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
一個人注重操守,
做事講究天理良心,
以仁愛、恭敬之心善待他人,
樂於助人而不求回報,
然而天理很快就會回應的。
其實人行善向善,
不僅為自己造下一個好命,
而且是為兒孫造福積福打下了基礎。
古今記載的這樣的故事數不勝數,
自古以來因果報應無不歷歷應驗,
充分證實了行善向善之人
最能夠得到上蒼的眷顧與保護,
使人們更加相信善惡有報、
天道佑善的道理。
清代年間,有一次杭州城遭大火,火勢兇猛,幾天幾夜不熄,燒了上千家的房屋。 官員們都出動率眾去救火。
眾人看見火光中
有一個穿著金甲的天神,
手執紅旗招展,
圍繞保護著一家宅院,左右指揮。
大火一逼近這裡,便立刻被撥回。
大火熄滅後,在一片瓦礫之中,
只有這一家宅院完好無損。
原來這座宅院是一個北新關吏顧某的房子。 這時顧某正奉命到江南出差,還未回來,家中只有婦人和幾個孩子。
大家都很驚訝,
不知道為什麼大火不燒他家。
原來,當顧某出差到江南的時候,
泊舟在蘇州河邊,
黃昏時,看見一個少婦沿河哭泣。
顧某問她何故,
她說:“我丈夫因為無法交納價值五十兩銀子的糧食,被押入牢獄追討,命在旦夕,我不知找誰能解救他,真是走投無路啊。”
顧某馬上拿出身上的五十兩交付給她,解救她家危難,少婦拜謝離去。 顧某出差回程時又經過這裡,偶然間來到飲食店,剛好所救的少婦家,就在對面。 少婦見到顧某,告訴自己的丈夫。 夫妻倆連忙邀請他到家中,款待酒食。
少婦的丈夫對少婦說:
“救命之恩無以報,
你今晚就陪他,來報答他吧。
”於是挽留顧某在家中過夜。
到了半夜,
少婦來到顧某的房間,
說明了來意,
顧某斷然拒絕,
然後披衣乘夜
回到了自己的船上過夜。
顧某回到家中後,
慰問的人接踵而至,
紛紛詢問他做了什麼大陰德的善事,
受到天神的保護,
顧某茫然不知。
經大家一再追問他,
才說出了前幾天發生的那件事情。
大家屈指一算,
與起火的時間正好一致。
顧某救了兩夫妻的危難,
又拒絕了邪淫,守住名節,
陰德更深,
品節仁慈崇高,感天動地,
因此上天也解救了他一家火災之難,
並且眾人得見,彰顯善報。
此為天佑善人之明驗。
圖文轉載: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https://www.facebook.com/168364079966577/posts/2299819626821001/
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莫道因果無人見,遠在兒孫近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