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蘇麻喇姑終身不洗澡?蘇麻喇姑終身未婚,晚年吃齋念佛 (Sumala)
蘇麻喇姑終身不洗澡,臨終時洗澡還將洗澡水喝掉,生病從不吃藥,卻高壽93歲。
蘇麻喇姑出生在蒙古科爾沁草原的一戶貧苦人家,長大后輾轉做了孝莊的貼身侍女,雖然是個侍女,也算是有了穩定的收入,吃穿不愁了。
因為聰慧低調,她不僅是孝莊的貼身侍女,也是孝莊的得力助手,她一生經歷了四任皇帝,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帝、康熙,四任皇帝都對她非常尊重。
環境可以塑造人,長期接觸一些高層次人士,使得她由一個目不識丁的侍女變成了一個精通滿蒙兩種語言,寫得一手漂亮書法的,有內涵的女子。
她不僅成為了康熙的啟蒙老師,還參與了清朝服飾的設計。
六十多年的相依相伴,孝莊對蘇麻喇姑十分信任,兩人表面雖然是主仆關系,但私下里形同姐妹。孝莊稱她為格格,因為她是康熙的啟蒙老師,康熙是她撫養長大,所以康熙稱她為額娘。
后來,孝莊病逝后,蘇麻喇姑陷入了孤獨之中,她有種被拋棄的感覺。康熙一則照顧到她的情緒,另一則是器重和信任她。于是將自己的十二子胤祹賜給她撫養。
按照清律,只有嬪以上的女人才有資格撫養皇子。在那個皇帝重視子嗣延綿的時代,康熙卻將自己的皇子破格交給蘇麻喇姑來撫養,足見康熙對她的器重。
胤祹在她的教育下,淡泊明智,不爭權奪利,更沒有參與到九子奪嫡的爭戰中。
在雍正執政后,參與奪嫡的九子幾乎都被囚禁而死,而胤祹既沒有遭到排擠,也沒有被打壓,相安無事的活到了七十九歲。
除了聰明和智慧以外,蘇麻喇姑有一個我們現在看來匪夷所思的習慣,一年到頭不洗澡,好不容易洗一次,還要將洗澡水的臟水喝掉,這又是什麼梗呢?
蘇麻喇姑不洗澡與蒙古族的一些習俗有關。
因為
古代,蒙古草原上水資源比較缺乏,水是人與動物用來維持生命的必須品,又極度缺乏,如果將水用來洗手或洗澡,就是浪費的一種表現,是對上天的不尊重。
她們惜水如命,可以整年的不洗澡,即使到了除夕那天擦拭身體的臟水也要表示懺悔的喝掉。
所以,
蘇麻喇姑不洗澡,喝掉洗澡的臟水,這與她童年時期生活在蒙古草原息息相關。
古代蒙古人,何止一年洗一次澡,一生才洗三次澡:出生、結婚和下葬這三個人生最重要的時刻。
可是,
蘇麻喇姑到了中原,中原水資源豐富,為何還要一年才洗一次呢?
這也許就是她的一種習慣有關。
蘇麻喇姑終身未婚,晚年吃齋念佛,活到93歲。
雖然宮廷是一個爾虞我詐的地方,但是蘇麻喇姑卻一直保持初心,活成了一股清流。
(圖文轉載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167GXNA98v/
而蘇麻喇(Sumala)是滿語,與「蘇墨(茉)兒(爾)」意思相似,意為「半大口袋」。
康熙四十四年(1705),她去世時,便是叫蘇麻喇。
在乾隆《五體清文鑒》中,「蘇麻喇」與「蘇墨(茉)兒(爾)」是互為對應的同一詞,可見蘇麻喇這個名字是在保留原意的基礎上由蒙語改為滿語。
標籤:
歷史, 清朝, 人物, 清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