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一般的存在 godlike existence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作者: 玄一 - 星期五, 2月 28, 2025 神一般的存在 英文godlike existenceGod Sovereignty Illustrations & Vectors上帝主權插圖和向量@玄一就是道:㊙️心就是神。你的良心就是神。良心是最公正的審判官。《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例句:你們心中的神一般的存在標籤:心, 良心, 神, 存在, 上帝, 取得連結 Facebook X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絕大部分疾病都是因凝滯而生。從外到裡有三個患病源頭?1.最表層是天氣。2.內在層是情志。3.最後一層是鬼道…轉自《病是最好的上師》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三, 10月 06, 2021 究其根本, 從外到裡有三個患病源頭, 最表層是天氣, 天氣寒暑、陽寒交替, 侵入身體,導致濕寒之氣淤堵不暢。 第二個,內在層是情志, 焦慮煩躁、恐懼、嗔恨生氣、 鬱悶煩惱等情緒導致的抑滯不順。 最後一層是鬼道, 累世與你結緣的冤親債主、 墮胎嬰靈、鬼道眾生超度不成, 求助不得,困劫不通而導致。 第一種疾病因外邪引起, 病因不複雜, 如平常的感冒、風濕、傳染病等, 但要重視做好防護, 平日要通過戶外運動健身鍛鍊, 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 出出汗,做做艾灸, 增加自己體內的陽氣 來祛除體內濕寒之氣。 第二種疾病佔最多數,最複雜, 多數五臟六腑炎症和癌症等 都屬於長時間心志凝結不暢導致, 貪嗔痴疑慢是五毒,毒心害命, 嗔恨鬱悶貪婪生氣都會生大病, 這些病被診斷出, 已經是發於表了, 一切抗生素、化療、手術等 手段猶如鋸斷箭身, 箭頭還留在內里, 其內在的患病源頭是心志情緒, 要降伏自己的心,修心才能根治。 修心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只有靠佛法來修自己的心才能治療, 所以古人說,佛是大醫王。 甚至有專門以「藥」命名的藥師佛, 藥師七佛經、藥師佛心咒 等藥師佛法門。 第三種疾病一般是所有醫生 都無法診斷的疑病邪病怪病。 這些病來勢洶洶,莫名其妙。 有的人把這些疾病統稱為業障病, 這樣說其實是不準確的。 因為有些病是業,有些病是福。 有一些病 是累世業力果報現前 自作自受所致, 還有一些病是你的緣分到了, 命中注定,這不是壞事,是福報。 自作自受的業障病 有兩大類最嚴重, 第一是邪淫 , 邪淫是當世果報最快的傷身惡行, 通常一個人只要有邪淫念頭 就會勾召色魔鬼道眾生上身, 這裡有一個惡性循環: 一個人越縱慾,越傷身體, 身體越虧空,虛火盛, 性慾越強,邪魔鬼道越上身, 最後落下一身病。 身體虛弱的人,就是陽氣散了, 整個人往下沈,攝不住自己, 只能被邪魔鬼道控制了。 健康的人,陽氣足, 能守住正氣,不放逸。 降伏邪淫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白骨觀、不淨觀, 誦經也很管用。 平常誦讀《金剛經》, 持誦大悲咒, 或蓮師心咒、觀音心咒、 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 甚至一心念佛等, 都能祛除邪淫之魔, 法王如意寶曾說, 若念七遍蓮師心咒, 所有非人鬼怪、 邪魔外道都會遠離。 戒除邪淫最關鍵的是 要真心懺悔,有毅力守正道。 青少年要管住自己的手, 中年人要管住自己的婚外不淨行。 否則放縱邪... 閱讀完整內容
《六尺巷》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朝康熙•張英 Zhang Ying and the Six-Chi-Wide Lane 作者: 玄一 - 星期二, 10月 10, 2023 讓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 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生活不是戰場, 無需一較高下。 人與人之間, 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 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 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 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 *其實, 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大;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435654146/posts/pfbid021iWons1z9Tqpg6fhv1izszF21jUwgN8qGtCSkeovFEeesELGozeGM7Ens2kvjSH6l/?mibextid=Nif5oz 張英與六尺巷 Zhang Ying and the Six-Chi-Wide Lane 閱讀完整內容
「很多的話我以前不敢講,藉這一波的疫情我來發聲。《非素不可》唯有齋戒茹素 才能消弭災疫!」–– 證嚴法師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6月 03, 2021 #6月1日_全國吃素日 🙏 . 病毒是看不到、摸不著,幽靈也是看不到、摸不著。它們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無堅不摧。有攻堅滅頂的力量! . 一秒鐘就有2443個冤魂,一天有二億一千萬個,一年就有770億個。 . 這些生命都為了滿足人類口欲,而喪生刀下成為幽靈。這些幽靈很可能就化為病毒來找它要報復的人,這就是動物反撲的可怕力量! . #非素不可 若您還沒有吃長素,邀您一起來響應! 「很多的話我以前不敢講,藉這一波的疫情我來發聲。《非素不可》唯有齋戒茹素 才能消弭災疫!」–– 證嚴法師 ✔️多吃素少殺業 。 一日一齋,疫情消災。 人人有責,你素了嗎? 感恩素食 戒殺護生 🙏 ▶️ 複製連結 ✔️上天有好生之德 🙏 平常我們儘量素食,從嘴巴放生, 劫難來臨時, 上天也會放我們一條生路! 逢凶化吉🙏 添福加壽🙏 ㊙️ 一位億萬富翁回答為什麼吃素? 飯桌上的一席智慧話語, 令所有人心服口服。 ▶️ 複製連結 ✔️全球富豪都看好素食 是現在及未來的趨勢 , 不分國家、種族, 都一致認同的飲食習慣, 其中不少名人、富豪 非常支持素食飲食, 像是比爾蓋茲、馬雲、李嘉誠 都在素食風潮上有著驚人相似的看法。 比爾蓋茲說: 「 #讓素食成為下一個Windows 」; 馬雲說:「 #素食是一個未來趨勢 」; 李嘉誠則 投資植物蛋 。 🔍全球素食趨勢 Vegan84000 http://vegan84000.blogspot.com/ 素食養生_戒殺護生_吃素環保愛地球 #全球素食趨勢 #素食 #養生 #全素 #護生 #多吃素少殺業 #一日一齋疫情消災 閱讀完整內容
餃子導演的媽媽,真是奇人啊!這哪是媽,這簡直是活菩薩啊!(Mom is a living bodhisattva)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4月 10, 2025 餃子導演的媽媽,真是奇人啊! 151億!這數字晃得人眼暈,可你知道嗎? 這背后有個比哪吒還牛的人物——餃子他媽!可不是鬧著玩的,這絕對是母愛的巔峰之作,一部活生生的勵志大片! 話說這餃子,本名楊宇,妥妥的華西醫科大學高材生,前途一片光明,妥妥的“別人家的孩子”。可這娃偏不走尋常路,大三直接轉行做動畫,畢業后直接回家啃老三年,全靠他媽那每月一千塊的退休金過活。擱現在,這妥妥的“啃老族”啊!但你要是這麼想,那就大錯特錯了! 你以為餃子他媽會急得跳腳?會哭天搶地?會跟街坊鄰居哭訴自家娃不爭氣?NONONO!人家壓根兒沒這反應!人家不僅沒反對,還全力支持!這得是多大的格局和胸襟啊!試想一下,你家娃放棄鐵飯碗,去追一個“不靠譜”的夢想,你是什麼反應?估計得氣得血壓飆升吧? 但餃子他媽不一樣,她冷靜地思考了,然后……默默地掏出了錢包。那三年,她省吃儉用,就為了給兒子攢錢買動畫軟件。鄰居大媽在樓道里炫耀自家娃考上了公務員,她只是笑笑,然后繼續去菜市場撿些別人不要的菜葉回家。這畫面,是不是瞬間淚目? 這哪是媽,這簡直是活菩薩啊! 更牛的是,餃子做《哪吒》那幾年,他媽直接搬到工作室和他一起住!白天幫忙打打下手,晚上照顧兒子起居,活脫脫一個“全能保姆”。你以為她會催兒子:“啥時候能賺錢啊?”“啥時候能出名啊?”沒有!她從沒提過這些!她就像個默默無聞的投資人,對回報率完全不在乎,只管全力以赴支持兒子 想想看,這年頭,多少父母恨不得把娃往“成功”的路上硬推?恨不得把娃培養成別人眼中的“完美”孩子?可餃子他媽,她卻選擇相信兒子,支持他走自己的路。她沒有把自己的期望強加給兒子,她只默默地守護,默默地付出。 這跟現在流行的“雞娃內卷”簡直是天壤之別!那些“雞娃”的父母,每天都盯著孩子的成績,恨不得把孩子培養成“全能超人”。可他們想過沒有?孩子真的快樂嗎?孩子真的有自己的夢想嗎? 餃子他媽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真正的教育,不是強迫,而是支持;不是控制,而是放手。她給兒子的是無限的愛和自由,讓兒子能夠盡情地展現自己的才華。 《哪吒》的成功,不是偶然,而是必然。這是餃子和餃子他媽共同努力的結果。五年磨一劍,這五年里,有汗水,有淚水,更有母愛的支撐。 如今,《哪吒》票房過一百五十億,餃子功成名就。可他卻說,沒有他媽,他不可能走到今天。這不僅僅是兒子的感謝,更是對偉大母愛的最好詮釋。 https://www... 閱讀完整內容
正月十二。十二分的衷心祝福。在新的十二個月裡❤️ 十二分的快樂幸福 💖平安健康 🍎好運連連。十二分的感恩惜福。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2月 02, 2023 ㊗️大家初十二 🏮吉祥如意, 福瑞相伴。 十二分的衷心祝福 在新的十二個月裡❤️ 十二分的快樂幸福 💖平安健康 🍎好運連連 十二分的感恩惜福。 早安美好😊周六愉快❤ 幸福快樂💌平安健康💖 喜悅順心💗笑口常開💝 願你有開心美好的一天💌 十二分的財旺福旺 十二分的感恩💖惜福 懂得感恩, 是一件很愉悅的事情。 因為總想著別人的好, 內心便時常的歡喜, 這種心情, 日子總過得 健康而舒心。 祝大家虎年 事事順利、身體健康🎉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0569106122/posts/5456939087668341/ 正月十二,農曆正月第十二天。 節假日和習俗: 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有童謠云:「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轉載自: 維基百科 🔺 你不知道的初十二! 分類\文化 時間\2017-02-08 年初十二也就是快到元宵節,這個時候各個地方,都會搭建燈棚,準備迎接元宵節的到來。 對此大年初十二習俗到底是怎樣的呢? 正月十二,搭建燈棚,民間俗稱「十二搭燈棚」,意思是元宵節將近,村莊中的管事人,從這一天開始就要召集,能工巧匠和青壯年準備花燈,做元宵節賞燈的各種準備工作了。 童謠是這麼唱的。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 正月十五 就是「 元宵節 」了,它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大地回春的夜晚,又稱為「上元節」。 元宵燃燈的風俗起自漢朝,這一天少不了還要吃元宵、湯圓。 正月十六夜則是小孩的節日,所有的小孩拿出自己的燈籠,對著別人的重重一撞,然後笑哈哈的看著別人的燈籠著火,這個叫做「碰燈」,講究的是今年的燈籠不能留到明年,必須以「碰燈」的方式銷毀,現在寶寶們知道,為什麼小桃子一定要在今天掛燈了,因為不同的天數,有不同的典故,可是不能亂來的哦~那你們也趕快動起來,搭好燈棚,準備迎接元宵節的到來吧~ 🔺🔺🔺🔺🔺🔺🔺🔺🔺🔺 搭燈棚 在我國的民間有這樣一首童謠「十一嚷喳喳,十二搭燈棚,十三人開燈,十四燈正明,十五行月半,十六人完燈。」意思就是說過了正月十一從正月十二開始人們就開始準備過元宵節了。 正月十二習俗:選燈籠搭燈棚 現在大家都已經正常開始上班,過幾天又是元宵節。那么正月十... 閱讀完整內容
《絕症富翁的三帖靈藥》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六, 8月 28, 2021 有一個富翁得了絕症,他覺得自己將不久人世,心中很難過。後來,他請教一位隱居的名醫老張。名醫為他把脈診斷後說:「這病除了一個辦法外,無藥可醫,我這裡有三帖藥。你依續照做,一帖做完再打開另一帖。 (一)富翁回到家, 打開第一帖,上面寫著: 「 請你到一處沙灘, 躺下30分鐘,連續21天。 」 富翁半信半疑,還是照做了, 結果每次一躺就是2個小時。 因為他很忙碌, 所以從來沒有這麼舒服過。 聽著風,聽著海 和海鷗的鳴叫內心無比的舒服。 (二)第22天, 他打開第二帖,上面寫著: 「 請在沙灘上找5只魚或蝦或貝, 將它們送回海裡,連續21天。 」 富翁滿心懷疑,但還是照做了, 結果每次將小魚蝦丟回海裡時, 他卻莫名地感動。 (三)第43天, 他打開第三帖,上面寫著: 「 請隨便找一根樹枝, 在沙灘上寫下所有不滿和怨恨的事。 」 當他寫完沒多久, 海浪漲潮就把那些字沖刷掉了, 他突然頓悟而感動的哭了。 回家後,他覺得全身舒暢, 很輕鬆而自在,甚至不再怕死了。 原來, 人因為學不會三件事, 所以會不快樂: 一、休息; 二、付出; 三、放下。 貪婪是一種毒藥, 人的慾望永遠沒有止境。 擁有了穩定的生活 還要去追求安逸, 擁有了安逸的生活 還要去追求奢侈的物質享受。 只要你的慾望沒有盡頭, 就永遠不會快樂。 人生哲理, 知足者常樂。 珍惜現在所擁有的, 你會發現你是世上最富有的人。 你是又一個撿到這個故事的人, 分享是一種美德, 請讓你身邊的朋友也變的幸福吧, 讓我們都做個最“富有”的人。 轉載:香光莊嚴 https://www.facebook.com/132449523610556/posts/1722031627985663/ 閱讀完整內容
欽天監,中國古代官名。掌管觀察天文、推算曆法、授時等工作,至民國建立後裁撤。(qīn tiān jiàn) 作者: 玄一 - 星期日, 4月 13, 2025 漢語拼音 qīn tiān jiàn 釋義: 職官名。 唐代稱司天臺, 宋代稱司天監, 明清為欽天監。 掌天文、曆數、占候、推步之事。 相當於今日的天文臺。 設監正、副監。 ◼️ 欽天監,中國古代官名。 掌管觀察天文、推算曆法、授時等工作,至民國建立後裁撤。 司天監 工作 之 北京 古觀象台 上 儀器 陳設 之 白描畫 (圖文轉載) 標籤: 歷史, 古代, 閱讀完整內容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句,它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俗話說,富貴不過三代,但是范仲淹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多年。這一切皆因其無我無私,起心動念總為大眾利益著想。 作者: 玄一 - 星期日, 4月 13, 2025 請效法范仲淹的精神,令預言變成謠言! 范仲淹做了什麼事,讓家族興旺八百年? “先天下之憂而憂, 後天下之樂而樂”, 這是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名句,它的作者就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范仲淹。 俗話說, 富貴不過三代, 但是范仲淹家族,卻興旺了八百多年。這一切皆因其無我無私,起心動念總為大眾利益著想。 范仲淹家境貧寒,從小養成的節儉習慣,即使到了他功成名就後,依然保持清苦儉約的生活。即使是身為宰相後,早餐也都是鹹菜就粥。 范仲淹有四個兒子。宰相之子,絕對是官二代了,可是他嚴厲要求子女不可藉他之名搞特權。在這種嚴厲的教育下,他的子女都品德高潔,為世人所誇讚。 四個兒子長大後,均德才兼備,分別官至宰相、公卿、侍郎,范家代代子孫也都賢達顯貴,綿延至今已超過八百多年了,蘇州一帶范氏後人依然興旺。 一個封建時代的官僚,為什麼能讓福澤惠及近千年的子孫後代呢? 有許多人都將這些歸功於范仲淹臨終前留給子孫的這一則: 《范文正公家訓百字銘》 孝道當竭力,忠勇表丹誠; 兄弟互相助,慈悲無過境。 勤讀聖賢書,尊師如重親; 禮義勿疏狂,遜讓敦睦鄰。 敬長與懷幼,憐恤孤寡貧; 謙恭尚廉潔,絕戒驕傲情。 字紙莫亂廢,須報五榖恩; 作事循天理,博愛惜生靈。 處世行八德,修身率祖神; 兒孫堅心守,成家種義根。 其實家訓 只是范公對其一生為人處世的簡要總結,對於子孫後代的影響,主要還是源於他真實的身教。 在此,特摘兩則范仲淹以身“說法”的小故事。 范仲淹的母親去世後,按當時風俗,他曾請風水先生來看看他給母親選擇的墓地, 風水先生說, 他母親的葬處是“絕地”,他家會斷子絕孫,勸他遷移。 范公說: “既然是絕地,就不應讓別人來承受這樣的壞運氣,我寧願自己承受;如果我該絕後,就是遷墳又有什麼用呢?” 最終沒有遷移,但范公不僅沒絕後,而且後世子孫人丁興旺。 范仲淹還在相位時,有人告訴他蘇州有一個著名的風水寶地——南園,勸他把南園買下來做住宅,以利後代人做大官。 范仲淹說,一家人發達,不如讓大家都發達,那才是大富貴。 於是他花錢買下南園,創辦了“蘇州書院”,為國家培養人才。 結果,將近一千年來,這書院出現了將近四百位進士,八十幾位狀元。 范仲淹善心為大眾謀福利,其功德是無法估量的,而上天所回報給他的,是子子孫孫的福祿,是范仲淹當時所付出的幾十倍、幾百倍,是范仲淹毫無利己之心,播下的善種,八百多年... 閱讀完整內容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是三達德,《中庸》有說,這三條,必須學。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二, 8月 17, 2021 『子曰:知者不惑』, 「有智能辨別,就不迷惑,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 不惑不是斷惑嗎?」 『仁者不憂』,「仁者不憂,凡憂都是患得患失,為自己打算,仁是大公無私,處處替公家做,有什麼得失。例如楚人失弓,楚人說:楚弓楚得,孔子聽聞了也說:天下弓天下得,孔子讚歎楚人,楚人心量雖小,只要擴大就是仁。」 『勇者不懼』,「勤勞才能辦出事,勤勞必須有勇氣,無論遇到什麼辛苦,也必須衝破,這就是不懼。辦事不是一下就能成功,必須有勇氣,只要無懼,有些事必定可以達成。」 「終日迷惑顛倒、貪心,如何能不惑不憂?」 好,這章書就是三達德,《中庸》裡面說,這三條我們是必須要學的,孔子講「知者不惑」,有智慧能辨別,能辨別是非善惡、真妄邪正、利害得失,有智慧他就不迷惑了。 學孔子之道也是斷惑,不惑不是斷惑嗎?這個不惑就是斷惑,不會迷惑那惑就斷了。這個跟我們佛家講的道理是一樣的,佛是講斷惑了,所以不惑跟斷惑是同樣的一個道理。 有了智慧自然就不迷惑,惑就沒有了,就斷了。所以我們學佛、學儒、學道,沒有別的,就學個智慧,般若智慧。 有仁心的人他沒有憂慮。凡事憂慮,患得患失,都是自私自利,為自己打算,為個人的利益。或為一個家,一個團體,一個國家,這個都是有憂慮,會有患得患失。如果為整個世界來著想,佛法講得更圓滿了,為一切眾生,都沒有為自已,就沒有得失了。這個仁是大公無私,處處替公家做,替大家做,有什麼得失?這個事情做得成,大家得好處;做不成,大家福報不夠。跟自己個人沒有關係,跟大家有關係,所以個人沒有得失,沒有憂慮。 恭錄自《每日論語》悟道法師主講 WD20-037-0255 🔺觀看《每日論語》全集:https://hwadzan.pse.is/3fbnfk https://www.facebook.com/148074648697450/posts/1888223148015916/ 閱讀完整內容
極樂寺之華嚴實驗室的水結晶實驗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五, 3月 04, 2022 華嚴實驗室 水結晶 觀看次數:3,953次•2019年10月16日 極樂寺 社團法人台南市淨宗學會:::淨空法師老和尚、悟行法師 實驗室簡介 關於華嚴: 緣起 導師上淨下空老和尚曾說: 「現在科學所講光波、電磁波等,但哪一樣的波都比不上思想波(起心動念)。 這個波是剎那之間周遍法界,是宇宙之間最強的頻率。」, 又告訴我們:「 一念善心周遍法界 」。 華嚴實驗室秉持導師 上淨下空老和尚之教誨,以驗證華嚴精義、弘揚佛法為宗旨,又得高雄醫學大學謝天渝院長與何坤炎教授鼎力相助,華嚴實驗室成立以來,已持續觀察過近百萬次水結晶實驗,驗證華嚴教義「 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之真理。 因此華嚴實驗室的宗旨,除了闡明一切物質皆具見聞覺知的特性,同時也希望藉著宇宙共同的語言、愛、和平為導向,希望人心向善,道德回升,心靈淨化,為當前的地球災難略盡綿薄之力。 水結晶之研究始於一九九四年日本IHM研究所江本勝博士,發現水可以接受與分辨來自聲音、文字、圖像、意念的訊息,意外的給佛教做了一個科學的證明,然而身為佛陀真理信仰者的我們,對華嚴實驗室的期許是以佛教本體為出發,以科學之用來證明佛陀在兩千五百多年前的智慧。 2010年華嚴實驗室成立,前兩年除了學習並參考日本江本勝博士的水實驗方法,也融入自己實驗室所研究的心得,隨後我們選用較適合本實驗室的方法與儀器,同時也擴大水實驗的範圍。在水實驗當中,我們發現人的意念能影響身體健康狀態,也能影響地球的生態環境,這是個好消息也是個壞消息。 壞消息是現代的我們,心念因過度物欲的追求而變得自私自利,長久的競爭、衝突、對立的意念會讓我們身體產生病變;進一步,當我們人類集體長久的競爭、衝突、對立,那巨大負面的意念會感召地球上頻繁的天災及人禍。好消息則是當我們改變自己心意,回歸到愛、感恩、互助、關懷,和諧,不再自私自利,我們的身體就能恢復正常,周圍的物質環境也能恢復清淨、美好。 水實驗的結論竟是如此的簡單而且奇妙的! 於此,我們要至誠感恩老法師給予這個因緣讓我們親身體驗到人心念力量的不可思議,地球的和諧的確要從我們每一個人自心做起。 台灣華嚴實驗室水結晶實驗報告 @ 普陀拉虹光世界 :: 隨意窩 Xuite日誌 標籤:水結晶,劉醫師,華嚴實驗室 發表於 九月 12, 2017 水會看,會聼,懂得人的意思 ... 閱讀完整內容
絕大部分疾病都是因凝滯而生。從外到裡有三個患病源頭?1.最表層是天氣。2.內在層是情志。3.最後一層是鬼道…轉自《病是最好的上師》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三, 10月 06, 2021 究其根本, 從外到裡有三個患病源頭, 最表層是天氣, 天氣寒暑、陽寒交替, 侵入身體,導致濕寒之氣淤堵不暢。 第二個,內在層是情志, 焦慮煩躁、恐懼、嗔恨生氣、 鬱悶煩惱等情緒導致的抑滯不順。 最後一層是鬼道, 累世與你結緣的冤親債主、 墮胎嬰靈、鬼道眾生超度不成, 求助不得,困劫不通而導致。 第一種疾病因外邪引起, 病因不複雜, 如平常的感冒、風濕、傳染病等, 但要重視做好防護, 平日要通過戶外運動健身鍛鍊, 呼吸新鮮空氣,曬曬太陽, 出出汗,做做艾灸, 增加自己體內的陽氣 來祛除體內濕寒之氣。 第二種疾病佔最多數,最複雜, 多數五臟六腑炎症和癌症等 都屬於長時間心志凝結不暢導致, 貪嗔痴疑慢是五毒,毒心害命, 嗔恨鬱悶貪婪生氣都會生大病, 這些病被診斷出, 已經是發於表了, 一切抗生素、化療、手術等 手段猶如鋸斷箭身, 箭頭還留在內里, 其內在的患病源頭是心志情緒, 要降伏自己的心,修心才能根治。 修心是我們一生最重要的事情。 只有靠佛法來修自己的心才能治療, 所以古人說,佛是大醫王。 甚至有專門以「藥」命名的藥師佛, 藥師七佛經、藥師佛心咒 等藥師佛法門。 第三種疾病一般是所有醫生 都無法診斷的疑病邪病怪病。 這些病來勢洶洶,莫名其妙。 有的人把這些疾病統稱為業障病, 這樣說其實是不準確的。 因為有些病是業,有些病是福。 有一些病 是累世業力果報現前 自作自受所致, 還有一些病是你的緣分到了, 命中注定,這不是壞事,是福報。 自作自受的業障病 有兩大類最嚴重, 第一是邪淫 , 邪淫是當世果報最快的傷身惡行, 通常一個人只要有邪淫念頭 就會勾召色魔鬼道眾生上身, 這裡有一個惡性循環: 一個人越縱慾,越傷身體, 身體越虧空,虛火盛, 性慾越強,邪魔鬼道越上身, 最後落下一身病。 身體虛弱的人,就是陽氣散了, 整個人往下沈,攝不住自己, 只能被邪魔鬼道控制了。 健康的人,陽氣足, 能守住正氣,不放逸。 降伏邪淫的方法有很多, 除了白骨觀、不淨觀, 誦經也很管用。 平常誦讀《金剛經》, 持誦大悲咒, 或蓮師心咒、觀音心咒、 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 甚至一心念佛等, 都能祛除邪淫之魔, 法王如意寶曾說, 若念七遍蓮師心咒, 所有非人鬼怪、 邪魔外道都會遠離。 戒除邪淫最關鍵的是 要真心懺悔,有毅力守正道。 青少年要管住自己的手, 中年人要管住自己的婚外不淨行。 否則放縱邪... 閱讀完整內容
《六尺巷》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清朝康熙•張英 Zhang Ying and the Six-Chi-Wide Lane 作者: 玄一 - 星期二, 10月 10, 2023 讓他三尺又何妨? *清朝康熙年間有個大學士名叫張英,一天張英收到家信,說家人為了爭三尺寬的宅基地,與鄰居發生糾紛,要他利用職權疏通關係,打贏這場官司。 *張英閱信後坦然一笑, 揮筆寫了一封信,並附詩一首: 千里修書只為牆,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這個化干戈為玉帛的故事流傳至今。 *生活不是戰場, 無需一較高下。 人與人之間, 多一份理解就會少一些誤會; 心與心之間, 多一份包容就會少一些紛爭。 *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認知 去評論一個人,判斷一件事的對錯。 不要苛求別人的觀點與你相同,不要期望別人能完全理解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觀點,人往往把自己看得過重,才會患得患失,覺得別人必須理解自己。 *其實, 人要看輕自己,少一些自我,多一些換位,才能心生快樂。 *心有多大,快樂就有多大;包容越多,得到越多。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5435654146/posts/pfbid021iWons1z9Tqpg6fhv1izszF21jUwgN8qGtCSkeovFEeesELGozeGM7Ens2kvjSH6l/?mibextid=Nif5oz 張英與六尺巷 Zhang Ying and the Six-Chi-Wide Lane 閱讀完整內容
愛的「二八定律」?04-8020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五, 3月 04, 2022 愛的「二八定律」 人生80%的快樂,是由20%的人給予的;人生80%的煩惱,也是20%的人給予的。 這叫「愛的二八定律」——我演繹的~ 其實 二八定律 又叫 帕累托定律 ,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義大利經濟學家巴萊多發現的。 他認為,在任何一組東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約20%,其餘80%儘管是多數,卻是次要的,因此又稱二八定律 。 所以據此推定,快樂很簡單,只要20%愛你的人,就可以給予你80%的快樂了。 可是文藝青年一般都有完美主義情結,認為缺了20%的快樂便不是完整的快樂,堅持認為「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是不道德的。於是拼命的去解釋、去爭取,以為一定要解除所有的「誤會」,自己才可以心安理得的快樂下去。 其實愛的世界裡,和社會學、管理學領域是一樣的。有20%的人喜歡你,就有20%的人討厭你,剩下的60%保持中立。 你能做的不是拋開喜歡你的那20%,去求得討厭你的20%的諒解。因為你無論如何努力,優質的資源永遠是20%。迎合了那些不喜歡你的,也就捨棄了那些喜歡你的,快樂還是那麼多,改變了的只是自己,你變成了討厭你的人所希望的那個樣子。 就如做陶罐的喜歡晴天,賣雨傘的喜歡雨天,其實許多愛與不愛,沒有對錯,不需要理由,也不必強求。 所以:一直向前走吧,愛那些愛你的20%,影響那些中立的60%,忘記那些討厭你的20%。愛就像吃飯一樣,八分飽,就剛剛好。 不完美才是完美的人生~~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essay/6k2jgm.html 閱讀完整內容
大事 (go big)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3月 19, 2025 大事 英文 (go big) 例句: 干一番利國利民的大事 「Go big or go home. 」是個在電影或影集常出現的句子 字面上的意思是「要搞就把場面搞大,否則就回家」 實際上就是說要做一件事就要有豁出去的決心, ... 立志 發願 發心 明確的目標 夢想 @ 玄一學佛修行 : ①作佛: 阿彌陀佛=無量光壽 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②了生死: 究竟涅槃 不生不滅 不老不死 ③善終: 但求好死 願我臨終無障礙 《 人命無常呼吸間 》 生死事大,念佛要緊; 無常迅猛,兒戲不得。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標籤: 閱讀完整內容
信佛的皇帝vs滅佛的皇帝 作者: 玄一 - 星期五, 3月 14, 2025 【信佛的皇帝vs滅佛的皇帝】 信佛的皇帝 - Google 搜尋 【 中國歷史上最有佛緣的15位皇帝 】 漢明帝劉莊: 最早引入佛教的皇帝。 漢明帝劉莊( 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 ),原名劉陽,字子麗,東漢第二位皇帝, 在位十八年 。其正式諡號為「孝明皇帝」,後世省略「孝」字稱「漢明帝」,廟號顯宗。漢光武帝劉秀的第四子,母親為光烈皇后陰麗華。 梁武帝蕭衍: 四度出家為僧,開創漢地素食先河。 梁武帝蕭衍( 464年—549年 ),字叔達,小字練兒。南蘭陵中都里人(今江蘇常州市武進區西北)。南北朝時代南梁開國皇帝,廟號高祖。 蕭衍是南齊宗室,亦是蘭陵蕭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父親蕭順之是齊高帝的族弟,封臨湘縣侯,官至丹陽尹。母張尚柔。蕭衍少年時受過良好的儒家教育,私德頗佳、亦不太注重個人享受,是竟陵八友之一。原為權臣,在其兄長蕭懿被害後,逐漸有帝位之野心,南齊中興二年(502年),齊和帝被迫禪位於蕭衍,南梁建立,是為梁武帝。稱帝後的蕭衍改善許多前朝留下的弊政,並多次主持整理經史文書。然而晚年的他多次出家,傾力資助佛教發展直接導致國庫空虛,在侯景之亂爆發後絕食而亡。梁武帝蕭衍 在位時間近48年 ,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 雍正皇帝胤禛: 直透三關的大禪師編製禪宗語錄集。 雍正帝( 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 ),愛新覺羅氏,名胤禛(滿語:ᡳᠨ ᠵᡝᠨ,轉寫:In Jen),法號破塵居士、圓明居士[3],中國清朝的第四位皇帝,也是清軍入關以來的第三位皇帝,於公元1722年至1735年在位,年號「雍正」。廟號世宗,諡號敬天昌運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寬仁信毅睿聖大孝至誠憲皇帝,通稱世宗憲皇帝(滿語:ᡧᡳᡯᡠᠩ ᡨᡝ᠋ᠮᡤᡝᡨᡠ᠋ᠯᡝᡥᡝ ᡥᡡᠸᠠᠩᡩ᠋ᡳ,穆麟德轉寫:šidzung temgetulehe hūwangdi)。 雍正帝乃康熙帝第四子,於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登基(1722年12月27日)[4]。雍正帝的風格是著名的勤勞親為,亦狠辣果斷,絕不心慈手軟,因此對內政和民生的問題均進行強力手段的鐵腕施政,例如在中央設置軍機處和密摺制度來加強皇權,在地方上推行攤丁入畝、火耗歸公、改土歸流、打擊貪腐的王公官吏和廢除賤籍等一系列政策,推動了清朝的經濟和國力進一步增加,對外則透過對俄國談判確定蒙古北部邊疆,平定青海,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等加強對... 閱讀完整內容
清明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 (04) 作者: 玄一 - 星期四, 4月 03, 2025 2025年4月4日 星期五 清明節,是漢族的傳統節日,它是在農曆中第5個節氣的第1天。 清明節的時間為春分後的第15天,即4月4日、5日或6日其中1天。 (圖文轉載) 2025-0404(五) 標籤: 閱讀完整內容
「很多的話我以前不敢講,藉這一波的疫情我來發聲。《非素不可》唯有齋戒茹素 才能消弭災疫!」–– 證嚴法師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四, 6月 03, 2021 #6月1日_全國吃素日 🙏 . 病毒是看不到、摸不著,幽靈也是看不到、摸不著。它們雖然看不到摸不著,但卻無堅不摧。有攻堅滅頂的力量! . 一秒鐘就有2443個冤魂,一天有二億一千萬個,一年就有770億個。 . 這些生命都為了滿足人類口欲,而喪生刀下成為幽靈。這些幽靈很可能就化為病毒來找它要報復的人,這就是動物反撲的可怕力量! . #非素不可 若您還沒有吃長素,邀您一起來響應! 「很多的話我以前不敢講,藉這一波的疫情我來發聲。《非素不可》唯有齋戒茹素 才能消弭災疫!」–– 證嚴法師 ✔️多吃素少殺業 。 一日一齋,疫情消災。 人人有責,你素了嗎? 感恩素食 戒殺護生 🙏 ▶️ 複製連結 ✔️上天有好生之德 🙏 平常我們儘量素食,從嘴巴放生, 劫難來臨時, 上天也會放我們一條生路! 逢凶化吉🙏 添福加壽🙏 ㊙️ 一位億萬富翁回答為什麼吃素? 飯桌上的一席智慧話語, 令所有人心服口服。 ▶️ 複製連結 ✔️全球富豪都看好素食 是現在及未來的趨勢 , 不分國家、種族, 都一致認同的飲食習慣, 其中不少名人、富豪 非常支持素食飲食, 像是比爾蓋茲、馬雲、李嘉誠 都在素食風潮上有著驚人相似的看法。 比爾蓋茲說: 「 #讓素食成為下一個Windows 」; 馬雲說:「 #素食是一個未來趨勢 」; 李嘉誠則 投資植物蛋 。 🔍全球素食趨勢 Vegan84000 http://vegan84000.blogspot.com/ 素食養生_戒殺護生_吃素環保愛地球 #全球素食趨勢 #素食 #養生 #全素 #護生 #多吃素少殺業 #一日一齋疫情消災 閱讀完整內容
一語點醒夢中人 (A word to wake up the dreamer)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3月 19, 2025 一語點醒夢中人 英文 (A word to wake up the dreamer) 一句話喚醒夢中人 字面意思是說: 一句話讓在睡夢中的人醒了過來。 所以比喻成: 一句話讓人突然明白了一件事情,讓人突然開竅 WAKE UP Dreamer 觀察者 Watcer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一語道破 世間好語佛說盡 如是我聞,一針見血。 例句: 你真是一語點醒夢中人 標籤: 語錄, 諺語, 閱讀完整內容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Sympathy for Peasants) 作者: 玄一 - 星期三, 3月 26, 2025 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圖文轉載) Poem:Sympathy for Peasants 詩:對農民的同情 延伸閱讀: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譬喻 小故事大智慧 中華傳統文化 儒釋道三家 標籤: 閱讀完整內容
玄一筆記 06-zen-nlp 作者: 玄一學佛修行 - 星期日, 3月 06, 2022 2022_0306_zen_nlp 要獲得内心的平和、喜悅與自在,你必須學習,如何「捨」放掉那些,造成你不快樂的,憂悲苦惱。(圖文轉載) 🔍搜尋"決定一生的關鍵字"標籤: 玄一學佛修行 玄一 學佛 修行 人生 哲學 愛 智慧 語錄 正能量 五指禪 ZEN5P NLP 簡單就是道 生活就是禪 佛法就是活法 生活的方法 大道至簡 萬法歸一 如是 宇宙人生的真相 三觀 宇宙觀 人生觀 價值觀 排序 依止 次第 圓覺 大徹大悟 明心見性 獲得 内心 平和 喜悅 自在 你 必須 學習 如何 捨 放掉 造成 不快樂 憂 悲 苦惱 閱讀完整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