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要如何改變命運呢?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佛家也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見一念為善,功德無量,因此第一個方法就是─積善。人非聖賢,熟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當我們不小心做錯事了,最要緊的就是立刻改過,不再重蹈覆轍。因此改變命運的第二個方法,就是改過。- Ways to change your destiny
(岳瑞珠) 明倫月刊
各位朋友,當您仔細聆聽四周親朋好友的談話,是否發現怨聲不絕於耳。有的批評上司;有的埋怨命運;不如意的話語,此起彼落。難得聽到讚美,及滿足的笑靨。似乎很少人會說:「老天待我很公平,給我那麼多幸福。」卻常聽說:「老天爺太不公平了,把災禍都降在我身上。」不是怨天,就是尤人,說慣了也聽慣了。大家不約而同地認同這些看法,沒有人提出反駁。您可曾心平氣和地想想,這些話的正確性和影響。先說一個小故事給您聽,讓我們在其中得到答案吧!
有一位江陰縣的張畏巖先生,學問很深,文章做得很好,甲午年南京鄉試時,借住在一處寺院。等到發榜,卻名落孫山。張生大罵試官眼濁,被院中道長聽到,在一旁微笑。張生便遷怒道長,罵曰:「你未見我的文章,怎麼知道寫得不好,而在一旁偷笑。」道長說:「常聽別人說,作文章,貴在心平氣和,現在聽你罵人的模樣,心不平、氣不和,怎能做好文章?」張生聽了很信服,便求教道長。道長說:「造命的權在天,但立命的權卻在我,只要你多做善事,多積陰德,什麼福都可以求的。」張生問:「我是一個窮書生,怎樣做善事積陰德呢?」道長回答:「行善積德都從心做起,只要常存做善的心,功德就無量了。就像謙虛這件事,只要肯做,又不必費錢,有什麼做不到呢?若不反省自己,反而罵考試官,就是造惡了。」張生從此處處謙虛,天天用功修德、謹慎做事,終於在翌年中舉。
由此我們深深體會到,「命運雖是天註定,卻是可以改造的,就看我們的心如何去做了」。張生的遭遇、了凡四訓作者袁了凡先生的一生,不都是活生生的印證嗎?許多歷史的故事,如愚公移山、國父革命,都明白地告訴我們人定可勝天。心念的堅定可以克服一切阻礙。現代的醫學如此發達,但對癌症仍束手無策。認命的人,得了這種病,徒嘆天之薄我,讓生命無奈地消失了。意志堅決的人,卻克服病魔,終究能戰勝天命。哎!心所發出的力量,竟是如此不可思議,愚蠢的世人,卻甘受命運的束縛,自怨自艾,不思奮起,可悲!可嘆!
了解了上面一層道理,究竟要如何改變命運呢?易經上說:「積善之家,必有餘慶。」佛家也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可見一念為善,功德無量,因此第一個方法就是─積善。
世上行善的人確實不少,每年政府也都舉行好人好事表揚大會,這是大家都看得到的。然而一些無所求而為,默默行善,不欲人知者,更令我們敬佩。一般人誤以為富者才容易行善,其實行善是不分貧富貴賤的,善事也不以錢財分大小、用身分定高低。全在乎每個人心之發動,是否「真誠」。財濟只是行善的一種罷了,善是時時可做,處處可為的。您可曾常常勸人做好事,使迷途的稚子,回頭是岸。您可曾愛惜物命,不忍活生生的性命,喪於屠刀。您可曾謙虛為懷,心存愛敬。那麼,您就是做了善事了。遇人危難,您肯挺身而出嗎?您有成人之美,助人為善的雅量嗎?被人歪曲、妄論的佛法,您能勇敢的護持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您就是最有善心的人了。
只要您一心為他人著想,慈悲為懷,處處可行善事。很容易做,卻也不容易做。為什麼呢?所謂為善、為惡就在一念之差,光以善來說,就有真、假、偏、正種種分別。有的事乍看為善,然心起一貪或為名、利、就是假善了。有的人心懷善意,卻幫了惡人,就是偏善了。諸如此類,都不能算善,因此做善之先,必須有充分的學養、辨別是非的能力,才能把善做到圓滿。而其大原則就是:「有益於人者,是善。有損於人者,是惡也。」「利人者公,公則為真。利己者私,私則為假。」「無為而為者真,有為而為者假。」以此原則自我反省,便可知己之為善,為惡了。
積陽善,雖享世名,卻為天地所忌,且名不符實者多,易遭奇禍。世上有太多這種例子,可不慎乎!我們在濟助他人時,若能內不見己,外不見人,內不見所施之物,做到三輪體空,一心清淨。那麼,雖「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為善就在這清淨無染的心啊!因此古人常說:「志在天下國家者,善雖小而大,苟在一身,雖多亦少。」
人非聖賢,熟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當我們不小心做錯事了,最要緊的就是立刻改過,不再重蹈覆轍。因此改變命運的第二個方法,就是改過。
曾子曰:「吾曰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聖賢自省改過的功夫如此,同為丈夫,當然我們也可以做到。首先要有羞恥心,進而知恥雪恥,否則連禽獸都不如了。
故孟子曰:「恥之於人大矣,以其得之則聖賢,失之則禽獸耳。」春秋時,蘧伯玉二十歲,就察覺以前的種種過失,而立刻改之。到了二十一歲,又覺得從前的過失,沒有完全改掉。直到五十歲,還覺得從前的四十九年,都有過失。古人,改過的學問竟是這樣,怎不令人敬佩而自慚呢?
俗話常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正是說明一念為善,彌天之惡,都能化解。所以古人有一生作惡,臨死悔悟,遂得善終。所謂「一念猛厲,足以滌百年之惡」故過不論久近,惟以改為可貴。許多人發誓要改過,卻一再地犯錯,這不是真正的改過,古時顏回有不二過的稱譽,就是他能真心改過,不再犯同樣錯誤,這種決心須堅定、勇敢、不退縮,並從心上改,只有吾心不動,過才能不生,猶如斬毒樹,須直斷其根,若伐枝葉,逢雨露又生,豈不枉然。因此心念一動為惡時,就要察覺,隨即改之,願我們共勉,消萬世之罪業。
不惟個人改造命運的方法如此,一個家庭、社會、宇宙的未來發展如何,也都操在每個人手中,作法不外上面說的積善、改過。
唐朝李泌為相時,通達經史、精研易象。德宗曾對李泌說到盧杞的事,德宗說:「建中禍亂是術士占驗有變,這是天命,並非盡關人事,亦非盧杞所致。」李泌聽了,回答說:「陛下以為這是命數注定嗎?其實命數二字,只可與常人說,國君和宰相不應掛口,因為國君和宰相有造就國家命運的職責,與常人不同。假如在上位者講命數,那麼禮樂政刑,便統統可以不用。古來君主如桀紂等,都說自己有命在天,人君以命數自我解釋,恐怕如同桀紂了。」李泌的這番言語,真是對庸庸懦懦的君主,及推諉過錯的人痛下針砭。可見上位者,責任是多麼重大,國運的興衰與否,豈可推卸於天命、人事。為君為上者,該把握時機,造就國運,而不是為世局潮流所吞滅,徒嘆無可奈何。就像我們 國父、先總統 蔣公一樣,創造了中華,八年抗日勝利的奇蹟,倘若凡事只講天命,那麼世界就沒有偉人,沒有大發明了。
前哲曾說過:「賢、不肖在我,不在人。」正說明個人的前途、善惡,完全操在自己手中,如何使個人、家庭、乃至於國家,美好如意呢?孟子曾說:「夭壽不二,修身以俟之。」就是要我們多積善業、多自反省、自求多福。願我們從今天起,扭轉惡劣的命運,轉禍為福,印證易經上所說的:「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錄自本社中華文化節目教育漫談廣播稿)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4047131148/posts/pfbid02NpV3ELCM3yYXaF8rqj6ysSU2BHDJa1mC7C7JBneqNjGFhBZo4RNMS6ruoPSpF2wl/?mibextid=Nif5o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