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僧踪》夜客訪禪登巒峰,山間只一片霧朦朧。水月鏡花,心念浮動。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君莫要逐雲追夢。拾得落紅,葉葉來去皆從容,君何須尋覓僧踪。
一曲清涼禪歌《寒山僧踪》
這首禪歌《寒山僧踪》,
歌聲柔和動聽,平穩流暢,
如靜靜的夜,令人非常寧靜、舒服,
清涼入心,
直將人的神緒帶到心靈的深處,
傳神地詮釋了「寒山僧踪」的禪機。
細品歌詞,也寫得很好,
短短數句,已概括佛理的重點,
同時也指出原來修行是可以非常簡單!
《寒山僧踪》歌詞:
夜客訪禪登巒峰,
山間只一片霧朦朧。
水月鏡花,心念浮動。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
天地有醍醐在其中。
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
君莫要逐雲追夢。
拾得落紅,葉葉來去皆從容,
君何須尋覓僧踪。
歌詞展現著一個故事:
夜客訪禪登巒峰,
實際上也意味著人生的步伐,
總會遇的迷霧,疑幻疑真,
世間富貴皆如雲煙,
事非成敗轉頭便空,
心念猶如水月鏡花。
這真是《心經》中所說的
「空不異色,色不異空」,
實際上世間一切
皆是空相,都不可得!
這兩句寓意頗為深刻,
「聲聲苦樂皆隨風,
葉葉來去都從容」,
就是學佛者「不執著,要放下」
的人生態度。
不少學佛的人,
有一種跑道場的「習慣」,
即是聽聞有那個道場的法師
講經說法不錯,
就跑往哪個道場;
聽聞那位高僧大德有名氣,
就跑去找哪位高僧皈依,
忙個不了。
檢討一下自己,
也曾經有跑道場的日子,
不論禪宗、密宗,
不論佐欽寺、雞足山,
都照樣去跑。
可是佛門管理混亂,
常常傳出許多負面新聞,
有時感到很沮喪,
如墮五里雲霧,失去方向,
這不就是
「夜客訪禪登巒峰,
山間只一片霧朦朧」,
學佛不靠人,而是靠自己,
明白了鐘聲、落紅的道理後,
「君何須尋覓僧踪」,
這首禪歌原來也是在告訴我
「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
寒山和拾得都是僧人,
寒山是個詩僧、怪僧,
曾隱居在天台山寒巖,
因名寒山,他的詩寫得很美,
但脾氣卻有怪癖,
常常跑到各寺廟中「望空噪罵」,
和尚們都說他瘋了,他便大笑而去。
曾在天台國清寺當過廚僧,
與寺中的拾得和尚相見如故,
情同手足。
拾得是個苦命人,
剛出世便被父母遺棄,
拋棄在荒郊,
幸虧天台山的高僧豐干和尚
化緣經過,慈悲為懷,
將其帶至寺中撫養,
並起名「拾得」,
後來在國清寺受戒為僧。
拾得受戒後,
被派至廚房乾雜活,
當時寒山還沒有到國清寺,
但拾得常將一些餘羹剩菜
送給未入寺的寒山吃。
國清寺的豐干和尚見他們如此要好,
便讓寒山進寺和拾得
一起當國清寺的廚僧。
自此後,他們朝夕相處,
更加親密無間。
寒山與拾得有一段對話,
很值得我們品味:
寒山問拾得:
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答曰:
你且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
寒山與拾得這段對話,
常常成為藝術家創作題材。
《金剛經》云: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門智慧指出世間相如
「鏡中之花,水中之月」,
實在是無須執著。
「苦樂隨風,來去從容」,
毋要逐雲追夢,尋覓強求!
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卍
Facebook 動態回顧
我的這一天 1年前
文/轉載:蓮友 高秀蓮 (師姐)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997567824002930&id=100012491645951
《寒山僧踪》夜客訪禪登巒峰,山間只一片霧朦朧。水月鏡花,心念浮動。空不異色,色不異空。回眸處「靈犀不過一點通」,天地有醍醐在其中。寒山鳴鐘,聲聲苦樂皆隨風,君莫要逐雲追夢。拾得落紅,葉葉來去皆從容,君何須尋覓僧踪。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我如何處置乎?拾得答曰:你且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再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