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祖(孚佑帝君)聖誕日。據說呂洞賓曾自言: 「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欲。」

農曆四月十四日~呂仙祖(孚佑帝君)聖誕日

恭祝  純陽演正警化真君  聖誕千秋

呂洞賓;名呂喦(或作岩、巖),山西芮城人,他本名紹先,唐太宗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四月十四日巳時,出生於河中府永樂縣(今山西芮城)。

呂祖字「洞賓」,道號「純陽子」,是著名的道教八仙及全真派北五祖之一。

道教尊為「純陽祖師」、「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等。

居:「演正天宮」。

相傳;呂祖百餘歲而童彥,步履輕疾,頃刻數百里,世以為神仙

其理論;以慈悲度世成道路徑,改丹鉛與黃白之術為內功

改劍術為斷除貪嗔、愛慾和煩惱的智慧

北宋道教教理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北宋宣和元年(公元1161年)詔封為「妙通真人」。

元世祖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

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加封為「純陽演正警化孚佑帝君」。

據說;呂祖出生異香滿室,有白鶴飛入帳中不見!

自幼聰穎、好讀,淹博百家,十歲便能文,十五歲就能武,精通百家經籍,但;

三舉進士不第,至唐寶曆元年中進士及第。

武則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年已四十六歲的呂紹先又去長安應考,在酒肆中遇見上天仙使鍾離權……

鍾離權讓他做了一個建功樹名、出將入相、封妻蔭子的美夢……

醒後;方知功名利祿均為夢幻,遂大徹大悟,拜鍾離權為師。

經過鍾離先生生死財色十試」,心無所動,於是得受金液大丹與靈寶畢法;

後赴終南山修道,改名,字洞賓,其後遍遊山水,傳道度人,五十三歲歸宗廬山,六十四歲上朝元始玉皇,賜號「純陽子」。

後來又遇火龍真君,傳以日月交拜之法、又受火龍真人天遁劍法,

自稱:

一斷貪嗔,二斷愛欲,三斷煩惱」,

並發誓盡渡天下眾生,方願上升仙去。

火龍真人也是張三豐的師父……

據說:呂洞賓武當山南巖宮石殿也曾修煉過,如今;

這裡還留有元代高道張守清撰寫的《純陽呂真君贊》碑刻。

民間流傳有:呂洞賓三醉嶽陽樓度鐵拐李嶽、飛劍斬黃龍…等故事,

呂仙形象深入民間,婦孺皆知

唐宋以來;他與鐵拐李、漢鐘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並稱為「八洞神仙」。

在山西民間信仰中;他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

他的道號為:「純陽子」,

據說:

他修仙成功之後,下山雲遊四方,為百姓解除疾病,從不要任何報酬,呂洞賓一生樂善好施、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敬仰,他飛升後;

家鄉百姓為他修建了「呂公祠」,以示紀念

元朝初年;忽必烈知道呂洞賓信奉的道教在群眾中頗為流傳,就想利用宗教和呂洞賓聲望鞏固自己的統治,派國師丘處機管領道教,拆毀「呂公觀」,大興土木,修建了「永樂宮」,從修建大殿到繪完幾座殿堂的壁畫,歷時110年,幾乎與整個元朝共始終。

南宋初人吳曾所撰的《能改齋漫錄》卷十八中,記有呂祖自傳;

據說呂洞賓曾自言:

「世言吾飛劍取人頭,吾甚哂之。實有三劍,一斷無明煩惱,二斷無明嗔怒,三斷無明貪欲。

鍾離祖師成仙時;謂呂祖曰:「吾即升天 ,汝好往世問,修功立德,他時亦當如我。」

呂祖再拜曰:「喦之志異於先生,必須度盡天下眾生,方上升未晚也。」於是周遊天下,化渡眾生。

北宋真宗時;據說在一次鎮壓益州民眾叛亂時,呂祖曾顯化相助,後被加封為「英顯武烈王」。

宋徽宗宣和元年(西元1119年)詔封為「妙通真人」;元世祖至元年(西元1269年)封為「純陽演正警化真君」,元武宗至大三年(西元1310年)加封為「純陽演化孚佑帝君」。
後世又稱「呂純陽」。

王重陽創立全真道後;又被奉為「北五祖」之一,故道教又尊稱他為「呂祖」。

全國各地廣建呂祖祠廟,歲時祭祀,至今香火不斷。

呂祖曰:「人若能忠於國,孝友於家,信於交友,仁於待下,不慢自心,不欺暗室,以方便濟物,以陰騭格天,人愛之,鬼神敬之。即此一念,已於吾同,雖不見吾,猶見吾也。」

又曰:「能識人者為神,能自識者為仙。所謂神仙已得道,於人善惡已知。善者不見我,如見我也,惡者見我無益。」

呂祖偉大精神在於:不私大道,不誤後人。

度盡世人,方肯上升!

相傳;呂祖誕辰為農曆四月十四日,道教多於此日設齋醮以誌紀念。

呂祖著述甚豐;如:《呂祖全書》、《九真上書》、《孚佑上帝文集》、《孚佑上帝天仙金丹心法》等…

呂祖百字銘

養氣忘言守,降心為不為,動靜知宗祖,無事更尋誰。

真常須應物,應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氣自回。

氣回丹自結,壺中配坎離,陰陽生反復,普化一聲雷。

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自飲長生酒,逍遙誰得知。

坐聽無弦曲,明通造化機,都來二十句,端的上天梯。

純陽祖師寶誥

志心皈命禮

玉清內相,金闕選仙。化身為三教之師,掌法判五雷之令。黃粱夢覺,忘世上之功名;寶劍光輝,掃人間之妖怪。四生六道,有感必孚;三界十方,無求不應。

黃鶴樓頭留聖蹟,玉清殿內煉丹砂。存道像於岩祠, 仙跡於雲洞。闡法門之香火,禮玄嗣之梯航。大悲大原,大聖大慈。開山啟教,靈應祖師。

天雷上相,靈寶真人。純陽 演正,警化孚佑帝君,興行妙道天尊。

文章:轉載自道教.百科全書整理分享。

圖片:來自網路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100009855579712/posts/1722387208099782/

標籤

SOP Survival TOP Taiwan VIP YouTube Zen     放下  三世因果六道輪迴  最高境界 一失足成千古恨 三人行必有我師 三寶 三寶地 三寶殿 不可思議 中國人 中國民間歲時風俗 中文 五指禪 人品 人文 人文講堂 人生 人緣 以戒為師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低調行善 佛教 佛教藝術 佛禪 修行 做事 做人 做人比做事重要 做好人 催眠 傳統 傳統節日 傳說 傳遞溫暖 僧侶的姿態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公衛 六月雪 六道輪迴 初七人日 前世今生 劫數 南懷瑾 博士 厚德 厚德載物 厚福 厚道 口業 古老的 吉祥 呼吸 命運 哲學 問題 啟示 善有善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辰未到 善良 因果 因果報應 因果報應故事 因果故事 因果教育 因緣 地基 地府 地獄 基礎 報應 大事記 大度 天下名山僧佔多 天道好還 女媧 好人一生平安 存在 存好心 孝順 宗薩欽哲仁波切 家中父母就是佛 家訓 實驗報告 小故事大智慧 屠刀 平安 幸福 張老師 張老師真實故事 彭祖 待人 復活 心性 心理學 心靈感應 心靈早餐 忠言逆耳利於行 意識 感恩 感覺 成就 托夢 技巧 投生 按部就班 改命改運 故事 救度 敬父母如真神 新冠肺炎 新春 方法 時間管理 智慧 曉書說 曾仕強 未來 格言 楊日松博士 業因 武漢肺炎 歷史 歷史上的今天 死而復生 母子連心 水知道 水結晶 江本勝 決定 法醫 活動 活好當下 活見鬼 海濤法師語錄 淨土 淨宗學會 深夜讀書 清代乾隆皇帝 漢族 火海 無明 無比悲痛 玄一五指禪 玄一推薦閱讀 珍惜 生不如死 生存法則 生死 生活 百善孝為先 百喻經 百科 目標 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 真人真事 真人真事真實故事 真實 真實故事 知識 知足 破窗效應 祖訓 神明 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 福氣 禪定 種子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空氣 管理學 節慶 終身受用 結果比過程重要 習俗 習氣 老子 聖人訓 聖賢教育改變命運 職場 自由意志 良心 范仲淹 華人首富李嘉誠 華嚴實驗室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 葉昭渠博士 藝術 處世 行善改變命運 行好事 要字字反思不要句句反駁 覺悟 記憶 語錄 說好話 護法神 讀好書 貴人 起死回生 農曆 農曆新年 送窮 遊魂 過年 選擇比努力重要 那伽常在定無有不定時 重要 鍾茂森博士 開悟 開示 閻王 閻羅王 防疫 阿羅漢 靈魂 順利 風水 鬼怪 鬼神 黑白無常
顯示更多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你是如何看自己的?如同一斤米,在炊婦眼中是幾碗米飯;在制餅者看來是餅乾;在釀酒商眼中又成美酒。米還是那米。同樣,你還是你,有多大出息,取決於你怎麼看待自己。(How do you see yourself)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 宣化上人開示

做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 一個是心事,一個是本事。逢人藏住心事,處世藏住本事「才是深藏不露的智者」(A wise man who is hidden)

㊙️命好,又得福報的7條“秘法” (7 Secret Methods)

《丟掉不好的想法》

《為了你好》請您坐好,用心聽好 (for your own good)

正月初九,天公生。

端午節安康!- 端午節習俗 端午節的意義 端午節日期 農曆五月初五 (2024_0610)

有些不懂感恩的人,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對他多麼照顧,他還是說走就走、說變就變。 要坦然地將它視為意料中的事,因為人心難測,發生這種事情在所難免。

⚠︎進入農曆七月,磁場很亂, 給大家一些玄學建議(7th lunar month - metaphysics)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大年初五「接財神」《五福臨門》長壽 富貴 康寧 好德 善終。2024-0214

做人要學會藏兩樣東西, 一個是心事,一個是本事。逢人藏住心事,處世藏住本事「才是深藏不露的智者」(A wise man who is hidden)

【做人六字訣】①靜②緩③忍④讓⑤淡⑥平 - Six-character tips being good person

農曆正月初六又稱馬日,在這一天要送窮,是中國民間一種很有特色的歲時風俗。初六收心開工 - 15

不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 - 宣化上人開示

【夫妻之道有三等】很多失敗的婚姻都是因為不能諒解對方的辛勞,不能體會對方的付出。所以,夫婦之道從互相欣賞、互相體諒開始,遇到困難險阻時能互助斬荊、共離困境,婚姻才能美滿。

心臟停止10分鐘,(新加坡)知名畫家潘再雄死而復活,聲稱地府繞一回!潘再雄說,他甦醒過來後,將自己所見畫下來,家人卻發現與《地藏菩薩本願經》形容的地府相似,連他自己也感到很驚奇(後來潘再雄居士隨即皈依佛教,成為佛教徒)

何謂價值?(What is value)