明風至。」
「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
《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古代天文學家及民眾,在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
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
農諺說 :「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
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
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習俗 ~
「清明節」在歷史發展中融合了「寒食節」的禁火、冷食習俗。
傳說;「寒食節」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節日…
在民間傳說中;「寒食節」雖與介子推有關,但;「寒食」起源,並非為紀念介子推,而是沿襲了上古的「改火」舊習,即《周禮》所謂「仲春以木鐸修火禁於國中…」。
「寒食節」是流傳於華夏北方中原一帶古代較早的節日,「寒食節」初為節時,禁煙火、只吃冷食…
在後世的發展中;逐漸增加了上墳祭掃、踏青、鞦韆、蹴鞠、牽勾、鬥雞…等風俗。
「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曾被稱為華夏民間第一大祭日。
「寒食節」是傳統節日中,唯一以飲食習俗來命名的節日。
「寒食節」亦稱「禁煙節」、「冷節」、「百五節」,是沿襲了遠古的「改火」舊習。
由於北方寒冷,春三月氣溫上升正值「改火」的時節,人們在「新火」未到之時,要禁止「生火」。
每到初春季節;氣候乾燥,不僅人們保存的「火種」容易引起火災,而且春雷發生也易引起山火。
古人在這個季節要進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把上一年傳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是「禁火」,然後重新鑽燧取出「新火」,作為新一年生產與生活的起點,謂之「改火」或「請新火」。
「改火」時;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將穀神稷的象徵物焚燒,稱為「人犧」。
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後來的「禁火節」。
漢代稱「寒食節」為「禁煙節」,因為;這天百姓人家不得舉火,到了晚上才由宮中點燃燭火,並將火種傳至貴戚重臣家中。
據《後漢書》記載:最初的寒食節時間很長,最長的105天,最短的也要近1個月。
「寒食節」期間不得生火,只能生食…
而在這段無火的時間裡,人們必須準備足夠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節」。
「寒食節」前後綿延兩千餘年,被稱為民間第一大祭日。
「禁火節」後來轉化為「寒食節」,是用以紀念春秋時期晉國的名臣義士介子推。
「寒食節」原發地是山西介休綿山,距今已有2640年的歷史(比端午節的發生早358年)。
關於「寒食節」起源於介子推在介休綿山被焚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漢桓譚《新論·卷十一·離事》,後陸續載於《後漢書·郡國志·太原郡》、《後漢書·週舉傳》、曹操《明罰令》、《晉書·石勒傳》、酈道元《水經註·汾水》、北魏《齊民要術·煮醴酪》、南宋周密《癸辛雜識》、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等典籍。
伴隨著歲月的流逝,「寒食節」靜靜地融入了「清明節」,介子推所代表的封建愚忠思想也已沉入歷史長河,不過寒食所代表的人們對忠誠、廉潔、政治清明的讚許,卻是千年如一的。
歷史上;「寒食」「清明」兩節相近,久而久之,便合為一個節日。
《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明確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歷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大觀》載: 「大致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合而為一。」
古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
上古時候;家中有人去世時,只挖墓坑安葬,不築墳丘標誌,祭祀主要在宗廟進行。
後來;在挖墓坑時還築起墳丘,將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質上的依托。
戰國時期;墓祭之風逐漸濃厚起來。
秦漢時代;祭掃墳墓的風氣更盛。
據《漢書》記載:「大臣嚴延年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定期還鄉祭掃墓地。」
在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節,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常將掃墓延至清明。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由附屬於「寒食節」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節」的地位。
這不僅代表上墳、掃墓…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歸所有了。
「清明節」是華夏民族三大「鬼節」(清明節、中元節、寒衣節)之一。
「鬼節」即是悼念亡人之節,是與祭祀天神、地神相對而言之節日。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明《帝京景物略》載:「三月清明日,男女掃墓,擔提尊榼,轎馬後掛楮錠,粲粲然滿道也。拜者、酹者、哭者、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錠次,以紙錢置墳頭。望中無紙錢,則孤墳矣。哭罷,不歸也,趨芳樹,擇園圃,列坐盡醉。」
其實;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清明節俗豐富,歸納起來是兩大節令傳統:一是禮敬祖先,慎終追遠;二是踏青郊遊、親近自然。
「清明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節氣又是節日…
「清明節」不僅有祭掃、緬懷、追思的主題,也有踏青郊遊、愉悅身心的主題,「天人合一」傳統理念,在清明節中得到了生動體現。
經歷史發展;「清明節」融匯了「寒食節」與「上巳節」的習俗,雜糅了多地多種民俗為一體,具有極為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
祭祖掃墓,寄託哀思…
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
「清明節」是精神的傳承;不忘追念前賢,緬懷先人,社會之風俗道德,也一定可以漸漸篤厚起來。
文章:轉載自道教.百科全書整理分享。
圖片:來自網路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9855579712/posts/1694391327566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